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四)
经信局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科学发展
本报讯 (经信)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会召开后,市经信局召开局机关动员会议,并就“改进作风,提升服务”进行了专题交流讨论,对做好系统科学抓作风建设、推进工业经济改革发展提出了四项举措。
加强学习,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引导干部职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与建设“五强四宜”城市相适应的全新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式,立足当前工业实际,破解发展难题,以思想的大解放、工作方式的创新和科学的投入,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弯道超车”。
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企业重点。该局积极组织开展全员“调研月”活动,围绕全市17个主要产业及产业链,选派机关骨干带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梳理现状和应对之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助力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机制,领导干部带队定期深入企业、项目现场办公,帮助企业定规划、上项目,深入抓好各级优惠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提高工作执行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该局明确工作分工,严格首问负责制,不推诿扯皮,实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在局窗口深入开展“两集中、两到位”活动,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落实“六公开”制度,进一步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纪律约束,努力营造亲商营商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正风肃纪活动,严查工作纪律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发现有违反工作纪律和公务纪律、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问题严重的严肃处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和企业家交朋友,做企业家的知心人,带头在全市上下形成亲商营商的优良发展环境,为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农业局深入田间地头“炼”作风
本报讯 (崔福森)市农业局党委紧紧围绕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转变作风,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全市农业生产。
创办农民田间学校指导科学种田。深入各镇街创办田间学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目前,全市建成农民田间学校13所,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30多个、种植管理新技术30余项,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0人以上、农民12000多人次。
实地调研,编印农业生产技术资料。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问农情,先后编写并下发了《2017年青州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棉花早春播种技术意见》、《花生生产栽培技术意见》等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组织种姜大户、加工企业赴昌邑市考察学习大姜种植、加工技术,并制定《青州市大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深入农田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编制并发布《病虫情报》4期,指导病虫防治。
开展“为民服务乡村行”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指导。落实一线工作法,指导全市农业生产。先后在高柳、益都等镇街组织“为民服务乡村行”活动,培训农户750人次,发放农药经营告知明白纸1500份、种子备案明白纸1000份、《潍坊市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条例》2900本。
人社局强化作风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
本报讯 (时晓虎)市人社局紧紧围绕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深化窗口作风建设,强化为民服务,积极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使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实现“大提速”。
实行申报告知,公开办理流程。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摆放退休事项一次性告知单,列清办理所需材料,明确申报时限,不让企业和职工多跑腿,迄今已累计发放告知单2900多张,涉及退休职工15000余人次。依托局网站专栏、微信公众号,公开退休审批流程,及时更新相关政策,方便群众了解和监督。
坚持关口前移,节约办事成本。对申报退休的职工,坚持“先参保、后享受”的原则,要求审批前先行补缴社保欠费,避免群众因为社保缴费年限不够、达不到退休条件而重复跑腿;针对特殊工种退休大批量、高频率使用原始档案的实际情况,与档案管理部门积极优化借阅流程,采取职工个人核实信息、两家单位集中交接档案的方式,让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已为130余人次办理了借、还档手续,共借阅档案850余本,既避免了档案在个人手中流转造成的隐患,又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坚持资源整合,促进科室联动。整合系统内科室资源,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工作手续,明确要求不该开具的证明坚决不开、能取消的环节立即取消;将原来的“劳动事务代理人员数据库”和“社会保障信息平台”进行绑定,实现各科室在信息上共享、业务上联动、职能上补充,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运作,使办事效率提高60%以上。

义务劳动常态化促作风建设持续转变
为积极引导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黄楼街道以“办实事、树形象”为主题,组织全街道200余名机关干部进行义务劳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近日,黄楼街道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对黄大路路面及路两侧绿化带进行彻底清理,以实际行动美化街道环境。据了解,黄楼街道将每周组织一次义务劳动,将义务劳动常态化,持续改变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助推“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图为义务劳动现场。 刘铠铭 张丹丹摄
益都中心医院着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本报讯 (董波)全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立即行动起来,召开动员大会,层层传达会议精神,进行专题部署,明确医院及科室在作风建设中的责任,通过专题学习、讲党课、警示教育等教育活动,促使干部职工在对比中找差距,从思想上找根源,从而转思想,进而转作风。
着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强化教育。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和卫计局党委关于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医院成立了工作小组,制订了符合医院实际的实施方案,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举办管理知识培训,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二是完善制度。针对“四风”问题和“庸懒散”表现,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追究问责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解决一些科室部门和个人组织观念淡薄、职业操守差,服务意识弱、群众口碑差,担当意识弱、精神状态差,创新意识弱、发展能力差,实干意识弱、办事质效差等突出问题,制订了职工请销假制度和学习制度,有效推动能力素质提高、行政效能提速、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水平提质、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形象提升。三是加强督查。建立健全督查工作机制,采取集中检查、重点抽查、个案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全院作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浓、执行能力不强等“庸懒散”方面的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
积极创新医德医风考评和督查机制。该院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加强医院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创新医德医风考评和督查机制,落实医德医风查巡制度,制定了医务人员医疗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及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向社会公开设置意见箱和公布监督电话,利用医院网站、院报、门诊电子屏幕等形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