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4版:翰墨青州
上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3版
人文
 
标题导航
甘守寂寞求妙悟 苦修撷得脱俗品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守寂寞求妙悟 苦修撷得脱俗品

  

——记画家孟宪义
□闲更

  本市某瓷艺术馆创作大厅,偌大的画案前,被邀请来的几位画家正在瓷瓶素坯上用绘画颜料作画,也吸引来不少围观者,有受邀来指导瓷品烧制的景德镇工艺师、书画爱好者、收藏家。此刻,围观人们的目光纷纷转向一位画家,只见他如在宣纸上运笔作画一般,在景德镇瓷瓶素坯上或钩或皴、或点或染、或滴或洒、或积或泼,或梅、兰,或芙蓉,或翎毛,信笔挥洒,毫无造作之感。他就是天津水墨写意花鸟画家孟宪义。
  人们更关注烧制出来的效果。几天后,经过火的洗礼,一件件梅瓶、天球瓶、海螺瓶、玉立瓶、鱼瓶、笔筒、月光盘……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人们被眼前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吸引住了,瓷身纯净无暇、洁白光润,瓶上画作梅、兰、竹、菊、荷花、牡丹神足韵高,水头饱满,活泼之感,呼之欲出。人们赞叹它的如此精妙,也为孟宪义的笔墨功力所感慨。
  一、耐得住寂寞,潜心读书,追求笔墨精神的更高境界
  无论在孟宪义家中,还是在书画公益活动现场,观其作画、写字是一种视觉愉悦。见他平心静气,信守拈来,意随心动,一挥而就。真可谓得心应手,造理入神。这是与他甘走寂寞之道,三十多个春秋静修人生,“在五千年传统文化中一点点浸润自己,在学习中一点点渐悟自己”,逐步丰厚其精神与艺术底韵分不开的。
  孟宪义,孟子第七十二代裔孙,酷爱绘画艺术,秉承家学,转易多师,1982年遇到自己绘画生涯中最重要的老师——著名国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霍春阳先生,于1987年正式拜先生为师,深得先生人格学问影响。霍先生对他要求严格,孟宪义曾谈起一轶事,早年学画时,于行笔中对控制节奏总是掌握不好,霍先生就用话激励他,说宪义你有必要拿尺量着画。“后来我还真就是用这原理训练,获益匪浅。先生的话至今鞭策着我。”孟宪义说。
  孟宪义爱读两类书,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理论书籍;儒、释、道、易学等典籍。“作画的人本身一定要有文化素质,尤其传统文化的素养。”他认为,中国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其表现手段是绘画,实质则是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这体现在创作理念上,也体现在绘画操作性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天人关系,天地大道是中国人文修养的本源,书画家内心修养问题的解决,其所要表现的意境和精神内涵就解决了。三十多年来,他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用三个小时读书、作画,已成为习惯。
  “我从张牧石先生那里学的是读书。”很多人都知道张先生是诗人、书法家、篆刻家,其实他还是一位于“小学”有深刻研究的大家。所谓“小学”是指训诂学、音韵学。在张先生处,提高了我阅读古书的能力。我师从张先生学习后,原本生涩枯燥、不好读进去的的古书和不易理解的内容,读起来变得津津有味。孟宪义与笔者深情地道来。
  他曾这样谈自己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特质都有几千年的积淀,大学问家、大艺术家流传下来的精髓,每个人倾毕生精力研习,有效工作时间不过几十年,恐怕还不能掌握一二,所以功利心重了,是不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一定在实践中一点点领悟、积累、提高,耐得住寂寞,应该一以贯之做得到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已成了孟宪义的座右铭。
  读书,应有正确路径,杨树达先生曾说,“凡事不求其源,其说必乖谬。”从根本上认识问题是很重要的。比如,中国书画讲求笔墨,但是如何讲求,艺术标准有哪些,又如何满足,这都要求寻求根源。他举例说,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南齐谢赫举出绘画六法,放在首位的是“气韵生动”。他认为,气韵生动是要求画家笔下的笔墨生动、活泼有生气,一幅画不能出现死笔、死墨。墨分五色也应该是一笔之中墨分五色,当水载墨在宣纸上流动时,所有的墨色就出现变化了,这时,墨色的变化非常生动。同时构成画面物象的线条要有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必须有弹性,一旦解决线条的弹性和墨韵的流动,也就意味着笔活了、墨活了。孟宪义在研究了旅美收藏鉴赏大家王寄迁《画语录》一书后,认为其提出的“用笔中心平衡”观点,是基于中国传统书画理论要求首次提出的,观点透澈、简洁、概括。他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体悟,也充分证实了这一观点。
  在画面构图、画材的安排上要解决开合与气的运行问题,舒气,而不可团气、悖气或散气。画中要有气的往复流动,画面构图要有开合,才能解决气场的运行,让观者感到生命力的存在。
  二、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和绘画风格,厚积而发
  孟宪义画作水墨画《荷花图》,花蕾初绽,不枝不蔓,亭亭玉立,生机勃勃,其“出淤泥而不染,擢青莲而不妖”的拟人化风范,得到诸多观者赞赏。他在画上题诗寄意:细蕊净无染,妙香清入髓,中空不枝蔓,碧叶如翠帷。
