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风筝会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风筝会专刊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青州风筝 承载光荣与梦想
《今日青州》电子版阅读平台——今日青州网、潍坊日报网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风筝 承载光荣与梦想

  

青州风筝连续26年获得潍坊风筝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开创了潍坊风筝史上的先河

  在刚刚结束的第3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潍坊风筝大赛比赛中,青州市代表队再获殊荣,获得潍坊风筝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已连续26次(年)获此殊荣。为了解青州风筝的详情,记者专程采访了26届风筝会的亲历者——青州市总工会原副主席王立中老先生。
青州是我国风筝的发祥地
  王老长得高大瘦削,双目炯炯有神,谈起青州风筝如数家珍。他提到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青州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在潍坊风筝博物馆的风筝简介中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包括青州人在内的许多人所不知道的。
  王老讲,这是有历史考证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这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只风筝,也是中外风筝界公认的最早的风筝。据考证,鲁山即今潍坊所辖青州西南一带。
  作为风筝的发祥地,青州风筝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时期?翻开史料可以知道,东汉之前,由于制作工艺复杂,风筝主要应用在军事方面,这虽与主张“兼爱、非攻”的发明者墨子的初衷相违背,但客观上起到了使风筝得以流传和发展的作用。这期间虽无民间放风筝的记载,但韩信等人对风筝的结构和用料作了较大改进却见诸很多史料。直到南北朝时期,李邺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发出“筝”一般的响声,“风筝”一词逐渐演变为纸鸢、纸鹞等风筝的统称。盛唐时期,随着造纸术的普遍应用,风筝才开始流传于民间。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多种类,扎、糊、绘、放技术已具相当水平。明清两代是青州风筝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历朝历代的名城重镇,放风筝已成为青州民间的一种节令性民俗活动。晚清至民国初期,青州城里、北关、东关、南门里等地方相继出现了多家专门制作风筝的作坊,而且这些作坊通过相互竞争,使风筝的种类不断增多,扎制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乱等原因,青州风筝逐渐走入低谷。
鲜明的地方特色
  令人欣喜的是,自潍坊举办国际风筝会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工会、团委、体育、教育等部门齐抓共管,风筝队、风筝协会相继成立,青州风筝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在潍坊第一届风筝会上,由青州风筝作坊传人和民间艺人扎制的两只风筝就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王老说。
  王老从1992年开始就带队参加风筝会。“1992年是第九届风筝会,从这一年开始举办潍坊风筝大赛,青州首次组队参赛,便以腰节直径60厘米、长240米的巨型龙头蜈蚣震惊全国风筝界。”
  王老至今参加了26届风筝大赛,亲眼看到青州风筝取得的累累硕果:连续26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有29只风筝获“创新风筝”一等奖,两名队员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终身制“潍坊风筝明星”称号。
  在王老眼中,青州风筝之所以取得如此卓著的成绩,与本地风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分不开的。
  “青州制作的风筝有青州八景风筝、历史名人风筝、名山风筝、土特产风筝等,无论到哪里放飞,都特别引人注目。”
  王老忆起有一年河南开封在潍坊风筝大赛上发现青州风筝很有特点,特邀青州队参加河南省首届风筝比赛,漯河市工会主席发现放飞的青州风筝后,连连赞叹:“原来光知道潍坊是国际风筝都,现在才发现潍坊的风筝在青州啊!”
  王老说,潍坊作为国际风筝都,是全国风筝四大流派之一,它的风筝基地和风筝产业链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对青州风筝来说,良好的竞技性能、精湛的扎制工艺、频繁的交流活动已成为潍坊风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
创下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青州总工会的办公室里,摆着两张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这是我市风筝艺人杨云胜和马庆华获得的。
  2003年,杨云胜扎制的“眼镜王蛇”风筝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风筝称号,这只软体风筝长293.8米,面积882.41平方米,重达123公斤,在风筝会上,放飞性能良好,获得了创新一等奖;
  2006年,风筝艺人马庆华一人放飞43只风筝,创造了一次放飞风筝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
  细数风筝的种类,青州的龙头蜈蚣、硬翅、软板等传统风筝及立体、软体等现代风筝,在国内名列前茅;最大、最长、最多只风筝具世界领先水平;千米蜈蚣、子母龙、无横担龙、九龙归一、中华巨龙、百猴闹春、戏剧大舞台、民族大团结、天女散花、金陵十二钗、巨型立体“魔毯”、“新二十四孝”、“三叶虫”、潍鸢遨太空等风筝及夜光风筝,均在潍坊风筝史上熠熠生辉。
  令人骄傲的是,青州风筝已飞出国门,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等欧美国家成功放飞。
  “法国的龙风筝都是青州的。英国人说中国的风筝是传向欧洲的一项重大科学发明。美国航空博物馆就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就是中国的风筝’。”王老谈起这些时,脸上荡漾起自豪的神态。
  而让王老更为自豪的还不止这些。近年来全国举办的三次风筝理论研讨会,青州总是以唯一一个县级市被特邀。王老参与创作并发表在《中国风筝》杂志的七篇论文都获了奖。
  “青州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是她托起了今天的青州风筝。青州风筝就像一只雄鹰,冲出祖国,冲向世界的蓝天。”王老又在希冀着来年的风筝大赛了。

