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首届中国多浆(多肉)植物展记
□本报记者 郭庆滨
通讯员 刘芳芳 刘慧娟
前不久,在青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多浆(多肉)植物展,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泰国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6家知名多肉企业和组织参展。
光是名字,就够人如痴如醉了——花月夜,十二卷,姬玉露,小红衣,霜之潮等等。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跨景天科、菊科、番杏科等五六十个科。在10000平方米的展厅内2300多种“小鲜肉”、“老鲜肉”云集,“肉欲横流”美不胜收。这些身量小巧,样貌呆萌,品种繁复,再加上易于养活,宜室宜家,迅速拥有了大票“肉友”。据悉,本次展会共接纳专业观众和游客6万人次,实现交易额6200万元。
精品云集,一株价值几十万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分为形象区、特装区、标展区和精品展示区四个部分,其中精品展示区的多肉主要以番杏、十二卷、仙人球、景天类为主,每棵都是精品。各种缀化、变异、杂交展品琳琅满目,惊爆眼球;多肉老桩造型、主题组盆千姿百态,极具艺术感,最受观众喜爱。
在精品展区一棵价值三十万的万象在本次展会中荣获金奖。据它的主人骨灰级玩家蔡德龙介绍,万象生长周期慢,繁殖难度大,一般长到成株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这棵获得金奖的万象株形大、纹路美、窗面大、叶子矮、状态完美,非常珍贵。同样获得金奖的还有泰国仙人球系列,它们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斑锦、石化、龟甲等奇特变异,让人领略了多肉植物的多样性。精品展区参加首届“花都杯”多肉组合盆栽大赛的选手更是创意百出,“雪里乾坤”、“一鹿(路)同行”等作品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中西合璧,外国客商“牵手”青州花农
韩国缪斯园艺是前来参展的众多外国企业之一,为了参加此次多肉植物展,它们特地精挑细选了生石花、莎维红、白闪冠、艾格尼斯玫瑰等50多种公司特有的多肉品种,让“多肉迷”们大开眼界。
除了韩国缪斯园艺、清潭多肉、四月天等公司,日本多肉植物研究会、泰国仙人球协会等专业组织都将本国特有的多肉品种在展会中进行了展示。“月亮河锦、黑玫瑰、黑蔷薇、紫晶是我们公司的几个特优品种,这次我们带着公司的宝贝来到花都青州进行展示和交流,一方面是寻找更广阔的销售市场,一方面是寻求更有利的合作伙伴。”韩国清潭多肉山东省负责人于长秀说。
据了解,以本次展会为平台,20余家外国参展商已经和本地多肉生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通过这次展会,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多肉品种,并且我们已经成功和韩国清潭多肉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准备引进韩国的多肉新品种。”青州七彩多肉植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天学说。
“小肉”做成“大”生意
青州是全国花都,自然能出更多“美肉”。目前,青州市多肉种植面积达110万平方米以上,多肉种植企业、农户500余家,拥有多肉品种超过1000余个,规模量产的品种100多个,年产多肉植物7亿多株,年产值20亿元。青州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和培育基地。
火爆的市场,直接催热了青州多肉种植大棚。“走量越来越大,好品种不够卖的!”从去年开始,许多多肉种植户明显感觉生意好了。黄楼街道夏落店村安海宝介绍到。
多肉植株体量非常小,一个平方米就种植100多株。“按现在的市场,跟普通的花卉、绿植大棚相比,(种植多肉)同样面积产生的效益要高出10倍以上。”安海宝说,他的一个大棚去年净赚就达8万多元。
多肉植物消费基数非常庞大,销售量还在继续增长,现在多肉植物的生产更加趋向于标准化、工厂化。“本次展会就是为生产商、销售商、电商搭建一个平台促进多肉植物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从业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拉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本次展会负责人王新国说。
此外,为了配合多肉的迅猛发展,青州本地的电商企业也异军突起,实现互利共生、融合发展。目前青州花卉专业电商达440家,几乎都有涉及多肉植物的销售,多肉植物的线上销售额达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