  他的画作《竹韵》,竹姿劲拔秀峭,整个画面简约舒朗,似不经意,却形神兼备,竿、节、枝、叶笔笔相应,一气呵成。以书法运笔,撇叶锋长而不漏毫芒,施笔布白纯熟地融合了书法艺术。全图浑然天成,自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清高之气。画上自题诗曰:“以竹比君子,竹有君子风,挺挺有劲节,娟娟翠云生,素有凌云志,存于无用中,没有娇媚影,却如碧玉成。”
  孟宪义的诸多画作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他的书法也很为人称道。当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刘光啓先生看到他的字后高兴地暗点:“当今陆柬之。”霍春阳先生评价:“字好,很正。”笔者认为,中国历史上学习书法历来有“宗二王”要求,唐陆柬之、赵梦頫,明董其昌,民国白蕉,现代吴玉如,他们的书法都是“宗二王”的。两位老师的赞赏是对孟宪义书法学习方向的肯定。
  有业内人士用这样的话评价孟宪义: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画作中阐释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和人文思想,师承古法,为自己的绘画风格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他的作品在立意、造型、用笔、用墨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上,都达到一个水墨写意花鸟画家的较高水平。他的作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政要,被中央电视台、广州白云山机场……书画、瓷艺爱好者和收藏家收藏,有关他创作的报道及作品见诸多家媒体。
  孟宪义谦恭、严谨、刻苦学习,更不对自己作品妄谈什么标新出新。他曾感慨地说,我们首先是踏踏实实地学,把老祖宗的宝贝学到手,如再能够传下去就很不错了。老祖宗留下这么多优秀伟大的文化遗产,不真正去学,谈何出新。
  当笔者问及孟宪义,其手绘釉下彩瓷艺术作品将中国水墨画神韵很好表现在瓷器上,据了解霍先生也认为弟子孟宪义画的瓷很好,评价说“水头足”。是怎样创作的?孟宪义说:以瓷器为载体,由于器形的不同,绘画介质、布局的改变,画家在绘画的时候会感觉受到新的挑战,绘画过程中的心力也与平时在宣纸上作画有很大区别。我实际是把中国水墨画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转移到瓷器上,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继承和探索。我们中国书画与陶瓷本来就有着紧密联系,清朝时期以程门、金品卿为代表的皖南新安派画家,将中国书画艺术和诗、书、画的艺术形式、审美情趣引入陶瓷艺术之中,使瓷品与传统中国绘画形式结合,创立了彩绘浅绛艺术瓷。我认为这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在把文人画艺术运用到陶瓷上来是一座丰碑。
  三、修心悟道与守持本真
  孟宪义喜欢画兰花,寥寥数笔,疏花简叶,兰叶线条挺拔而又有韧性,刚柔相济,兰花花蕊短茎,似可闻到幽雅清香。孟宪义说,兰花姿态朴素,花朵不艳丽却有沁人心肺清香,号称王者之香,这种秀内慧中的品性代表了君子之风。
  近期笔者在媒体上见到一篇他的专访。在数千文字当中,他只言未讲自己成绩,而是讲老师怎样导引我,“霍先生等大师是我终身敬重的恩师”,老师对后学有决定性意义,跟对了老师,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自己在这方面是幸运的。时刻不忘老师恩泽之情让人感动。
  孟宪义说,艺术是追求真善美的,其内心要真,做人作画做事一定要真,没有真,就没有善,没有真和善,美就不存在了。儒家讲诚正致格,第一个字就是诚,诚正不就是真吗。本真犹正道、天性,做人要纯洁真诚,坚持人性本真。每一位画家的作品都是他内心的外化。“有位大画家说,画画画到最后是修养。我认为这种观点很有道理,书画作品能体现出画家情操,文化水准和道德修养的高低。以纯真的心态去修心悟道,涵养笔墨,这是我的追求”——孟宪义这样表露心声。
  他笑言早些年有亲友对他不理解,嫌他不努力不上进,说你成天没正事,身体也不错,还不努把力挣点钱。有的说,别尽搞那没用的,现在这社会谁不捞钱,买大房子买汽车,你看不见吗。多次劝他一起经商做生意,孟宪义也不解释什么,一笑谢绝。心平气和,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笔,静修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寂寞中,在清苦中,在喧嚣尘世中守着一隅学习艺术的净土。他给自己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小书房起了“廑轩”二字为斋号,勉励自己甘于寂寞勤奋学习。
  文前提到的瓷艺企业,目睹孟宪义手绘瓷艺术品的创制过程后,当即提出悉数收藏,免费向社会展出。厂家这一临时动议显然与当初约定有所调整,意味着孟宪义对倾注他心血的作品一件拿不走。孟宪义听罢欣然应允,说只要对艺术事业有好处,其它都可忽略不计。他每次到企业创作,谢绝宴请和汽车接送,赶上午餐,一盘工作餐而已。“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容讲‘和’讲‘仁义’,对人的行为要求讲究‘谦恭’、‘博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孟宪义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0年前的2006年5月,刘光啓先生在《孟宪义花鸟画集》序中曾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欣喜认可和期待,孟宪义”不远之日在技艺日臻成熟之时,更宜刮目相看,到那时期方知老夫言之不谬也。“孟宪义走出了自己的风格和道路,他的行动对刘先生的品评做了最好诠释。愿他在探索的路上走下去。
  闲更(赵和平)写完於2015年5月、於津。中国散文协会会员。
■玲珑阁絮语

