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海南游记
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又是一年高考时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游记

  

  为实现多年的夙愿,去年年末,与老伴启程南行。乘火车,相继游览了九江、桂林、海口、三亚、广州。在游览祖国南方山、水、林、田、壮阔南海、沙滩风光的同时,也感受了那里的风土人情、旅游经济。并随手写了几首打油诗。
初进海南
  历经多日的九江、桂林、阳朔游览后,乘火车驶向海南。饱览广西的优美山水后,12月3日傍晚,列车驶过雷州半岛来到海边城市湛江,由此渡琼州海峡,进海南岛。这里陆海相接,空旷清净,植被茂密,是祖国大陆南端有名的军港。轮渡码头,巨大的渡船不断吞吐车辆、乘客。人来车往,装卸不停,船鸣车动,进出有序。整座码头热闹繁忙。笔者好奇地感受了人在车厢内进船渡海过程:
车过琼州海峡
夕阳映野海面红,长龙下海水不涌。
探望车外作响处,巨舰接岸海陆通。
左舷火车进船腹,右舷汽车列队行。
底层货物上层人,一船能容十万兵。
进出同步两不误,吞吐只需一刻钟。
平静海水起浪花,汽笛悠悠船身动。
巨轮犁海劈波行,杯水未冷琼崖停。
若是当年有此舰,解放海南不待风*。
  *1950年4月,解放海南岛时,解放军依靠极其简陋的木帆船,欲渡茫茫大海在海岛东西两侧登陆,须借风力推动船帆。4月的南海罕有北风光顾。为等待有力北风的到来,十万大军、四百多艘木船,集结在南海北岸等待了多日。
  12月3日晚,车到海南,从海口下火车,众多拉客者争抢出站人员,4人围住我们老俩,大有不跟其走决不罢休架势。执勤公安上前解围方得以乘上公共汽车。驻海港附近的“军港招待所”,蚊子袭人,难以入眠。
海口市滩涂
  次日早,逛海口农贸市场,日用品基本是从大陆运来的,粮油食品也多由外地运来。多种鱼虾,鲜活灵动。时令鲜果,带叶叫卖。多种小吃摊点、大排档餐厅无处不在。与老伴在大排档中食粉儿、炸糕、麻辣汤。饭后顺滨海大道游假日海滩,观轮船进出海口港、南海军用码头、海口市容,食全国闻名的文昌鸡。
  海口市西高东底,新修的街道行人依稀,两旁不知名的树木茂密婆娑。虽是隆冬时节,但街道上仍鲜花盛开草木葱绿。南国气候确实冬无严寒。来自北国的游人,可切身感受祖国疆域的宽广博大。
拜清官
  历史清官海瑞的墓园坐落于市区西郊的高处,呈南北长方形,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经多次扩建后占地17亩。199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园内有明朝万历皇帝敕封的“粤东正气”石牌坊、华表,园内两侧建有“杨廉轩”、“不染池”、“清风阁”、“正气亭”、“海瑞<上疏>原文碑刻”、以及明清两代知名人士“颂扬海瑞的碑廊”等,石砌主墓置园陵中间,墓前高立石碑、海瑞石雕坐像。石铺甬道直通海瑞像前。陵园四周栽植高大古榕树,胸围都在八米以上,气根贯地,枝叶伸展,株株单棵成林,遮天护地,整座园陵绿草茵茵,庄严肃穆,足以使每位入园者肃然起敬。
  拜毕陵寝,随手写下了:
吊海瑞
  华夏大地五千年,历代传承出清官
  海南海口有海瑞,敢说敢为屡直言,
  针砭时弊上民意,忧国忧民不畏险。
  办学减赋惩腐贪,为民除害昭冤案。
  太师之子亦斩杀,世人皆呼海青天①。
  指责皇上行弊政,备好棺材上宫殿②。
  三贬三谏请民命,为国为民冒死谏。
  力张正义屡下狱,为昌国运仕途艰。
