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张平 通讯员 杨海萍
一条条水泥路遥相呼应,一个个小广场设施齐全,一处处休闲场所欢声笑语……走进王府街道辖区各行政村,犹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是王府街道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效。近年来,王府街道立足资源和辖区实际,牢牢把握“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驻地城市化为核心,统筹城乡互动发展,全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自信、和谐一体的王府街道。
游古村,旅游发展乘势而上
连日来,井塘古村停车场,密密麻麻停满了各地牌照的旅游大巴和自驾游车辆;在游客服务中心,买票的游客排起了长龙……“以前就听说青州有个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今天亲身感受了百年古村的历史魅力。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还有特色美食,真是不虚此行。”谈起在王府街道井塘村游玩的感受,来自苏州的游客刘庆国连连竖起大拇指。
村内历经500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群、古井、古庙,以及千年古树,这是王府街道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先天优势,当然,光有“先天”优势还不够,对“软实力”的提升也至关重要。近年来,王府街道以“三村一山”生态旅游线、杏花村休闲度假区、桃缘谷休闲项目为抓手,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着力打造西南山区黄金旅游线路。同时,实施全域乡村旅游,对莲花盆片区,加快发展高效生态采摘观光农业;对赵河片区,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影视文化产业;对刘井和下逄片区,加快发展生态特色旅游,将养老养生、乡土农业、农民画等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构建乡村旅游闭合圈,一个布局合理、功能突出、特色鲜明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悄然形成。
抢先机,驻地城市化全面展开
在“海岱惟青石安村安置区”项目建设现场,经常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这位老人就是回迁户孙大爷,自项目开工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到项目现场看建设进度。用他的话来说,每天看看自己的房子,心里才踏实。
千百年来,“住有所居”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愿望。而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是政府实施百姓安居工程的目标,也是一项重大民生举措。近年来,王府街道按照立足驻地片区优势,加快驻地城镇化建设步伐,使老百姓不仅住有所居,而且住有所乐。
在驻地城市化建设中,王府街道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街道总规、控规和镇域产业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发展等规划进行重新规划布局。以南阳河“两清一绿”水环境整治为支撑,注重与片区发展定位相结合,打造有山有水、风景秀美的生态环境;以长庚休闲养生文化园、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群众文化广场等民生项目为支撑,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驻地道路建设为支撑,构筑既自成体系又与城区无缝对接的四纵四横“井”字形路网,进一步打通了立体交通脉络,拉近了城乡距离,增强了互动能力。
结硕果,民生幸福与时俱进
在王府街道,随口问起身边的居民幸福问题,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当前环境的满意。正如该街道郑家村村民郑大妈说的那样:“在俺村生活,幸福着呢。出门就有平坦的公路,晚上出门有路灯照着,村内道路有专人清扫……。”
郑大妈的话中道出了老百姓真实的想法和对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而这一切都源于王府街道开展的民生实事工作。近年来,王府街道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对北关、五里2所初中和刘井、赵河、莲花盆、五里4处小学进行改造提升,提前一年率先完成校安工程建设任务。投资20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莲花盆、刘井和赵河3处省级规范化幼儿园,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实现了基础教育向幼教延伸,山里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同时,以建设“平安王府”为目标,建立健全了村(社区)、管区和街道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安装治安监控400多套、路灯1100余盏,实现了镇村社会治安监控的全覆盖,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