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颜真卿所创建的颜体书法,一向为众多书法爱好者熟知能详,推崇备至,津津乐道,纷纷效法。就连众所周知的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与颜公书法并称作“颜柳”的柳公权,亦得力于其艺术精髓(见梁隆炜主编《中国通史》图鉴版第四卷第十二章)。然而,人们可能并不知晓的是,这位曾被那个史上“安史之乱”的发端者安禄山视为“不足虑也”的一介“书生”(《旧唐书·颜真卿传》),还是一位对国家忠心不二,于贼人坚贞不屈,直至舍生取义的血性男儿。任凭你是谁人,只要翻读一下相关史实,都不能不由衷地为其具有的那种风骨、精神所赞叹钦服。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一身兼任三道节度史的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三镇军队等兵众,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反唐叛乱。“一时间,河北郡县皆风靡”,纷纷投降。而当初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就早已看出了此贼的反像,便在表面上假装“会文士,泛舟外地,饮酒赋诗”,暗地里却以“霖雨为托,俢城浚地,料丁壮,储廪实”,做足一旦事发即予坚决斗争的准备。(见《资治通鉴》217卷、《旧唐书·颜真卿传》)。安禄山也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未予注意,等到安贼起兵谋反,便发出公文,让颜真卿按照他的调遣,派七千兵守卫黄河渡口与唐军对阵。而颜公却一边派人从小路将这报告朝廷,一边又派亲信暗藏悬赏捕杀叛军的文告到相关州郡联络,且于十天之内募得一万之众,失声“涕泣”的“喻以举兵讨安禄山”。忠义之士“共推真卿为盟主,军士皆禀焉。”玄宗大喜道:“朕连颜真卿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竟如此忠义”!这岂不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当河南尹达溪珣投安禄山后,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采访判官蒋清却认为“吾曹荷国重任,虽知力不敌”,但也要力效国家而死,坚不降安,终被抓获杀掉。安禄山便命令其亲信段子光,拿着三位志士的人头,到平原那里宣示。显然,这是要给颜真卿来个下马威,那潜台词便是,你颜真卿不听我的招呼,同我作对,李憕等三人不降我都被斩杀,掉了脑袋,就是个样子,你看着办就是。面对此情,颜公却不理这个茬,其明于大义、刚正不屈之风骨,在生死抉择下立现。他一面抓了段子光,将其腰斩示众;一边又取下三人的头颅,用蒲草制作成人身续接在头上,入殓装入棺材,然后祭奠哭泣着接受吊唁将他们下葬;继而把坚定决心反抗安禄山的清池、穆宁、清河等地的县尉等人召到平原,共谋联兵抗击叛军大事。此等壮举,真个显出颜真卿忠贞于国、毫不惧死的男儿血性!(以上史实见《资治通鉴》217卷)
到了唐德宗建中年间,权臣宰相卢杞憎恶时为太子太师颜真卿的正直,便打算将他从朝中排挤出去。颜公毫无畏惧,直接对卢杞说道:“当年我任职平原时,志士御史中丞卢奕的人头被安禄山亲信段子光拿到那里恐吓我,我都用舌头舔去了他脸上的血渍”。卢杞听之后“惶恐四顾,起身下拜”,“然恨之益甚”(见《资治通鉴》227卷唐德宗建中三年)。不久,身兼淮宁、平卢、淄青等数州节度使的李希烈叛乱反唐,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卢杞见排挤忠直,借刀杀人的机会来了,便以选派朝廷重臣前往宣示圣上恩泽,讲清逆为祸、顺为福之理,让李希烈革心洗面、翻然悔过为借口,由德宗颁诏,命颜真卿前往许州。诏书既下,“举朝失色”,有人直接相劝与他:“若是前去,一定不能幸免于死,最好还是稍作停留,等待尔后发来的命令再说”。颜真卿也知此行会有生命之虞,但还是果敢踏上行程,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果不其然,颜公一到许州,刚要宣读诏书,李希烈就让他的养子千余人环绕着谩骂,还拔出刀剑向他比划着,作出要将他细割吞食的架势。颜真卿毫无惧意,“足不移,色不变”,李贼只好作罢。李希烈见颜公硬的不吃,又来软的,把他请来参加宴会,说自己要称帝,“久闻太师重望”,要颜公做自己的宰相,却遭到痛骂;便又“掘坎于庭,云欲活埋”。“真卿怡然,见希烈曰:‘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邪’”!可谓言语铿锵,大义凛然!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七十五岁高龄的一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终被李希烈残忍缢杀,以身殉国,凛然长逝,留下了千古英名。(以上见《通鉴》227、228、231卷)真乃“疾风知劲草,国难见忠臣”啊!
颜真卿书法柔而含刚,气质坚毅,让人喜爱;其血性男儿之风骨,更让人扼腕动容,尊崇敬仰。人们常说:“书如其人”,鄙意并非尽然,不可一概而论,但此语用于颜公,倒是名副其实、十分贴切之言。 陈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