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津河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坦荡如砥。沿岸各村都有不少水湾、河岔、湿地之类的地形。旧时农村,有“湿地聚财”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对水湾湿地备加护爱。仅五六十户人家的陈家村,就有苇子湾、荻子湾和荷花湾,被人称为聚宝盆、菜篮子。
荷花湾位于村的西边,占地十多亩,湾深三四丈,但从未干涸过,成为小村的风水宝地。旧时农村,从无硬化路面之举,每当大雨来临,大量的刷街水流入湾中,水中的家禽肥便和多种腐殖质,提供了充足的肥料。盛夏季节,满湾的荷花争鲜斗妍,荷香溢满整个小村。仲秋之前,花下藕率先登上餐桌,甜香脆嫩的口感,是无以伦比的。暮秋季节,莲藕成熟,又白又胖,不光充实了各家各户的菜篮子,就连十里八乡的大集上,陈家村的莲藕也成了“抢手货”。史载1942年中原大饥馑时,外地频传“饿殍遍野”和“易子而食”的噩耗,而陈家村人靠了莲藕的接济,度过了难关。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忘不了荷花湾的馈赠。荷花湾身上还附丽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村内有个乡土文学作家,特地创作了小说《荷花湾》,成了首篇为荷花湾树碑立传的美文,流传久远。
荷花湾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三十年代,先知先觉的革命青年,率先在村内成立了共产党的组织,以荷花湾为掩护,在村里开展宣传活动,成为星火燎原之势。1942年日本鬼子大扫荡,推行“三光政策”;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伪徐振中从临淄向东进犯我村,都在荷花湾畔遭到了我军民的阻击,人民取得了坚壁清野和战略大转移的胜利,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争相参军参战,出现过战斗英雄和支前模范;在和平建设时期,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出现过书法家、文学家、热处理专家和歌唱家。鲜为人知的是,在我人民空军的战斗序列中,我村先后有两位飞行员,长期飞翔在祖国的蓝天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村人民率先脱贫,昂首阔步走在奔小康的大路上。
荷花湾畔是村民们的乐园。夏天在这里纳凉,冬天在此避风晒太阳;逢年过节就搭起台子唱大戏、跑高跷、玩龙灯、跑罗汉;露天放电影从来都在湾边的广场上。这里绿树成荫,绿柳成行;多种树木盘根错节,须根披垂,直铺水底。荷花湾是龙爪虾的天堂,每只足有一拃长,全身呈红褐色,剥出的虾仁比指头还粗,炸着吃,炒着吃,放汤吃,与海虾比起来,毫不逊色的。虾是水世界的呆子,人们变着法子捉拿它,最有趣的是“无钩垂钓法”:人们把宰杀鸡鸭鹅兔的肠子,栓成“嘟噜”,截成几段,顺畅管剪成细条,其中不藏钓钩,然后把这些美味扔在虾经常出没的地方。不要频繁提起钓竿,只等有更多的大虾来吃得津津有味,趁它们吞之下肚,吐之不出时,猛提钓竿,必定有许多活蹦乱跳的大虾被带上岸来。这种垂钓方法也叫“虾吃带食”。旧时农村,人们有穿草鞋的习惯,把破草鞋栓成“嘟噜”,扔在湾里。虾喜欢异味,更喜欢在破草鞋里产卵和躲避敌害。当人们把草鞋猛提上岸的时候,草鞋中必定有多只大虾被捉。村内有个耄耋钓翁嗜酒,每有钓事,必带美酒佳肴前往,视边饮边钓为至乐。