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人文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人文青州

第3版
文学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清官醇儒 国史留名
洋溪花林住宅楼别具一格倍受欢迎
空调过敏症知多少
英科医疗
王府角楼便民农贸市场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官醇儒 国史留名

  

——青州历史名人朱鸿谟事迹考
□本报特约撰稿 房崇阳

  朱鸿谟,字文甫,号鉴塘,明青州府益都人,隆庆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他清正廉洁,历尽艰辛,最后卒于任上,竟无钱安葬。这样的清官,《明史》有传,而《青州市志》却无其传,现在其画像、著作、诰命、墓碑等遗物一无所有!令人叹息不已。

  朱鸿谟自幼聪明非凡,15岁补青州府儒学生员,于隆庆四年(1570)中山东乡试第二名,明年成进士,步入仕途。他先后任过吉安府推官、南京御史、江西巡按、应天巡抚、刑部侍郎等职,期间被罢官一次,辞官一次。朱鸿谟苦读求学,博取功名,立有修身治国之志,非为一己之荣,青年时期便有宽广的胸怀。在考举人的前一年,已经具备了贡生的资格,但他不接受此荣誉地位。他说:“我不能以老师的抬爱,而夺乡先辈荣名。”明朝中后期,立牌坊之风盛行,中进士者朝廷发给牌坊银。青州府城坊表林立,却看不到朱鸿谟的牌坊。他不是没资格立,而是不立,不追风逐浪。以上二事,一是屈己谦让;二是不慕虚荣,皆体现了他的为人之风,清官形象初具。
  朱鸿谟初任江西吉安府推官。推官为府级执法官,官阶七品。吉安多权贵要臣,鸿谟一切谢绝,不与交顾。他风格方峭,如“太阿出匣,不容迫视。”(邹元标《朱公传》)有的要臣与他拉关系,他用纸写了非公务免见客人的告示,那些想拉拢他的人只好作罢。然鸿谟也以此结怨某些要臣。那时,地方官往往与当地士绅交往,有些事情便说不清。朱鸿谟拒绝这一套,洁身自好,避免陷入人情网。这在常人很难做到。吉安府有打官司的,诉讼到巡抚、巡按衙门,抚按派人受理,都愿意朱鸿谟给审判。“朱青天”叫响,自抚按以下的官员,都不敢小瞧这位属吏了。而吉安的名德之士皆佩服朱鸿谟,互相告戒乡里,受其约束,不可犯法。朱鸿谟还很谦虚,他对吉安的人们说:“此地为道义之乡也,若不是吉安,那里能容纳我这样憨直的人呢?”朱鸿谟在吉安连任6年推官。丁丑(万历五年,1577)大计(朝廷对地方官的考核)之际,平时有积怨的一个同僚暗中告他,说他执法过严,老百姓深受其苦。当权的大臣正考虑如何处理朱鸿谟,吉安的几百名举人、贡生联名上书,声言:“朱公是有学行之人,我吉安数百年仅见之官,如果对他议罪的话,我们便进京向皇上鸣冤。”当权者见民情如此,放弃了处理鸿谟的想法。大计结束,朱鸿谟被任命为南直隶御史。御史也是七品,但地位比较显要。
  朱鸿谟在南京御史任刚刚两个月,朝中发生了轰动性大事。原来,当朝首辅张居正的父亲病故而不奔丧,“夺情”视事(以工作离不开而放弃亲情),受到了朝臣们的指责,事情闹得很大。关系到人伦纲常,新进士邹元标等弹劾张居正贪恋权位,置父亲丧葬于不顾,违背常理。这些言者却遭到了杖刑。朱鸿谟得知消息,伤感落泪,闭门不饮食。夫人向前劝解,而他说:“不用多说,我死定了!”鸿谟以愤郁之情上疏,字字血情,为进言被杖者申辨,着力伸张正义,挽救被害者。一手遮天的张居正容不得反面意见,见朱鸿谟为弹劾自己的人辨护,一气之下将鸿谟罢了官。朱鸿谟信奉程朱理学,忠孝廉耻之义,他同样容不得张居正的不孝行为,宁愿丢官甚至被处刑,也要据理力争。朱鸿谟的直烈精神,代表了当时士大夫的文人气节。
  朱鸿谟巡按江西,因曾经在江西任过职,地方比较熟悉,当地人民欢迎他,就像是宋代铁面御史赵汴重新回到益州任职一样。贤达之士闻听鸿谟来,欢欣鼓舞;不屑之徒闻听鸿谟来,神骨惧竦。朱鸿谟来后,狠抓治理,使当地风气大有转化。这一年欠收,在鸿谟的调剂下,老百姓得以安全度荒,民无饿死者。他还疏请减免了多年托积的赋税;上疏要求减少对朝廷的瓷器供造,言辞非常中恳,皇帝允奏,暂停了瓷器的进贡。老百姓对朱鸿谟感恩戴德,为立生祠祭祀他。
  朱鸿谟擢升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改巡抚应天、苏州十府。他上奏朝廷,遵循二祖(明太祖、成祖)提倡节俭之德,裁减上供织造,有旨允奏。当时苏州一带手工业发达,是丝绸织造基地,皇帝派内监来收取,业主和市民多受剥削,裁减上供数额,发展正当贸易,有利于民。他还针对苏州地方徭役重而且不均的问题,下令对地主和农民的土地进行核实,规定以田为准,定下差等,趋向合理。各县建立档案,严防作弊,以为制度。当地一些官宦子弟,横行乡里,结伙作恶,对其严惩不贷。朱鸿谟曾自语道:“我假如在吴(苏州地方)十年,定使此地家给人足。”但不久,因其巡抚应天政绩明显,被召入朝,升刑部侍郎。
  朱鸿谟为刑部侍郎,为国行施法治,执法公平。他多次被推选为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吏、兵二部地位比刑部稍高,没有等到升迁,竟以疾病而卒于任所。
  明代,官僚奢侈为风气,有的人暗地里纵容子弟积蓄钱财,但表面上还要装作贫穷的样子。朱鸿谟卒后竟无钱治丧,靠同僚和朋友的帮助才装殓归葬。与那些贪官相比,鸿谟之贫,死而后见,有天壤之别。在吉安任推官时,衙舍屋漏,雨天地下淌水,冬天屋内结冰,鸿谟在所不顾。其妻李夫人布衣蓬首,就像乡间妇女。在操江时,朱大人已经官位贵显,但李夫人衣服饮食仍然像往常一样。官员能守贫,也是一种气节,朱鸿谟官宦愈久,其志愈坚,难能可贵。他的节行,即使那些反对他的人,想抓他把柄下绊子的人也无懈可击。人们形容他“清而肃,公而正,海忠介(海瑞)后一人尔”(邹元标《朱公传》)。

