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庄:党群干群联动 全力生产自救
本报讯 (邵宣)连日来,邵庄镇全体机关干部划片包村,全部下沉到抢险救灾第一线,抢修道路、加固塘坝、修复供电供水设施,党群干群联动,全力开展生产自救,抗洪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防汛大堤党旗飘。我是党员我带头,大家跟我一起上。8月21日下午13:40,在南王孔水库大坝上,峱山社区党员干部黄元刚、郭本忠正在与南王村干部一起加固水库大堤。暴雨中大坝被冲出一条深10余米、宽6米多的一道大沟,且库容持续增加,大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及时消除险情,该村支部书记聂国银迅速组织起40多人的新时代党员突击队,扛起鲜艳的党旗,你一掀我一镐,加固堤坝,组织拉运渣土50余车填平深沟,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本色,彰显了社村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貌。
危难之际见真情。南文登村不等不靠,灾情发生后紧急召开支部会议,迅速组织开展灾后帮扶重建。及时清理村内道路。社村联动,干部带头,党员靠前,抡起铁铣,推起小铁车,搬运废石块,装车外运,干的热火朝天。即便全身脏水,满脸是汗,也全然不顾,无一人喊累叫苦,一上午时间就将村内大街小巷全部清洁干净,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消除主干道路安全隐患。8月23日,社村干部又组织挖掘机、铲车、翻斗车等10余辆,利用一天时间将五文路3处冲毁路段全部紧急抢修完毕,保证了道路安全通行。同时,安排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农田被淹和冲毁情况,逐地逐块巡察,详细记录,据实上报灾情,帮助村民拔打受灾保险救助电话。据统计,这次暴雨共造成该村房屋倒塌30余间,道路冲毁5000余米,农作物受灾500多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由于措施得力,洪灾中人畜无一伤亡,受到全体村民一致好评。关键时刻,南文登村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见证了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真情。
独手撑起一片天。“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大灾大难面前就应该冲在前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前河村支部书记申金山说。8月19日的一场暴雨让邵庄镇前河村100多户进水,水、电、网络全部中断。为尽快修复正常供水,8月23日16:00,申金山独自跳入齐腰深、水流湍急的河道中,检查淹没在水中的输水管道受损情况,一边用残缺的左手压住与水管搅在一起的铁丝网、树根杂草,一边用右手紧握剪刀一下一下剪除杂物,将水管从“大疙瘩”中分离出来。申金山在河中弯腰工作的场景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站在岸上的该村群众纷纷朝他竖起大拇指:申书记为民办事好样的!据申金山的女儿介绍,近几天申金山一直靠在救灾第一线,每天都到受灾户家中跑好几趟,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自己家被淹的东西还泡在水中,就连自己被冲入河中的轿车也还没来得及处置,他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饭随便吃几口就又投入到救灾工作中……。截至8月23日20:00,前河村供水、供电、网络等公共设施全部恢复正常运行,进水农户积水基本清理完毕,受灾群众恢复正常生活。水毁道路修复、水淹物品晾晒等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申金山在抗洪救灾中冲在前面,真正践行了一名村支部书记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党员本色。
庙子: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本报讯 (魏奉祯 王洪明 钟艺)肆虐的洪水,冲毁了美好的家园,却冲不垮爱的堤坝。紧急抢修、连夜清淤、消杀防疫、互助清淤……连日来,在庙子镇的山乡间、广阔的田野里,干部群众奋起自救、重建家园的动人旋律频频响起。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灾情面前,灾区党员干部带领着群众持续奋战在一线,不惧艰险、自力更生、积极自救。一股股暖流激荡着灾区人民的心房,所到之处,呈现的是受灾群众互帮互助的感人画面,奏响的是干部群众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奋进之歌。支部领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在庭院,房屋已经基本清洗干净;在街道,铲车正一趟趟运送着淤泥;在安置点,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备好;在村落,消杀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受灾群众不等不靠,以昂扬的斗志自救互救。每一处洪水肆虐过的地方,都描绘着大家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画面……
8月25日,在东张村,村两委调集两台大型机械在紧张施工。据村支部书记崔文礼介绍:东张村共有三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反沟、乔子两个自然村的进村桥梁被洪水冲毁,前几天水大无法施工,这不,洪水一退,我们先购进大型水泥涵管在河中铺设,上面用渣石填埋,先行解决群众出行问题。
在西茂峪村,一条住着6户人家的胡同,被泥石流掩埋1.5米深,这6户人家家中进水门口被堵。大雨一停,村支部书记郭恒波就调集挖掘机挖掘,用小型三轮翻斗车清运淤泥,经过两天的紧张施工,清运淤泥500多方,村中没有受灾的群众自发来到这6户村民家中用小推车帮助清运出家中淤泥,村民有装车的,有负责往外推的,每个人紧张有序的忙碌着。部分妇女帮着把被洪水浸泡的衣物拿出来晾晒。村妇女主任付梅之说:“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我们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信心更足了。”
在朱崖、殷公井、圣峪口、岸青、横栏、桃行村……有的在垒砌堰墙,有的在整修房屋,广大群众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自救互助,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重建之歌。
东夏:防汛抢险中的“桃园红色堤坝”
本报讯 (王蕾)8月18日起,受台风“摩羯”、“温比亚”影响,东夏镇辖区内持续出现大风、强降雨过程,加之上游泄洪等因素影响,导致该镇受灾严重,位于镇区中心南部的桃园村有房屋倒塌、重要出村路损坏60米、200多个姜井坍塌,有的姜井中还存有生姜,群众损失近百万。
反应迅速,行动果决。19日暴雨如注,村党支部书记贾维宝召集村两委成员,对村内及田间的排水情况进行了全面察看,发现存水量较大的地段,他扛起铁锨凭人力开凿排水沟渠。他带领干部逐个到前期排查出的危房户家中,苦口婆心做通群众工作,将他们转移至村委办公室,最大限度避免村内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侵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来,贾书记说:“四五十年没见过这种场景,第一反应就是村里贾文松、刘文明两家的房子不安全,得赶紧想办法让他们搬出来,千万不能伤着人。”
愿舍小家,只为大家。贾书记自8月20日凌晨1点起,就靠在村西受灾严重的田间一线,但他家中受灾也十分严重,两个姜井全部坍塌,16000斤生姜全部被埋,损失至少5万元,可以说今年几平颗粒无收。但贾维宝牢记,肩上挑着桃园村全村的重担,没有一点时间留给他抢救自家田地。就这样,贾书记和村干部们夜以继日的忙碌着,看到有些比自己年长的村干部身体吃不消,他组织村民代表、小组长实行轮班制,劳逸结合,如此,参与救灾的精力会更加充沛,也更有秩序。轮班本意味着贾书记可以回家睡一觉,但他放心不下群众的田,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接着又投身到救灾工作中。
一面旗帜,一把火种。在贾书记的感召下,村内党员不论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受灾程度轻重,纷纷自掏腰包,为在一线救灾的村干部群众送水、送物。“村里当官的为了我们这么拼命干,也没空回家,我这年纪大了帮不上他们,就给他们送点水来”老党员贾文东说。在大灾面前贾书记将全村村民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筑成一道无坚不摧的“桃园红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