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4版
翰墨青州
 
标题导航
文明之花灿烂开放
校企合作谱新篇
过麦
云门酱酒赋
山东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招聘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麦

  

  青州人管收麦子叫过麦。
  割麦子,大多是男人们的活。天刚麻麻亮,村里的壮劳力就都齐聚到地头,只见他们把老棉袄一扒,大裤衩子一挽,两庹长的披(Pei)布腰中一扎,黝黑的脊梁逞倒三角形状,再配上手中那把溜光锃亮的镰刀,像极了出征的勇士。
  割麦子是一项把技术做成艺术的庄稼活,是力与美的再现。俩人一个畦田,一人四眼麦子。头镰居左,负责打麦约子,后镰居右,负责捆麦个子,前后相距一个麦个子的距离。
  前腿弓,后腿蹬,腰背弯,身仄楞。割麦子的头镰,第一步先得连根拔起两把麦子打麦约子,左右手分开,均匀拤住麦穗头一别,左脚一蹬把一把约子一分为二,接着一侧歪,拿麦根底部朝脚底用力一甩,把土摔尽,根部不能散,往地上一铺,右脚踩住麦穗头,迅速割好一把麦子放在麦约子上,再用脚踩住,不至于麦约子散开了。准备利落,正式开镰。伸左手把麦子攥成一把,拤住了麦子向外翻,麦子根部逞一斜笼状,右手拿镰刀,拿捏好分寸,平拖,后甩,状如白鹤晾翅又如弯弓待发,“嚓啦”一声,一把状如扇面的麦子就拤在了手中。如果一把攥得太满,就得迅速拿一根麦秸一缠,不至于把麦穗掉在畦田,再弓腰弯背割第二把,割完三把算一个过程。左手满满的一把麦子,由三个小扇面组成一个大扇面,右手拿镰把儿在这一大扇面底下轻轻一探,镰头一勾,扭回头反转手,穗头朝里扇面朝外,稳稳的准准的翻扣在麦约子上。如此这般,割三把麦子后再打下一个麦约子。紧随其后的下镰也是如此作为放好三把麦子,六把麦子各逞扇面各压空隙,捆麦子的时候,把镰把儿往六把麦子上面一放,紧接着,左右手分前后各攥一把麦约子根部,左膝盖一跪一顶,一手固定,一手绕转两圈,镰把儿翻转一扣一别,一个麦个子就这样紧密无间的团结在麦约子中心了。右脚顺即轻轻一挑,麦个子自然顺畦,保证压不了玉米苗。这样打得麦个子绝对结实,装车卸场保准不掉穗,打场的时候一手扯住别住的那一头轻轻一拉,麦约子自然散开,不费吹灰之力。不由得你由衷赞叹:劳动人民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啊!
  割麦子,一旦人多容易较劲,这时你从后面放眼望去一溜排开的一个个黑黝黝汗晶晶的脊梁,躬身踏步,缓缓移动,没一个人直腰偷懒,前头望,麦浪如金海涛涌;后面看,麦个子像潜伏的斗士,那情景才叫一个壮观呢!十点来钟,三百米的畦田就割到地头了。他们把麦个子一摆,拿披(Pei)布一铺,往上一躺,吃着孩子们送来的自家园里的鲜黄瓜,大碗喝着炒糊米汤。一溜溜麦个子像卧藏着等待冲锋的士兵,齐刷刷的麦碴就是真正的板寸。拔麦约子的闷闷声,脚底甩土的噗噗声,夹杂在镰刀断麦的沙沙声里,好一曲割麦子的交响乐。
  麦子上了场,历经反复暴晒,挑个火红日头的正午开始打场。用碌碡和老式脱粒机打下来的麦子粒糠不分家呀,得扬场。扬场,更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先得把麦子打堆,找一个微风和畅的早晨,俩人搭伙,没有第三者。一人扬场甩簸箕,一人打堆耍木锨,两人对腚,互不照面,簸箕身边一架,木锨铲着混着糠的麦子一卡,迎风甩簸箕,麦笼如月牙。一个阶段后,扬场人拿扫帚掠去麦笼边的长柴短棒,供锨人抓紧重新打堆,就这样俩人说着闲话,打着鞅,吵着嘴官司。动作机械,姿势优美,各人顾各人,互不干涉,但又恰如其分,配合得天衣无缝,一切都刚刚好,直叫坐在一旁等着嚼面筋的孩子们来欣赏一场游戏一场梦。
  终于下来新麦子了,娘先馇顿新麦子黏煮,再摊顿新麦子煎饼犒劳一家老小。新麦子黏煮得趁热喝呀,喝一口,大嘴唏溜着,热汗头上直冒,粗瓷大碗转悠着,一直暖到心底;新麦子煎饼拿凉开水一泡,滴两滴老陈醋,啃一口辣疙瘩咸菜,保准不闹肚子不生病,一气吃个肚儿圆。当年洪武大帝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也就这感觉吧。
  过麦的情形渐行渐远了,对过麦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唉唉唉!越来越深……挥之不去,渐远渐浓。   (刘心亮)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