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庆滨)灾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党员干部靠在一线,全力抢修道路,目前受毁主要道路已恢复通车。
灾情严重,公路险情重重
持续强降雨积聚的汹涌洪水奔腾着、肆虐着,无情地摧毁着公路网,全市境内道路遭受严重水毁。尤其是西南山区,王仰路、下逄路、孙胡路、五文路、张横路等多条道路损毁严重,交通中断。经初步统计,青州市农村公路上共损毁桥梁71座、涵洞23座,冲毁路基128.4公里,冲毁路面12.8公里,冲毁护坡530处,挡土墙32处。本次降雨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积水严重,形成山洪,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暴洪灾害,公路中断,交通受阻。“生命通道”告急;五孙路、海岱路、博临路多处塌方滑坡,人车滞留;王仰路、孙胡路等主要道路多处塌陷,沿线50多村庄与外界失去联系……
主动作为,迅速应对险情灾害
灾情发生后,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19日晚局长刘全林同志亲自带队连夜赶赴受灾现场查看道路水毁情况,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抗洪抢险应急工作,成立抗洪抢险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筹指挥调度县乡水毁道路救援工作。根据道路损毁情况,局成立了6个工作组,由局领导班子成员领队,分别进行道路受损统计、重点水毁道路抢修和主干道清障维护工作。
众志成城,全力抢通灾区生命线
抢通是第一要务!面对灾情、险情,市交通运输局干部职工不等不靠,第一时间组织技术力量,调用挖掘机、装载机等抢险机械35台套,携带抢险工具赶赴灾情现场,排查灾情,处置险情,抢通道路,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不分昼夜全力抢修。在全面做好抢险工作的同时,周密部署,及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水毁灾害普查小组,对全市所有道路进行拉网式排查和技术鉴定,全面掌握了水毁第一手资料,也为下一步做好灾后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交通路政及养护工作人员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排除路障水患,对危险路段落实专人监控,对隐患桥梁采取限载通行,并在危桥、险路路段设置警示标志、警示桩1000余个,为全市抗洪救灾行动提供了交通运输上的安全保障。
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不断传来:20日9点,五孙路、海岱路恢复通车;22日早,五文路、下逄路石虎隧道南主路面抢通;中午,孙胡路、张横路恢复通车;下午17时,随着受损最为严重、路线最长的王仰路抢通,市交通运输局仅用66个小时就实现了受灾生命线的全面抢通,为后续救援清除了障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沿线居民的高度赞扬。
尽心竭力,灾后重建共谋新篇
灾情发生后,面对现有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弱、遇到险情极易发生重复损毁的现象,市交通运输局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在进行灾情核实、信息上报的过程中,对水毁公路和桥梁进行超前规划和安排,做到数据真实、信息详实、上报及时。同时根据核准的公路灾毁状况,按照轻重缓急,委托相关设计单位立即开展损毁公路、桥梁规划设计,指导乡镇政府完成乡村损毁公路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