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张晁的故事
夜的随想
仰天槐香
黑龙守渊颂
抒情的菜园
夏唇轻启的五月
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晁的故事

  

  张晁是一个人名,又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说她古老,是因为她历史悠久。说她文明,是因为张晁村民一代又一代和谐乡里、团结好客、艰苦奋斗、培养了一批批共产党人。既是人名、又是村名的村庄,在青州当地并不多见。
  先说说张晁,我小时候听母亲讲过关于张晁的故事。没有人知道他生在哪朝哪代,又死于何年何月何日。他是个大财主,腰缠万贯,又节约地要命。有一天,他背着粪篓去拾粪,碰到一个要买芝麻的商人,“大爷,您知道这村里面谁家卖芝麻?”张晁说;“我家有点儿。”商人说:“有点儿是多少?我买三百斤呢。”张晁说:“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商人跟着张晁回到家里。张晁打开了西屋那三间仓库,哟,一屋全是芝麻。商人怔怔地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商人买好了芝麻要走。张晁却杀了鸡蒸了馍非留商人吃饭不可。恭敬不如从命。商人吃肉也吃馍,张晁却吃高梁煎饼,里边夹了一根葱叶。还不住地用手沾一点唾液,沾地上掉下的芝麻粒吃。他咬一口煎饼往下抽一下葱叶,煎饼吃完了,那根葱叶儿还完好无损。这就是张晁的人品。也是张晁村人多少代人传承下来的习俗。
  再说说张晁村,从青州沿着309国道向东20公里,路北边有一个石碑:沈家庄。从沈家庄向北一公里就是我的家乡——张晁村。张晁村一百多户,不足千人,算不上是个大村,“三多”却是出了名的。一是湾多,全村大小湾十三个,面积约二万多平方米。为啥这么多湾?还得从张晁说起,据说他家养九十九头牛。有一天,长工们到湾里饮牛的时候,一数是100头。怎么多了一头?张晁知道了这事,说:“谁家的牛跑来了,快把它赶走。”第二天,长工们饮牛的时候,重新一头一头地数,忽然,他们发现了一头大黄牛:两个颊上系着一块红绸子。长工们举起了鞭子,鞭子还没落下;那头牛就一阵风似的朝西南方向跑了。从此,张晁家里逐渐败落。这事是真是假暂且不提,张晁给牛垫栏挖了十三个大湾却是事实。张晁村人聪明,靠湾吃湾。他们在湾边栽了杨柳树,在湾里养鱼、虾,种莲藕。一走进张晁村,水波荡漾;很是美丽壮观。二是美女多,也许是因为湾多水多的缘故,女人是水做的,是水滋养了女人。张晁村的少女,一个比一个漂亮,那眉眼儿,那樱桃小口儿。一个个亭亭玉立,就像那湾里的荷花。不是仙女,胜似仙女。三是本村亲戚多。张晁村的女人俊是出了名的,许多外村子的小伙子羡慕。如果没有本事是娶不到张晁村的女人的。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女孩子都不愿离开村,嫁给了本村男人。
  近几年张晁村变化更大。道路硬化了,环境干净了。厂子多了。楼房多了。汽车多了。还起了集。我每次回家探亲,心情特别亲切,温馨,激动。儿时的伙伴闯满了屋。纷纷向我讲述村子里那些动人的故事。邻居德三叔给我炒菜、打酒。西邻居王大妈给我背来了大葱。就连刚刚懂事的小朋友也都跑来看看我这个“城里人”。我的心里甜甜的。每逢往回走,大家都恋恋不舍。送出老远老远。伴随着浓浓乡情一路走向城里。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召下,今天的张晁村人更加意气风发,奋发有为,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撸起袖子加油干,演驿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张朋圣)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