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刘珍实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原本一些常见的老手艺老物件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甚至成为绝响。手工制作的东西看似随意却浸染着个人情趣,虽没有机器生产的那般整齐划一,却有着一种纯天然的味道,令我们这代人不断地品咂回味。眼看着那种淳朴的生活方式在慢慢消失,俯身捡拾几件记录下来,留住记忆存于心底告知未来,是我们的责任。
磨剪子戗菜刀:当年,几乎所有工匠师傅的吆喝声,都有一股特有的韵味,绵长而悠远,如泣如诉,似在呼唤着生活,比现在那些嘶叫或发嗲的歌曲好听多了。“磨剪子来,戗菜刀”,这是磨刀人的吆喝声,走街串巷一句吆喝,就知道他来了。扛着一根长板凳,带着全套的家什,招来的是媳妇和老婆儿,菜刀做饭切菜,剪子缝衣裁剪,女人的营生女人的家什,刀钝了剪子咬口了,递给磨刀师傅,噌噌噌地戗几下,磨刀石上磨几把,打磨好了如新又用。那时候的买卖做得活,没有现金以物酬劳也可以,磨把剪子俩鸡蛋,这是约定俗成官价钱。
打磨匠:身背搭兜在乡村里巷游走,他吆喝着呼唤着上门的生意。钢錾、铁锤,满手老茧,兜袋上的汗渍,诠释着生活的艰难。过去,几乎家家都有盘石磨。因为粗粮需要磨成细粮,于是就需要磨,干磨用以磨面,水磨用来磨糊糊,平日主食是煎饼,于是就得上磨推。抱着磨棍围着石磨转啊转,磨随人走,这叫赶圆圆集。圆圆集赶多了,磨中间的条纹便被磨浅了,甚至磨平了,糊糊流得不再顺畅,于是就得找打磨匠。錾子与石头撞击的火花燃烧着炽热,他将两扇磨盘间的石纹剔得深且有致,石磨会再度发力。自从有了电磨,磨面粉磨糊糊都可以,省时省力很便捷。石磨再也派不上用场,打磨师傅也不见了。
货郎:挑着担儿,摇着扑棱噔,不用吆喝就知道货郎来了。卟棱噔是声音,来自货郎手中的货郎鼓。这鼓有鼓也有锣,拿在手里摇一摇,鼓声锣声相配合,召唤的是正在闺房中的大闺女小媳妇,所以这货郎鼓正名叫“惊闺”。货郎卖的是针头线脑孩童玩具,尽是闺房女人用品,与现在的配送一样,也是送货上门,不过任挑任选任侃价。面对叽叽喳喳的女人们,货郎带着那特有的微笑,说着逸闻趣事风趣话,帮你挑帮你选,拉近关系促交易。那时货币投放量少,以物易物是经常。碎铜破铁棉花套甚至头发辫,拿些废旧品都可以换来针头线脑、梳子和头油,节约意识相当高。
锔盆儿锔碗儿:盆子碗儿常用的粗使家什,跌了碎了就扔了,现在已是常态。过去不行,讲的是节俭,于是就有专门锔盆锔碗儿的,青州俗称其为“箍辘子”。挑扁担两头翘,前工具后材料,“锔盆儿锔碗儿了”的吆喝声拖得很长很长。坐下来就是手工活。盆是陶质的,一般扑拉钻就可以钻个眼儿,摁上把锔就合体,瓷器硬度大,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这金刚钻头其实就米粒那般大,箍辘子一般含在嘴里,取出来摁在钻头上,摇钻就如同拉胡琴,钻出很细很小的孔,这边钻一个那边钻一个,轻轻地摁上把锔,抹上油灰,残破的瓷碗便合为一体,严丝合缝还多出一排铜纽扣,有一种别致的情趣。
鞋匠与修鞋匠:在这追风的的年代,时尚风潮一过,过时的鞋子便被处理到垃圾箱去了,没有人去修鞋补鞋。但过去不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尤其是鞋子,自己纳鞋底做鞋帮,或找鞋匠绱起来,才是一双鞋,因为费时费力就会倍加爱惜。现在都是买鞋穿,卖鞋的甚至比卖菜的还要多,于是修鞋匠下岗了。不过鞋匠还有,偶或还有营生做。一个面容较好的姑娘坐在摊子旁,伸着一只丝袜脚,就等着修鞋匠钉上鞋后跟,跟太高崴掉了,不钉上鞋跟就难以走回家。
剃头挑子:俗说“剃头挑子一头热”,剃头师傅的担子安排有序,前头一只木桶,桶架挂着毛巾,桶底是个小炭炉,炭炉上坐着水盆;后面是木凳,有抽屉,剃头工具在里边。街头一摆剃头担儿,就有顾客坐上来,热毛巾一捂,剃头刀子舞旋,噌噌噌,一个铮明瓦亮的和尚头新鲜出炉了。不仅是剃头,还要刮脸,眼角耳朵眼鼻洼处,一刀刀给你抠干净,眯上眼尽可感到男人净面的享受。剃头师傅多面手,会按摩会拿肘,捶按剔别样样在行,就是不会玩时髦,只会摁着老头儿的头皮刮,对于烫染拉直则一窍不通,于是便成为落伍者。
赊小鸡:每年春季,赊小鸡的汉子准时来,他们大都是广饶寿光一代外县人。当年的寿光大抱鸡那是相当优良的品种。头上扎着白毛巾的汉子,挑着两个扁平的大竹筐,每个筐又分上下层,每层都挤满了毛茸茸的雏鸡。“赊小鸡了呵!”的吆喝声那是深切的召唤,响亮而又悠长。人们闻声而来,围着竹筐挑小鸡,一般都喜挑母鸡,雏鸡太小难分辨,但还是挑,仔细挑。取小鸡只记账不付钱,“所谓赊即取物而缓其贘”。春天记账赊鸡苗,秋后算账付鸡款,无须签约,有乡规民约制约。秋后,赊小鸡的又来了,还是吆喝“赊小鸡蛋来了”。春天赊小鸡,秋后要付款,这是老规矩,谁也不会赖账的。而今,这类交易方式还有吗?
