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人文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人文

第3版
翰墨青州

第4版
翰墨青州

第5版
风筝会特刊
 
标题导航
■神话世界 古城青州(33)范仲淹“荒政”
赵明诚在青州的墨迹
青州古桥连载(七)
《文化青州》征稿启事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古桥连载(七)

  

奇特的桥上桥
□本特特约撰稿 李俊三

  青州城北高柳镇东朱鹿村西有座“鹿鸣桥”。此桥巨石构成,5孔石墩石板桥。高1.5米,长8.1米,宽3.4米。跨北阳河。初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称“侯母桥”,连接当地东西大道。此大道是渤海南岸所产鱼、虾、食盐外运的重要通道。鲁中、鲁南的运盐车马大多经这里跨越北阳河。平安年代,运盐的车马、骆驼、挑夫络绎不绝。历经多年车马蹍踏,风吹雨涤,桥残破不堪,桥两端道路通行艰难。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村民陈士同、陈一同、陈铄等人及寿光人士郭守詵、牟堃倡导重修。朱鹿村民及益都、临朐、章丘、博山、淄川、临淄、长山、新泰、莱芜等地盐商积极响应,捐“京钱六百余千”。重修后改称“鹿鸣桥”。为记载重修之事,民众特镌“鹿鸣桥碑记”石碑一通,立于桥头。(碑文附后)。
  原桥低矮,过水量小。后来石桥重修时人们又在原桥上依样叠加5孔石桥,使桥增高1.5米,增加了桥梁过水量,方便了通行,形成桥上桥景观。至今残桥仍存在北阳河中。
  无独有偶,同样在北阳河西水曲村原有石桥一座,低矮、单薄。2015年,在北阳河改造时,人们又在水曲桥原有石墩平板桥上叠加一层,形成桥上桥结构。双层桥面倒映河中,如水中楼阁。
附:
鹿鸣桥碑记
  盖闻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可以常情拟也。青郡北五十里有朱鹿村,旧有候母桥,盐运要津也。历年之运,渐就倾圮,并桥东道石崩摧,与行不便,里人窃议修之。奈两功举兴,役巨费多,故屡议而事不果。幸有寿邑郭公守詵、牟公堃,经朱鹿街过溪桥,目击心伤,慨然倡议,邀里人陈公一同等董其事。遂募盐商车户,冬春间得京钱六百余千,朱鹿近村亦醵金相助。由是鸠工庀材,视前规更阔大之。而东道之难通者,并砌以石长阔数十尺,横亦五六尺,缔造经营不数月而功告峻。嘱予作文以誌之。予观夫桥则焕然,道则坦然。倡修者得永终誉,监理者大慰众望。是所谓非常人之作非常之事,而成非常之功也。予不能文,聊为述厥,颠末勒诸贞珉,复名其桥曰鹿鸣,亦缘朱鹿起义耳。是为记。
  郡廪生潘晓东撰文
  邑庠生郭崇九书丹
  峕
  大清光绪一十四年岁次戍子清和月上浣
  糓旦
  领袖:陈士同 陈一同 陈 铄
     郭守詵 陈 银 陈振徳
     牟 堃 郭延龄 陈汝滨
  益都盐号 博山盐号 临朐盐号 临淄盐号 寿光盐号 淄川盐号  莱芜盐号 长山盐号 章丘盐号 新泰盐号 官台盐号运盐车户每包捐钱二十文
  本庄计地每亩捐钱一百文
  住持道人:邢至宽
  窑  匠:郭兆友
  石  匠:刘建功 刘建寅
 

鹿鸣桥  摄于1983年

水曲后桥  摄于2016年11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