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3日在青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鞠立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十七届人民政府工作取得新成就。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76.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213.4亿元、24.2亿元和304.1亿元,年均增长8.9%、13.9%和16.2%。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比2011年增加108.6亿元,年均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20元,人均储蓄余额达到52599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9972元、5836元和24804元。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上升到63位,比2011年提高10个位次。
(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发展快速推进。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9.0:55.3:35.7优化为8.6:45.8:45.6。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市级四大工业园区承载功能日趋完善,镇街工业园各具特色。完成工业投资1170亿元,开工投资过5000万元工业项目288个,江淮汽车、盛世泰来等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达效,主导产业集群带动作用日趋凸显,生物产业园、千人计划(青州)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建成国家级蔬菜水果标准园7处,“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199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9个,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48家,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生产面积达到12.9万亩,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达到8个,新花卉苗木交易中心投入使用,被评为中国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基地。服务业繁荣发展,增加值占比提高9.9个百分点。古城游、乡村游持续火爆,获批“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鲁新欧·青州号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2家。金融机构发展到95家,35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
(二)城乡统筹更加协调,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城市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东城片区泰华城商业综合体、政务服务中心等投入使用,玉竹棚改项目按期完成。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成效显著,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新建、提升街头绿地46处,城区绿地率达到43.2%。实施全域精细化管理,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56个,新建改造便民市场31处,高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新增城市道路93公里,铺设雨污水管网213公里。30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新增自行车绿道360公里,公共自行车服务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维修改造国省道174公里,建设改造镇村道路1900多公里,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通过验收。完成农村住房建设2.4万户、危房改造1900户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6万余户,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小城镇建成区达到41.6平方公里,3个镇获评国家级重点(特色)镇。
(三)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后承担全国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省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等项目。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农村集体资产改制稳妥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流转土地面积39.9万亩。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9人,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9处、各类产业联盟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7家,潍坊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达到107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4596家。建成外贸综合服务和跨境电商平台,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累计到账外资2.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2.1亿美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环境治理持续加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弘扬“绿色接力棒”精神,坚决落实云驼风景区保护、西南山区生态保护等4个决议,持续实施“五大绿化工程”,新增国土绿化26万亩、植树4500万株。探索实行“河长制”管理,积极构建河道流域网格化管治体系,建成“五小水利”工程333处,大力实施弥河、南阳河和北阳河三河治理工程,弥河文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南阳河改造提升荣获全国人居经典“规划·环境”双金奖。深化“三八六”环保行动,统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大力开展秸秆禁烧综合利用试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拳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废弃矿坑治理力度,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支出累计达174.9亿元,年均增长14.5%,54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新建改造学校和幼儿园341处,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社会救助标准连年提高,城镇居民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并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中心医院新院门诊楼完成主体,改造提升村卫生所300处,城乡卫计服务网络日趋完善,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新图书馆、文化馆、云门剧院等相继启用,文化惠民活动成效明显,开通全民阅读直通车,“翰墨青州”中国书画年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青州)国际文化艺术品博览会,被评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550户5139名贫困群众和25个省定贫困村脱贫摘帽。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持续和谐稳定。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民兵预备役、统计、体育、慈善、残疾人、气象、防震减灾、民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进展。
(六)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常态化。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审批事项目录清单,优化服务流程,政务服务中心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中期验收。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把民主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主动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424件,办复率100%。坚持树立正气,鼓励担当作为,及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廉洁政府建设成效明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
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市上下付出了艰辛超常的努力,创造了振奋人心的业绩:投资41亿元的中化弘润系列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投资8.9亿元的新南环路、4.5亿元的衡王府路立交桥稳步推进,投资15亿元的智能航空产业园、10亿元的云内玻璃等一大批高端项目落户青州;成功运作PPP基础设施项目9个,撬动社会化投资39亿元;海关监管铁路场站获批建设;中国花卉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获批国家级花卉电商平台;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收藏文化名城等8项国家级荣誉,国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5项国家级试点;获得省双拥模范城等5项省级荣誉,省级海绵城市等5项省级试点。这些事关青州发展的大事、提升青州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荣誉,既让我们坚定了决心、提振了信心,也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各位代表,拼搏成就辉煌,发展有目共睹。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政府接力奋斗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老干部、老同志,向驻青单位干部职工、驻青部队及武警官兵,向来青投资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青州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扩张经济总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持续用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仍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待加力;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
总体目标要求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五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科学绘制了全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做好新一届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一二四三”发展战略,树立正气、敢于担当、全面发展、再创辉煌,加快建设“五强四宜”城市,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确保走在潍坊前列,确保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过五年的奋斗,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以上。
——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切实增强经济整体实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家,主营业务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力争实现3000亿元。确保传统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在500亿级水平,打造700亿级的精细化工、500亿级的机械装备、500亿级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培育300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 (下转二版)
鞠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曹健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