不再细数了。那些老工艺老技术属于过去,早已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没有电视电脑,没有微博动漫,甚至连电也没有的岁月,我们是怎样度过童年的?现在的孩子恐怕很难想象。不过一时一事,除去做游戏,社会上也还有许多逗趣的东西,吸引我们的眼球,引逗我们开心。
搅糖稀:煮红薯煮胡萝卜的水,都可以用来熬糖稀,就如生活,熬煮的最后就是甜蜜。两根细棒挑起一哆哒糖,连扯带搅把稀薄搅拉为粘稠,红色成为白色,最后填到嘴里,品咂那股甜甜的味道。
棉花糖:轻轻地就那么一旋,就转出一朵白云,带着微微的甜香,舔一舔那是童年的味道。
捏面人:和好的面团是彩色的,捏一块再捏一块,跟着感觉走,全凭手上功夫,捏出个孙悟空,再捏出个猪八戒……人物动物一个个,形象生动又鲜活。
吹糖人:熬一锅恰到火候的糖稀,吸管咂一点,边吹边转,一番腾挪转滚,一个葫芦娃便成型了。随心所欲吹啥像啥,都是一件艺术品,带着糖色的余温,一股甜甜的味道扑面而来,你舍得立即填到嘴里去吗?
糖画:同样是熬好的一锅糖,吹出来是糖人,泼出来是画。就凭手中的功夫,就在案头浇出一幅画,或牡丹或菊花,或人物或动物,都像都不像,就在似与不似间任人赏玩。
撮头子戏:人在幕布后,手撮玩偶演戏,应该是叫木偶戏,可青州就叫撮头子戏。“唔逗逗,唔逗逗”,这声音是人发出来的,手舞动木偶还要代为发声,也真难为了玩撮头子的江湖人。
大鼓书:捧着长长的渔鼓敲出的是节奏,伴着节奏唱出来是如泣如诉的故事。手敲嘴说,很忙。鼓声嘣嘣嘣,敲出节奏与乐感,说书人声音沙哑却也耐听,述说着一个个令人感慨的故事。最爱听得故事是《说岳全传》,只不过说到高潮处,说书人便停下来,这是要集资收钱了,好像今日的电视看到兴致最浓时,保准就要插广告。
耍猴儿:街头的杂耍多了去,耍猴的敲着铛铛锣,引得众人围上去。但见,小猴子腾挪蹦跳翻跟斗,耍猴人牵出一只羊,小猴子蹦上去,羊跑猴子跳围着场地转着圈。正看到高兴处,耍猴人就收钱,人们毛儿八分的掏出来,都放进耍猴人的破毡帽。有人掏兜拿出个五毛票,那年代就是高面值,正犹豫间,那猴儿竟一下窜过去,一把欻过来也放进主人帽子里,速度之快、动作之精准,比刚才猴戏更精彩。
一人对摔:最难忘的是老头儿摔跤,眼看是俩人扭成一团在摔跤,摔在地上爬起来,口里还嚷嚷着:“让你喝了小酒不给钱!”又一个也嚷叫:“给了你钱,你赖账!”两人互不相让,再摔再倒纠缠不休。最后俩老头忽得翻身站起来,眼前站着就是他一个人。怎么回事呀?原来是一人扮俩人,这老头儿两腿加两臂就是四根腿,手臂穿裤手穿鞋,老头儿弓腰伏于地,身上驮着两个假人身。老头儿手脚伏地支撑,尽管跌打腾挪,驮着的假人便扭打不休。辛苦了这老头儿,玩得那么逼真那么像。
拉洋片:故弄虚玄莫过于拉洋片。把箱子蒙得严严实实,就从那个洞洞往里瞧,看到什么了?就是几张画片凸出来。现在有电视有电脑和手机,电影都萧条冷落了,还洋片,洋在哪里呢?洋片利用了些光学原理,让人和物动起来。我们小时候,拉洋片还是很逗趣,小孩子探头看一看,要交二分钱。
画本摊:青州俗称叫画本,实际就是连环画,也叫小人书。巴掌那么大的画本摆在街头的书架上,看一本二分钱。有木板凳,坐上去仔细看,一页又一页,图文并茂。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最深刻的阅读记忆。条件虽然简易,兴趣却盎然不减。画本摊记载了我们童年的梦。在这里,我们知道了《三国》、《水浒》、《红楼梦》,结识了孙悟空,知道了精忠报国的岳飞,一门忠烈的杨家将。在这小书摊,我们被狼牙山五壮士抗日英雄事迹感动,心目中矗立起黄继光董存瑞英雄丰碑,守纪律的模范邱少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在的传媒已远非当日可比了,而现在的年轻人从中又得到了些什么?怀念当年摆在街头的那些小书摊。
货郎
捏面人
剃头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