暮秋的一天,又去荷花湾钓鱼,他目盯浮漂,浮漂安然,良久,内心怅然。未几,日西沉,冷风起,气温有降,周边一片萧索。为御寒,他举壶频饮,很快就醉意朦胧。又三饮,顿觉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岸边一派狼藉!环视四周,夜幕低垂,冷风大作;他不顾酒具钓具,蹒蹒跚跚赶路,踉踉跄跄回家,到家便蒙头大睡,一觉睡到四更方醒。想起昨晚钓事,担心价值数百元的钓具有失,于是披衣下床,匆匆赶往湾边,晨曦中见呕吐物所剩无几,一只大甲鱼横卧其间,三斤余,不食不动,踢之,颈项尚能缩伸,而四肢僵直,似醉酒未醒。钓翁大喜,解鞋带,缚其后足,固定岸边石上。再看钓竿,尚在。唯浮漂不知所往。猛提竿,一只金色大鲤鱼被带上岸来,三斤余。钓翁大喜,肩渔具,弃酒具,提二鱼,兴高采烈而返,一时被传为佳话。
旧社会的劳动人民,没有当今人们的洗理条件,特别是那些待字闺中的姑娘们。乡下姑娘怕见人,荷高水清好浴盆。荷花湾给姑娘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洗理条件。月上柳梢头,人定黄昏后,姑娘们相约来此洗浴。一切静悄悄,每人摘两张大荷叶,一张踩脚下,继而脱衣裳;一张顶在头顶上,挡住月光,也遮住自己的身子。“月亮知道我的心”可别照亮我的身。然后匆匆跳进水里,没有嬉笑,没有打闹,互相帮忙倒是有的,一派静谧和神秘!间或也有撩水的哗啦声,在这静穆的时刻,声音倒显得更加清晰了!虽是在这更深夜阑时刻,又都是相熟的好姐妹们,她们倒有一种紧迫感和恐惧感!一阵紧张的洗浴,人人都成了“出水的芙蓉!”夜里来此洗浴,是妈妈们特许的。“事无不可对妈言”,是妈妈们备感欣慰的。
荷花湾是“大染坊”。旧时的劳动人民,日子过得拮据,穿衣靠家织布。直接用白布做衣,又有诸多禁忌。送染坊染上色,又囊中羞涩。她们只好用湾泥给白布染颜色。盛夏午后,老太太颠簸着小脚,怀抱白布卷,手拿“呱哒子”(木棒槌),再央求孙子来帮忙。孙子则呼朋唤伴,引来一大群光腚孩子,每人拿一个破脸盆,欢呼着,雀跃着,成群结队地来到荷花湾畔的老柳树下。先把老奶奶的白布去清净的水域泡湿,再拧去多余的水份,然后蜂拥跳到湾里,挖出水底里紫色的淤泥,一盆接一盆地运上岸边。老人则把淤泥涂在打湿的白布上,一层又一层,一遍又一遍,又是用手揉,又是用“呱哒子”砸,孩子们则用小脚丫踹,靠了多种外力把颜色渍进打湿得白布里。继而,再把布揉成团“沤”起来。趁此机会,孩子们合起眼,把剩余的淤泥涂满身,涂不到的地方就互相帮忙,两小无猜,彼此间真正成了“抹泥之交”。原先光溜溜的小光腚,刹时变成了一群“泥猴子”,他们欢呼着,打闹着,沸反盈天,然后围着荷花湾疯跑起来!真是“七岁八岁狗也嫌”!当大人们忍俊不禁嗔怒责怪时,他们则一头扎进深水里,打个“澎澎”,扎个“猛子”,再钻出水面,还原了自己的红活圆实的小光腚!大人们哭笑不得,孩子们则兴高采烈,童真悠悠,童趣昭然!在孩子们的一阵尽情欢乐之后,新布也就染好了,他们在大人的指点下,拖拉着,撕扯着,到湾中最洁净的水域,把布上的淤泥冲洗干净。原先一匹白晰的粗布,染成了黑中透红,红中透褐的新布。逢年过节,一家老小就可以缝制新衣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间正道。如今,陈家村人已乔迁新居,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去处。那里经贸发达,交通便利,社会稳定,人民安居,更有现代文明,过上了好日子。可是,俗语不俗“生处不嫌地面苦,洼蓝鸟离不开碱场窝”。荷花湾畔,那里有世代陈家人的足迹和乡愁,人人不忘荷花湾。 (陈道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