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州北部的杨家营村首次召开抗日动员大会,动员抗战,救亡图存。杨家营村是出烈士和参军人数最多的村。一门三英锦旗系中共益寿县人民政府所授,三英即赵大章、刘爱德、赵大本,刘爱德系赵大章之妻,赵大本系赵大章之弟。刘爱德女士仍健在,今年99岁,精神矍铄。1945年,因赵氏一门有三人投身革命,铁心抗日、矢志救国,事迹感人。益寿县县长赵治安亲授锦旗,褒奖赵家三英烈。
赵大章,化名杨明,男,1921年生,1938年入党。十三岁在青岛日本人开办的华新纱厂做童工,十六岁参加救亡团工作,开始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由于时局多变,根据上级安排,回乡任杨家营村党支部书记,做了大量党所安排的工作。先后任益都第七区清救会书记,博兴县组织部长,沾化县委组织部长,渤海工商局监委等职,1941年至1942年期间,曾在当时的渤海军区(山东军区前身)任教导长一职。建国后,1951年在省财政厅工作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人民大学政治经济系。后历任羊口工商局监委,山东省烟酒局秘书科长,山东省税务局主任,山东省财政厅监察专员,处长,昌潍工会办事处主任兼党组书记,昌潍专区经委副主任等职。1964年曾作为全国总工会干部代表在北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毛主席及中央领导亲切接见(见合影照片)。文革期间,赵大章同志受到不公正待遇,强加给许多污蔑不实之词,身心受到极大伤害,被遣返到农村老家劳动,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1978年含冤离世。
刘爱德,女,1919年出生于益都县北阳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便对封建礼教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在本村进步力量的影响下,在其丈夫赵大章的带领下,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在担任村妇救会主任期间,面对鬼子的刺刀毫不畏惧,为了革命先后痛失一子一女,1956年因病从山东省财政厅税务局机要科的岗位上退休(后离休),是杨家营村唯一健在的抗战老干部。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七十周年胜利勋章。如图所示。
赵大本(1925—1991),男,1938年任本村儿童团长,1939年—1940年任益寿临广四边县抗日根据地秘密交通员,1941年到清河区脱产参加革命,化名杨华,曾任侦查员,救护队队长,野战医院院长等职,参加了1943年的反扫荡斗争,1944年在攻打利津县城的战役中下额被日军刺刀刺伤,他退出民舍后,扔掉手中日式手雷炸死了舍内的三名日军,保护了伤员的生命安全。1945年10月随杨国夫带领的第七师从乐陵换冬装挺进东北,参加了山海关战斗,奉命护送伤员回山东后转入地方工作,任益寿临广四边县医疗大队大队长,解放后任益都县人民政府卫生股股长,益都县张孟公社卫生院院长,何官公社卫生院院长。1991年去世。 (德广 立志)
.jpg)
1964年赵大章出席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训练班时留影,照片前排(左三)是赵大章
.jpg)
赵大章
.jpg)
刘爱德
.jpg)
赵大本
.jpg)
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章
.jpg)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