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民)青州不断完善机制措施,力促卫生计生融合,推进“健康青州”建设。
在王府街道健康科教馆,人们可以通过人体奥秘、危险因素认知、四大疾病解读、健康急救等9个展厅26个板块,充分了解健康生活习惯、疾病危害与防范等知识。
除了建设健康科技馆,青州还充分发挥“村村响”大喇叭、计划生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栏及各级媒体作用,对疾病预防控制、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利益导向政策进行宣传;组织实施好“健康青州,服务民生”和卫生计生“百场文艺演出下乡”等活动,制作百米健康长卷,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讲堂,提高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为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青州不断健全完善医疗卫生计生体系,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991个,开放床位5006张。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市、镇(街道)、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青州还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扎实开展老年人查体、中小学生查体、适龄儿童免疫接种、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免费牙齿窝沟封闭防龋等公共卫生项目,健全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努力打造医疗水平高、创新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先后荣获“山东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称号;高标准通过了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专项督查和潍坊市基本公共卫生绩效、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考核。
青州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实行统一供养
本报讯 (闽轩)为改善镇级敬老院特困人员的生活环境,提高特困人员供养质量和服务水平,青州对所有镇级敬老院进行整合,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实行全市统一供养。
青州市原有6处镇级敬老院,多为老学校、老供销社改造而成,大都存在消防设施不达标、环境脏乱差、供养生活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一现状,青州市专门投资5600万元,将原青州市第三中学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建成一处高标准的三星级敬老院。潍坊市下拨专项资金500万元补助资金,为敬老院的改造提供专项资金保障。一期工程改造三幢楼房、三排平房及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11500平米,改造后可容纳550名特困供养对象。二期工程规划新建三幢公寓楼、改建三幢公寓楼,建筑面积13000平米,可容纳650名特困供养对象。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重视软件建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2名责任心强、关爱老年事业、有爱心、有一定技能的医生、护士、安保、电工、厨师和护理人员,并进行了岗前培训。为每个老人间购置配齐了衣橱、电视、沙发、被褥等生活用品。做好搬迁前的沟通交接工作,提前与相关镇政府及敬老院进行联系沟通,摸清了每位特困人员的个人信息、病例史、特殊生活需求等,并逐一建立了档案,为特困人员的服务管理提供了依据。
目前全部完成了6处镇级敬老院420名老人的合并搬迁工作,实现了全市特困供养对象的集中统一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