  卅年操就巡抚事,三品大员察江南。
  母寿只沽二斤肉,留得俸银捐孤残③。
  七十三岁仍巡检,死后家无棺材钱。
  属下含泪捐资殓,草席裹尸故里还④。
  世上忠良多磨难,民富国昌思圣贤。
①当代皇帝的首辅太师徐阶,权倾朝野。其子徐瑛,在老家鱼肉乡里,霸占民田,强占民女。民女家人状告到华亭县衙。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徐瑛厚礼,杖毙民女家人。时任应天巡抚的海瑞,出访途中闻知此事,查明真相。冲破重重阻力,将徐瑛、王明友断然处斩。而后,交还官印、脱帽而去。
②明世宗朱厚熜晚年走火入魔,不上朝,不理政,招募术士在后宫设坛炼丹,祈福求寿。曾有两位大臣先后上书规劝,皆被其杀头,众臣皆不敢再劝。时任户部主事的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买好棺材,将家眷托付给朋友,然后上呈《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不理朝政,生活奢华,耗费资材……嘉靖皇帝阅后十分恼怒,让宦官即刻抓捕海瑞,休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回道:听说海瑞上疏之前知道自己是冒犯死罪,已买好棺材,与妻子作了诀别。看来他是不想逃跑的。闻听此言,皇上随口说:此人可与比干相比!朕可不是商纣王。于是将海瑞关进监狱,免其死罪。不久在朋友的保举下,官复旧职。
③海瑞任职浙江时,老母寿辰。海瑞不声张,不告属人,自己买了二斤肉在家为母祝寿。事后被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讥笑为“母寿只沽二斤肉”。
④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七十三岁的海瑞死于南京右都御使任上。其时,他的妻、子、女皆已亡故。身边从属见其住所用葛布做帏,竹器做椅,破床、旧被,家无余钱,竟连贫穷的书生都不如,不禁潸然泪下。纷纷凑钱为他办理丧事。其遗体运回家乡时,海岸站满了穿白衣、戴白冒的百姓,沿路曾受其资助的祭拜者络绎不绝。
海口大排档
  可能是潮湿气候原因,海南岛海口市的居民早上不愿在家吃饭,而是聚集到驻地附近的饮食大排档餐厅用餐。
  大排档餐厅,名义上称厅,实为三面通透的大敞棚,不透风的一面是厨房操作间。厨房里的厨师多为女性,天不亮即开始忙碌。所用的米、面、疏菜、鱼、虾等食品原料,多由供应商黎明送货上门,以保证原料新鲜。棚内设有几十张餐桌、坐凳,供就餐者使用。
  7时许,顾客陆续涌入,排挡内所有工作人员都紧张忙碌起来。厨房内,排风扇呜呜作响,灶膛内炉火通红,十几位掌勺师傅各显身手,根据前厅工作人员送进的客人订单,煎、炸、烹、炒、炖一刻不停。无论多少人前来就餐,几乎都是逐一单独炒做。湿热的天气,厨房的蒸汽,炉火的高温,紧张的忙碌,使厨师们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服务人员不停地穿梭其间,接待顾客,整理卫生,传递订单,传送饭菜……·
  湿热的气候,使海南人,尤其是田间劳作的男人,四五十岁以后,子女长大成人,家庭已无经济负担,便逐步退出劳作舞台,转入休养享乐人生。早上起床,拿把蒲扇,沿自己熟悉的海边、公园漫步一圈后,来到大排档,要上一份自己喜欢的米粉儿,或是汤面、炒面,或酸辣汤、麻球、炸糕、包子……边吃边与邻居、老友谈天气、谈饭菜质量、谈岛上见闻。悠闲地慢慢进食。早饭后,拉张躺椅来到椰子树下,泡壶茶叶,听收音机播送地方戏曲。或几位老友凑在一起,谈新闻、谈经济形势、谈物价、谈子孙、谈住地变化……悠哉悠哉打发时光。