26连冠颁奖典礼

天安门前放飞

中央电视台采访

世界风筝锦标赛

第三十四届潍坊风筝大赛合影

青州电视台采访

青州风筝与吉尼斯

  青州是风筝的发祥地,青州人与风筝有着不解之缘。潍坊风筝的三项吉尼斯纪录有两项是青州所创造。2003年青州风筝艺人杨云胜扎制的“眼镜王蛇”风筝,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风筝称号。这只“眼镜王蛇”软体风筝,长293.8米,面积882.41平方米,重为123公斤。经过专家实地考察、验收,吉尼斯总部正式批准该风筝为世界最大风筝。2006年,风筝艺人马庆华一人放飞43只风筝,创造了一次放飞风筝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项目参赛标准要求是;一人放飞风筝;风筝距手3米以外;单线牵拉一个风筝;放起的风筝必须在天空飘舞30秒以上。同时具备这些条件才能计算数量。经世界吉尼斯中国地区总代理认证官现场认证,马庆华成功放飞43只风筝,成为当今世界一次放飞风筝最多的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以上两项被请到央视《吉尼斯之夜》节目参加颁奖和节目录制,央视4台为些做了专题录制《走遍中国走近潍坊》并对海外播出。

⑴世界吉尼斯最大风筝
⑵吉尼斯世界同时放飞43只风筝
⑶吉尼斯颁奖
⑷与吉尼斯世界记录颁奖人员合影

青州风筝细解

  青州是东夷文明的发祥地。有着厚重深邃的文化积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风筝是一项有深远影响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青州风筝,已成为了潍坊风筝杰出的代表,而追溯风筝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可以说青州风筝丝毫不愧于中国风筝发源地的美誉。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青州是中国风筝的发祥地。《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斫木为鹞,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这是有史料记载的第一只风筝,也是中外风筝界公认的最早的风筝。据考证,鲁山即今潍坊所辖青州西南一带。
作为风筝的发祥地,青州风筝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东汉之前,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从史籍记载来看,风筝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这虽与主张“兼爱、非攻”的发明者墨子的初衷相违背,但客观上起到了使风筝得以流传和发展的作用。这期间虽无民间放风筝的记载,但韩信等人对风筝的结构和用料作了较大改进却见诸很多史料。直到五代时期,李邺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发出“筝”一般的响声,“风筝”一词逐渐演变为纸鸢、纸鹞等风筝的统称。盛唐时期,随着造纸术的普遍应用,风筝才开始流传于民间。
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多种类,扎、糊、绘、放技术已具相当水平。明清两代是青州风筝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历朝历代的名城重镇,放风筝已成为青州民间的一种节令性民俗活动。晚清至民国初期,青州城里、北关、东关、南门里等地方相继出现了多家专门制作风筝的作坊,而且这些作坊通过相互竞争,使风筝的种类不断增多,扎制水平不断提高,并在北美小雷音寺东侧举办过民间风筝比赛活动。但从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乱等原因,青州风筝逐渐走入低谷。
自潍坊举办国际风筝会以来,由于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工会、团委、体育、教育等部门齐抓共管,风筝队、风筝协会相继成立,青州风筝又重新焕发出生机,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主要的户外活动之一。在第一届风筝会上,由青州风筝作坊传人和民间艺人马庆璋扎制的两只风筝就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为此刊登在《国际风筝会快报》封面。1992年第九届风筝会开始举办潍坊风筝大赛,青州首次组队参赛,以腰节直径60厘米、长240米的巨型龙头蜈蚣震惊全国风筝界,现已连续二十六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有二十九只风筝获“创新风筝”一等奖,两名队员被潍坊市人民政府授予终身制“潍坊风筝明星”称号。如今,青州的龙头蜈蚣、硬翅、软板等传统风筝及立体、软体等现代风筝,在国内名列前茅;最大、最长、最多只风筝具世界领先水平,并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千米蜈蚣、子母龙、无横担龙、九龙归一、三十六龙、十虎六龙、中华巨龙、中国龙、吉祥龙、百猴闹春、戏剧大舞台、民族大团结、天女散花、金陵十二钗、眼镜王蛇、巨型立体“魔毯”、潍鸢遨太空等风筝及夜光风筝,均在潍坊风筝史上煜煜生辉;潍坊风筝明星、黄河风筝大师杨云胜扎制的龙头蜈蚣也曾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等欧美国家成功放飞。
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青州风筝现已具备竞技性能良好、扎制工艺精湛、不断创新发展的特点,并已成为潍坊风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目前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