  孟宪义家学渊深,幼好丹青,1987年正式拜师霍春阳先生。绘画主攻花卉、翎毛,尤擅梅、竹、菊、荷花、芙蓉等传统题材。我们相识也快20年了,隔些日子品茶、看画、谈画是我们彼此间养成的习惯。他的作品也真的看了不少,总归原因还是喜欢。孟宪义认为,中国画承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绘画是表现手段,终其实质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所以他的作品笔墨空灵、万象清澈,充满着自然和生命之道,笔墨间诠释这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理论和人文思想。心平气和,静修精神世界,在寂寞中追求自己的理想。以至人们只知其画,鲜于很少人还记得他是霍春阳先生的大弟子,但霍先生却没忘,不时还要提醒他,要多见面。
 

  孟宪义 字圆明,号六然居士。家学渊深,幼好丹青临池不辍。转易多师,终归于霍春阳先生门下;1987年正式拜师,为先生弟子;恩师导引得晓绘画意理之堂奥。二十余年来潜心笔墨修行,研习绘画理论,推敲章法立意。又得书画鉴定大师刘光启先生言传身教受益匪浅。画艺日进,独步层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为座右铭以言其志。
  近年来多次参展,作品被书画爱好者和收藏家广为收藏。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天津政协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
 

佛祐福寿乐康宁

高节清风

玲珑阁艺术投资由:潍坊日报·今日青州、天津玲珑阁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主办 收藏咨询:18920527668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