  益都郑母人冀錬是嘉靖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政绩突出。因其对南宋时期程朱理学有精深研究,被称为理学名臣。朱鸿谟对冀錬非常崇敬,继承他的学术观点不动摇。然而,朱鸿谟与王阳明学派传人江西邹善、邹元标却有不解之缘,二人同籍同宗,邹善是朱鸿谟的老师,而邹元标是他的学生。
  嘉靖末年,邹善任山东学使,来青州督学,在松林书院的原址开办书院,定名为凝道书院。据说,邹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虎夜吐明珠,光耀庭堂,但不明白什么意思。第二天考试府学生员时发现朱鸿谟的卷子特别优异,此生又姓朱,邹善大喜,携鸿谟进衙斋与讲受、讨论学问。朱鸿谟原名鸿吉,邹善为之改名鸿谟。邹善对朱鸿谟可谓情至意尽。
  朱鸿谟在吉安时,常到府学授课,邹元标是他赏识并提拔的学生。邹元标感谢老师的栽培,中进士后因为弹劾张居正不孝行为受到杖刑,朱鸿谟上疏解救,更是感激。邹元标在杖刑之后被流放,在遥远的南疆不忘给老师写信;朱鸿谟落职闲居时,邹元标由京城绕路来青州看他。在邹元标的《愿学集》中有写与他恩师朱鸿谟的诗多首,尺牍多通。朱鸿谟50岁生日,邹元标为他祝寿,写了寿序;鸿谟逝后,元标亲来青州祭奠,为之写传,师生情意是多么深厚啊!
  邹善和邹元标都是明代大儒,他们奉行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在学术上与朱鸿谟大相径庭。朱鸿谟对阳明学派有反感甚至抵触,但他与二邹的关系莫逆,因为人格的力量胜于一切,他们皆为鸿儒,在共事中无门户之见,真诚相待,所以情感甚洽。
  朱鸿谟家居时,经常与冯子咸讨论天人之理,研讨经史,日日沉浸于学问中。他对程朱理学由理解到发挥,对儒学经典进行阐绎,卓有成就。所以冯琦说:“公,学术上尊孔孟,近守濂洛,盖我明慥慥大儒,如公不多屈指矣!”

  尧王山麓真藏虎,北阳河畔亦腾蛟。朱鸿谟出生于尧王山东麓、北阳河畔的康家庄,其家族历史值得探讨。《康氏家谱》称,鸿谟的祖父朱浩隆自河北枣强县迁居青州城北康家庄,时间是明弘治十二年。研究青州历史的都知道,弘治十二年,衡王就藩青州。衡王是皇族朱家,既然朱鸿谟一家是弘治十二年来青,正与衡王来青时间相同,很难说是巧合还是另有其情。与康家庄同宗淄博一支的族谱,言其始祖朱浩隆与衡王是一族,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实证。据《青州市地名志》载,周家庄周氏始祖周礼是陪衡王来青的。周家庄与康家庄地隔不远,周礼陪王伴驾而来,定居周家庄,那么朱浩隆是否与周是一样的呢?根据其迁入时间,似有可能。周礼、朱浩隆陪衡王来青,他们是什么身份呢?朱浩隆号“朴隐”(邹元标《朱公传》),“朴”音同“仆”,笔者理解,朱浩隆原是北京衡府的家人,随衡王就藩来到青州,完成使命后在康家庄隐居了,所以取名朴隐。(笔者的分析不一定正确)
  朱鸿谟在仕途中有两次挫折,一是被张居正打击下贬归;一是任太仆寺少卿时与大僚不睦辞官而归。大丈夫能屈能伸,鸿谟在家时,谢绝府县官员的干谒,过着澹泊的生活。他书壁联以明志:“洋水乐,饥读天下书,不论天下之事;康衢击(见的意思,目击),壤(数词,指众多人)生圣人世,愿为圣人之民。”他在康家庄闲居,专心读圣贤书,修身养性。洋水,即北阳河;康衢之康,意指康家庄。朱鸿谟隐居之际,门生邹元标来探访,阔别重逢,其情可想而知。邹记曰:“门人邹元标省先生山中。先生方食牛罢,茅茨数椽,蒹葭十里,伊吾(声词)其间,陶如也。”山,指尧王山;食牛即喂牛;陶如,非常坦然。朱鸿谟耕读山中,泰然自若。 (下转二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