  当地人讲:由于这里气候、饮食、卫生、劳动环境、生活条件等原因,人的寿命比北方人短。六十岁以上的老太太常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头则很少。于是逐渐形成了“四十岁前拼命挣钱,四十岁后养生休闲”的生活传统。
  海南几乎没有工业,多种生活物资都需从大陆运去。岛上虽雨量充沛,泉水众多,但这里喝的瓶装纯净水都是从大陆运去的。服装、家具食品等也由广东运去。过去海南人仅靠种粮、打渔、采摘水果维持基本生活。近几年国内外众多旅游、经商人员进入岛内,旅游、交通、商业、餐饮服务、建筑行业迅速兴起。青年人大都进入到这些新兴行业,有的跑到广东打工,既干净、轻松,经济收入又高,致使下地种田者日益减少。上一代种稻、种木薯、打渔的海南人,如今大都进入休息养生期,新一代年轻人不愿下田被日晒雨淋,致使许多稻田荒芜,杂草丛生。这里的夏天酷热、潮湿,蚊虫肆虐,年纪大的人们不再下田劳作,闲下来又无工副业项目可做。经商、导游又不是这些人的传统,于是,干脆闲下来喝茶、打牌,消磨时光。少部分下地的中老年妇女,多是早上、傍晚简单地种点蔬菜,管理原有的果树。种地人少了,这里的大米、肉类、蔬菜、海产品、水果价格都比大陆高。椰子10一个,香蕉3元一斤,橘子3.5元一斤,大米3—6元一斤,猪肉15—20元一斤。
感受三亚
  12月5日早上,由海口东站乘高速火车前往三亚,火车三十分钟一列。沿途草木丛生,油绿茂盛,山川相连,列车忽而钻山,瞬间跨河,向南疾驰。两个多小时到达三亚。下车时烈日当空,晒得人皮肤生疼。出车站未及踏上汽车,顷刻间便大雨袭来,无闪无雷,只有雨帘落到椰子树上的哗哗声。空中白茫茫雨雾一片,街道很快变为流水的渠道。路边的树木、楼房都被笼罩在弥漫天地的雨雾中。使每一位初到三亚的游人陷入湿漉漉困境之中,无奈的领略“暴雨打芭蕉,耳皆噼啪声”的情景。好在三亚市区多为“半靠山岭,半面海。北高南底,水无害”的斜坡地形,地面流水快速流向大海。为时不久,大雨又像来时那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只是天空的雾气仍挥之不去。冬季的三亚天气,仍像北方的六月,说变就变。
  三亚,中国南海边新兴的旅游城市。东西南三面环海,北靠五指山。海岸线长达209公里,大小港湾19个,黎族人老家。有美丽的海水、海滩、椰林、风情、田园、温泉、岩洞等十大旅游资源,是中国唯一热带海滨旅游城市,世界上热带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享誉海内外的国际性热带海滨旅游城市和度假胜地。土著居民依山靠海建草房,以渔猎为生,有的以船为家。即使是木板搭成的居住房屋亦呈倒扣“船”型。至今北方人少见的多种海产品,这里的市场上琳琅满目,鲜活灵动。沿路椰树上串串果实,垂挂树干周围。一株株粗大古榕树气根连地,遮天蔽日,形成一处处单株丛林。带有鲜明特征,身着黎族服装的妇女,挑着新鲜的橘子、菠萝、甘蔗路边叫卖。市场上各种鲜活的海产品,在水中蠕动。讲好价钱后,当场为你加工烹饪。
