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人文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人文

第3版
专版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青州满族八角鼓
激情岁月的红色民谣
青州博物馆获赠一批珍贵契约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博物馆获赠一批珍贵契约

  

最早追溯到道光年间
□李亮亮

  2016年,青州市博物馆获赠弥河镇杨家庄村民捐献的一批珍贵契约,经过初步整理,确定这批契约均与杨氏家族相关,具有一定的价值。
  此次捐献的契约共18份。年代从道光四年(1824)到民国三十年(1941),跨度百余年。按契约内容分,共有卖地契约7份,卖房契约4份,分家契约2份,典地契约2份,典房契约2份,1份因为损坏严重无法识别内容。按质地分,3份为布帛质,剩余15份均为纸质。按立约人分,立约双方基本上都是杨氏族人,其中还包括兄弟之间分家、卖地所立契约,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出杨氏一族百年之间的浮浮沉沉。从契约的格式来看,最早为纯手写、代写凭证,没有固定格式,但是立约双方、典卖房地、房地尺寸、典卖价格、回购条款、担保人一应俱全,如道光四年杨继孟卖地契约(图①),有些还附有详细的说明;后来则陆续出现了由相关典当行、钱庄担保,具有一定规范的契约,如光绪十年坚廷澜卖地契约(图②),与前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除担保人之外增加了典当行、钱庄,使得立约双方之间的买卖行为更加有保障;再到后来,出现了政府统一印刷的契约,立约双方只需要在空白位置填写内容就可完成契约的订立。契约一式多联,并且增加了管理部门及经手人员的印章,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契约的真实和防伪。最关键的是,契约上直接规定了交易税的比例和数额,反映了政府对于地产买卖的规范和管理,如中华民国二十年杨春祥典地契约(图③)。
  这批契约不仅数量较多,而且保存相对较好,多数能复原,并且年代跨度大,时代特征明显,立约行为基本发生在杨氏家族内部。其入藏丰富了青州市博物馆的馆藏种类和数量,同时也为相关古代契约、契税研究提供了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