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青州人赴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
□本报特约撰稿 李俊三
今年是英、法两国招募中国人到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当时,数以千计青州贫苦农民因生活所迫,被招赴欧,历时两个多月,跨越三大洲两大洋,到达法国,投入世界大战。在极其艰难困苦中的战火硝烟下,出苦力,做苦工,住地洞,躲轰炸,承受巨大生死、思乡重压,为国、为家倍受煎熬。所幸,华工所在的协约国取得了战争胜利,使十几万赴欧华工大部分得以生还。如今,这些参战华工多已作古,但这段悲苦、艰辛的历史,中国人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后人不应忘记。
1914年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市场,在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战争。经三年的激烈交战,其国力、物资、人员损失惨重。各国为补充前线损失的兵员,不断降低条件从民间大量强征新兵。具备劳动能力的人被强行调往前线,致使后方劳力匮乏,工厂缺员,农田抛荒,生产效率低下,物资匮乏。军中后勤人员紧张,弹药、食品等作战物资输送滞后。英、法两国把破解人员紧缺难题的目光,投向了人口众多、国贫民穷的中国。认为中国农民老实憨厚,吃苦耐劳,劳薪低廉,易于管理。便向中国政府提出招募劳工赴欧做工的要求。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经过权衡,认为答复英法国家要求,同意输出劳工,既是对协约国的支持,又可确立参战国地位,以便战后能以战胜国的资格得到某些利益。于是便答应了英法两国的要求,允许他们来华招募华工。
1917年初,英国首先在山东威海、青岛,由“英商和记洋行”设立收容所,开始招募华工。当时承诺的条件是:华工不到战争前线参加战事,只在后方从事实业和农业生产;每天工作10小时;有较好的食粮菜蔬;资方给予优厚的工资待遇;可享受免费医疗;可得到膳宿衣履;遵守招聘国法纪,干满三年送回中国……
当时的中国,外族入侵,军阀混战,盗贼四起,旱涝灾害交替,瘟疫时常流行……劳苦大众在诸多灾难中,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生老病死,无人过问,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当听到英国招募华工到欧洲服役可免费食宿,每月发薪,并有医疗保障,三年期满按时送还的消息后,明知远去海外,路途遥远,关山阻隔,人地两生,言语不通,食宿有别,水土不服,又是在战火纷飞的国度出苦力,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现实生活的困苦,无法维持的生计,迫使他们走上了这条远渡重洋,冒险求生,将身体卖给他国为奴的悲惨路。当时这条无奈的求生之路,被人们称为“下欧洲、卖大牛”、“到海外服苦役”。许多穷苦农民,尤其是兄弟众多的贫穷之家男子,多无可奈何地走上这条生死未卜的冒险路。谭家坊、郑母、黄楼、仙庄、龙塘、口埠、阳河、南张楼……都有人走上这条求生路。有的一村之内,就有十多人冒险应招。一个招募点一天能招数百人。第一批四千多名华工,于1917年1月18日,从威海含泪上船,生死离别般的走上了赴欧洲服苦役的艰辛求生路。
1917年下半年,法国亦在中国设置招工局。在山东省主要委托惠民公司代理。先在沿海城市设置多处分公司,后在胶济铁路沿线潍县、高密、益都、谭家坊等车站设立办事机构、招募点,张贴告示,动员中国人应募。很快,英国也在胶济铁路沿线设立招募点,委托占领铁路的日本人招工。以青岛港作为华工集结、输送基地,源源不断地向欧洲运送中国穷苦民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从这里运出五万多名华工。
应招农民到招募点报名,工作人员略作目测,见报名人年轻体健,即简单登记注册。应招华人,都是生活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大多目不识丁。不会审阅招募条款,更谈不上法律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明白在所谓的“自愿出国”的契约上按下手印,就等于把自己出卖给了外国。
为防止应募者反悔,报名人员签约后,便在军警戒备下很快被押送登船起航,从南北两条水路运往欧洲。南路经新加坡、过马六甲海峡,绕好望角,进大西洋,在水上漂泊四五十天到法国。北路经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多个港口,最终到达法国。途中需多次车船更易,水陆俱进。一路颠沛八十多天,方能到达法国。
青州华工,都是旱地耕作的农民,从未乘船渡海,多数人连大海亦未曾见过。初次上船,便在生死不明的离别惆怅中远涉重洋,备受海风洗礼和海浪摇曳,身心极不适应。赴欧华工马春苓在他的《赴欧杂志》中写道:“船初出洋,人人不服水性,类皆呕哇昏倒。呻者、吟者、叹者、泣者,愁惨之声满仓皆是。”受困于车船中的华工,犹如传递与欧洲人手中的俘获物、笼中鸟,屡屡在监押中车船更易,处处须签字交接。有时船不凑期,人困码头上等待二十多天。遇有风浪,船被海浪抛上抛下,如荡秋千,人被甩得头昏脑胀,不辨东西,脏腑错乱,呕吐不止。远渡大洋,在闷臭的船舱窝屈月余不见陆地草木。有人尚未到目的地,即葬身大海。1917年,一艘载有九百多名华工的轮船,在大西洋遭德国潜艇袭击,大部华工葬身海底。
漂洋过海的的华工,一路舟车劳顿,波涛摇荡,破车颠簸,脚踏乱石,徒步行进,星夜兼程,先到英国,而后转道法国的奴埃,这里设有华工总分发处。由分发处将陆续到达的华工,分配到欧洲多地服役做工。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法两国从中国招募华工十七万多人。仅青岛海港就运出华工55761人。其中益都、临朐、昌乐、寿光等县,各有千余华工远赴欧洲助战。益都县孝悌乡仙庄(今黄楼街道仙庄村)就有张绍仲、刘恒春、郝建邦、张兆林等11人应招,自青岛登船,经台湾海峡、新加坡、菲律宾,过马六甲海峡,绕好望角,历时46天到达法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临朐境内的胡梅涧村,有12人,自一九一七年十月初三离别家乡,在谭坊火车站应募注册,编队乘火车到青岛,弃车登船,经日本的长崎、横滨,加拿大的温哥华、英格兰利物浦等地,至十二月二十三到达法国沙省,而后车、步交替,来到法国的奴埃。历时八十多天。
这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法国及毗邻的比利时境内,而以法、英、美等国为首的协约国用以抵御同盟国的作战物资,却大量由英国跨海运入法国,奴埃在法国西北部的沙省,北连北海,西北接英伦海峡,西靠大西洋,沿海多个港口与英国港口隔海相望,英国等协约国运来作战的大量军事物资,经这些港口转运各战区。中国赴欧劳工大部分在法国北部这些物资转运要地服役。华工所在的这些物资转运枢纽,也是德国飞机的主要轰炸区。只要是晴天的夜晚,必定有敌机来炸。有时一天来炸数次。对当时的情景,赴欧华工在《旅欧杂志》中这样记载:“初来法国,即分派到加来省西北部诸工厂。虽离战场百余里,未冒子弹之险,惟夜间敌国飞机,潜入内地抛掷炸弹,以毁战线后路之营盘、粮草场、子药局、道路。凡晴明之日,无夕不至。英人常备机械,射电光飞空四烛。迹其所至,发快炮击之。或架飞机,拨机关枪击之。弹壳如雨,危害最烈。故各营之中,皆备地穴或沙屋以避之。(下转二版)
在青岛集结的参战华工登船赴欧洲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