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魏奉祯 王洪明 王宁)初春的早晨,春寒料峭,庙子镇庙子村东山半山腰上的三个冬暖式大棚里,温度接近30度,棚里面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都已经开花挂果,非常喜人,棚里几个工人正在精心侍弄着满棚娇嫩的瓜果。这是庙子镇党委政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
庙子镇是纯山区,村里的年轻人除了在当地企业就业外,大多外出打工,耕种土地的全是老年人,土地收益极低。为此,庙子镇党委政府鼓励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土地托管服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更多普通老百姓纳入产业化链条,走多元化、高端化、精品化发展道路。庙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福忠指着脚下正在施工的大片山地说:“这是党委政府帮助我们引进、跟农业局合作开发的一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土地整平后可建大棚70个。”
在花溪园农业种植园里,工人们正在把刚刚采摘下来的有机西红柿装箱,负责人姚某说:“花溪园流转了附近南、北李家庄,西张村约100多亩土地,我们种植的蔬菜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吸引了淄博、滨州等地的客户慕名采购,像我们正在装箱的西红柿,市面上3块多一市斤,我们卖到10元还供不应求。”
铭缘采摘园、唐赛儿寨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趁着中央1号文件的春风,庙子镇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如火如荼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