主办:今日青州/ 中国中晨(青州)书画艺术城 /潍坊市画廊协会
邓永平国画作品鉴赏
.jpg)
邓永平,斋号一荷堂,贵州遵义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贵州省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美协常务理事。遵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作品《跳花》入选全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作品《凛凛金沙江》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快乐家园》获“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作品《川藏线》2011年入选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作品《铃响山间》2014年入选中国第八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作品展。
邓永平国画精品展将于近期在青州泰丰书画城举办。
咨询电话:13181651518

汉子

暮归

午后廊桥

渔归图

醉舞高天
重“发现”亦重“表现”
——邓永平人物画欣赏
□/文泊月
遵义市美协主席、刘大为工作室画家邓永平的艺术理念,让人觉得十分深刻:“风情与现实,时代与责任,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从长远的中国绘画史来看,中国人物画家必定要探究题材与生活的意义、笔墨与精神的统一。贵州各民族生活化的服饰与节日盛装截然不同,平静而悠闲。夜晚在农家吊脚楼的地灶边推杯问盏,时时让我涌出许多感动。喧嚣后的平静,可以让我们静心思考,发现那些不易被发现的美。”
“发现那些不易被发现的美”,这话说得极为精彩!师造化,得心源,着眼于民族风情以外精神内涵的表达,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观察,站在高于现实的层面来表现,才能把写实精神融入人文精神。重“发现”亦重“表现”,选自己最喜欢的题材,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法,成自己最独到的风格,正是邓永平的创作真经。邓永平人物画留给我的最深印象是他那清新的笔墨,练达的线条,意境的唯美和雅致。
重“发现”亦重“表现”,得益于邓永平驾轻就熟的清新笔墨。把功夫下在笔墨上,是邓永平倾力为之的艺术追求。一个具有时代感的艺术家,要做到有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手法和自己对人物、事物的及时代的理解和认识,以天赋的灵性和敏锐的智慧去描绘和倾诉,这样的笔墨效果才会神妙起来。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很多高深的道理。笔墨二字,代表了一种艺术境界,是绘画人的一面镜子,它不仅是一种绘画语言,更是中国画的文化本质,是中国画文脉和精神的所在。笔墨是画家美学思想的心灵迹化,更是中华民族崇尚内在美的具体呈现,是中国画的灵魂。笔墨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画家有了笔墨功夫,下笔才能与物象浑然一体,光彩照人。
重“发现”亦重“表现”,得益于邓永平充满玄机的线条魅力。线条能够迅速、简便地表现物象,能够同心灵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几乎世界各个民族的绘画在原始时期都是以线条来描绘物像。中国的绘画线条是东方绘画中最具魅力的表现形式之一。以线为主的绘画理念,确定了它的结构特点、空间意识、形式规律,以及以书入画、笔墨意味,乃至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独特性,进而形成笔法、墨法、线条的丰富形态等技法要素。所有这些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添加或完善着人物画艺术自身。邓永平的线条不仅表现物象的轮廓、结构,同时还传达画家的主观情感和意趣精神。线条不再是线条本身,而是蕴涵着线条以外的情感和意趣,包含了诸多的信息,充满玄机,充满哲理,博大精深,一片天籁。
重“发现”亦重“表现”,得益于邓永平绘画意境的唯美和雅致。一幅作品非常重要的是味道,意境不能缺失。比如牡丹,很多画家画得很俗气,但吴昌硕就画得很雅致,他会用石头、竹子去压牡丹的艳。邓永平自言“在画人体时,也会配以荷花、竹子,从而力求达到唯美雅致的意境。”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律动”,即展示生命、自然本身的美。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这便是心性的羽化,也是艺术的大美趣味所在。我由此联想到吴冠中先生的一句肺腑之言:“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意境最早是西方美学的一个术语,西方所说的意境,就是一个字:美。如果要用三个字,那就是:整体美。意境的唯美与雅致是绘画的核心,“画之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