  三亚这座西汉时设县,1984年改称三亚市的古老城市,改革开放后,旅游逐步成为这里的主要经济产业。国内外的旅游者、经商者、投资者、建设者纷纷涌来。据当地官方统计,至2015年底,三亚这座地级市的74万人口中,外来居住人员有15.63万之众。若加上未申报居住的临时打工人员,其数量更加庞大。这些外来人口中尤以东北人居多。在旅游服务、饮食服务、开店经商、交通运输等行业中,东北人唱起了主角。三亚人称他们“东北军团”。在街上随处都能听到东北话。淘金者的到来,带动了这里的社会活跃,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引来了大量候鸟式游客。冬天刚到,经济条件好的东北人,便飞来海南租房过冬。外来人口的增加,使这里的房租价格扶摇直上。年末旅游高峰时,普通双人间标准住房,日出数千元尚难以租到。旅游经济的刺激,使这里的宾馆、饭店日益增多,档次越来越高。地上的、水中的样式不断翻新,带动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
  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三亚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就业机会,土著人坐收渔利,外来人经营发财,游客吃住方便,候鸟人居住享福,一举四得。南国三亚正在迅速崛起。
  来到三亚的第二天上午,直奔最能代表海南景象的天涯海角。
  位于三亚市西南角的天涯海角,是海岛的最南端。这里,海水、沙滩紧靠山峦。一望无际的南海,蔚蓝平静,礁石点点。壮阔浩渺,碧波连天。船帆游曳,海天相连。海边沙滩,细沙绵绵。游人如织,留恋其间。浪推沙拥,吻人脚面。岸边葱绿,椰树连片。叶臂伸展,摇向大海。此情此景,笔者喜吟:
天涯颂
碧海白帆接蓝天,沙滩绿树围海岸。
海面粼粼艳阳照,壮阔南海更浩瀚。
游人连袂逐细浪,搭肩接踵笑语欢。
波涌推岸频频至,浪花亲吻少女衫。
椰树欲牵海浪手,奋力斜躯向海边。
礁石窥出其中意,笑眯双眼脸成团。
古来荒岛流放处,今日顽石亦挣钱。
人道南海有观音,吾看神人在北岸。
鹿回头
  海南岛的鹿回头,是耸立于南海之中的险要山峰。它北边一线与陆地相连,东、南、西三面都是陡峭山岩,峭壁下是波涛翻滚的南海。山体上下岩石突兀,细流涓涓。祥云罩顶,海风习习。草木葱绿,终年不衰。榕树敦壮,单株成林。独径盘桓,绕山贯顶。一双双恋人,携手踏径上山,演绎山中蕴藏的动人故事:
  很早以前,五指山的石猴,历经千年修炼,吸收天地精华,孕育成当地猎人。这天他在山间追逐一只梅花鹿,相距不远,却总追不到。翻山越涧,穿密林,涉河流,紧追不舍。傍晚,来到了南海边的陡峭山崖上。疲惫的梅花鹿,见崖下碧海连天,波涛汹涌,前无生路,后有猎人,无路可逃,便转身回头,面向猎人,伏卧在地,眼含泪珠,显出一副可怜神态。猎人见状,顿生怜悯之心,扔下弓箭,抱住鹿颈,抚慰鹿身,为其包扎流血的伤口……
  远途追逐的劳累,久未进食的饥饿,使人、鹿相依昏睡。梦中猎人隐约听到观音菩萨的绵绵忠告:“天生万物,相依相存,生灵有命,慈悲为怀。收下她吧,生命无量……”黎明醒来,身边躺的竟是一位美丽少女。猎人欣喜不已,少女温文甜蜜,二人牵手下山,入住岩洞,捕鱼,耕种,采摘野果,繁衍子孙,形成了海岛的黎族一脉。
  后来,这座美鹿回头成亲的山峰,被传为黎族人祖先发祥地。鹿回头的称呼连同美丽的传说,在海南人中广为流传。至今,青年男女相恋相爱,都来这里效仿先人,盟定终生,拜祖祭宗,祈求佑护。延续当年的回头情。
  为延续这段美好故事,不忘根脉,祭祀祖先,传承历史,守望家园,黎族人雕凿了巨大的石雕,安放在当年人鹿相会的山头,供后人瞻仰。
回头情
孤峰昂然立海中,巨浪拍岸崖不动。
上岛举目到南极,榕树成林斑竹青。
仙鹿登岛回头望,引来少年一片情。
开天辟地拓人寰,荒岛由此五谷生。
神人相遇传奇事,引出黎族脉一宗。
今日海岛成闹市,后人争颂回头功。
                   李俊三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