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子镇灾后重建 再现美丽家园
本报讯 (实习记者周雪 通讯员魏奉祯 王洪明 钟艺)金秋时节,一湖碧水,群山迭翠,国家4A级泰和山黄花溪景区山水交融的画面甚是美丽。而景区所在地的庙子镇也是处处呈现出绿意和生机。然而,近一个月前,不论是泰和山黄花溪景区还是镇域内街道乡村,都因洪灾道路桥梁被毁、房屋受损,遍布淤泥、垃圾、杂物,受损较重。好在该镇灾后积极清理整治和恢复生产重建,很快再现生态宜居好环境,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再现美环境。自8月19日的持续暴雨肆虐,引发山洪裹挟泥沙而下,而仁河水库水位一再超警戒线直至溢洪。山洪,溢洪,致使庙子镇仁河流域受灾严重。8月19日下午,紧邻仁河水库的庙子镇圣峪口村成了一片汪洋,房屋受损、道路被毁,水上飘浮了很多杂物垃圾。8月20日,待积水刚退,庙子镇便组织开展垃圾清理和灾后防疫工作。镇村党员干部及全体村民用挖掘机、铁铲、扫帚清理路面淤泥、废弃物品、杂物等灾后垃圾。同时,村中住户也自发清扫自家房前屋后。将垃圾聚堆、用铲车装车运走、最后洒水冲洗,经过两天的努力,村庄又恢复了昔日的干净整洁。因水库库面水位持续上涨,上游的大量枯枝、塑料瓶等垃圾被冲至圣峪口村库面,水面上淤积漂浮着成片垃圾。镇村两级组建专业队伍分批次打捞垃圾,经过近3天的努力共清理水上垃圾约2吨。另外,该镇还组织小分队赴各村开展卫生大检查,全面清理主干道乃至村民房前屋后的垃圾。同时该镇还组织镇卫生院防疫人员深入各村,指导居民群众做好房屋内外环境消毒从而保障卫生安全。
重建好家园。循着一阵挖掘机声,笔者来到庙子镇东张村。村党支部书记崔文礼告诉笔者,东张村共有三个自然村组成,其中反沟、乔子两个自然村的进村桥梁被洪水冲毁,前几天水大无法施工,这不,洪水一退,我们先购进大型水泥涵管在河中铺设,上面用渣石填埋,先行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村民岳茂刚家的楼房后半部分地基被洪水掏空,全靠圈梁支撑着,十分危险。一家有难,全村帮忙,村里的壮劳力十几个人自发的来到他家,一天的时间将掏空的部分用石块垒起来,用水泥沙浆充填好,保证了岳茂刚家的房产安全。
在西茂峪村,一条住着6户人家的胡同,被泥石流掩埋1.5米深,这6户人家家中进水门口被堵。大雨一停,村支部书记郭恒波就调集挖掘机挖掘,用小型三轮翻斗车清运淤泥,经过两天的紧张施工,清运淤泥500多方,村中没有受灾的群众自发来到这6户村民家中用小推车帮助清运出家中淤泥,村民有装车的,有负责往外推的,每个人紧张有序的忙碌着。部分妇女帮着把被洪水浸泡的衣物拿出来晾晒。村妇女主任付梅之说: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我们重建家园的信心更足了。
庙子镇还对仁河堤岸、沟渠、道路等水毁灾害点及时重建恢复。至9月初,再走进庙子镇时看到这样一幅美丽画卷:山青水碧的景观,干净平整的道路,绿树环绕的村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美好。
益都街道灾后安全生产紧抓不放
本报讯 (李莎莎 王晶 刘福庆)为保障灾后重建顺利进行,益都街道将灾后安全生产紧紧抓在手上,突出重点、细化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安全检查、应急准备,为灾后重建保驾护航。
责任落实到位。签订《灾后安全生产责任书》100多份,逐级落实56个村社安全巡查、11个大社区总体督导、10余个职能部门行业指导安全责任,做到“管行业必须抓好安全生产,抓经营必须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细化56处安全生产网格职责,将安全教育、设备投入等一并纳入考核,逐级落实分管人员、班组长、具体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形成“横向覆盖、纵向到底”的格局。
检查落实到位。实行各村企全面排查、街道专项检查的方式,以建筑房顶、用电线路等为重点,对房屋、河道、企业等全面检查,突出检查北阳河等2条河流、五保户和困难户房屋以及油气灌装和化工企业,坚决不留情面、全面发现问题。目前已检查房屋1000余间、企业60多家。建立问题台账,专人督导、现场检查,整改线路安装不理顺等隐患60余件。
应急准备到位。建立《安全应急总体预案》及《农业灾害应急专项预案》等方案,明确农业产业、水利工程等10余项应急体系,组建大棚防灾、河道加固等技术应急队伍300多人、准备车辆30余辆,确保拉得出、冲得上、防得住。实行机关干部取消节假日、村和社区灾后安全日报、各单位应急值守等制度,要求街村干部24小时通讯畅通、狠抓重建安全,确保隐患“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抓早抓小抓苗头”。
青州农商银行“三出一惠”助力帮扶村灾后重建
本报讯 (李永欢)青州市庙子镇北后峪村位于青州西南山区,紧临牛角岭,平均海拔420米以上,全村有居民362户。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8月19日的暴雨引发了北后峪村严重的洪涝灾害,导致该村倒塌民房10间,道路损坏2300米,包括主干道在内的多条道路出现塌方或被淤泥掩埋,桥梁垮塌1座,饮用水管道断裂350米。
快速反应“出物资”
按照青州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部署的要求,青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富第一时间对接北后峪村委,了解具体灾情,从解决村民急需的饮水、饮食、住宿、卫生等问题入手,全面推开救灾工作。首批向北后峪村提供面粉400斤、面条100斤,方便面、矿泉水若干。积极与庙子镇党委沟通,服从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调度,保证物资发放井然有序,措施跟进有条不紊。青州农商银行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救灾工作,与1190名北后峪村民们携手同心,共同铸就起抗击洪灾“最强堤坝”。
实干担当“出人手”
为充分了解受灾情况,李全富董事长先后4次来到北后峪村,深入受灾一线,现场查看灾情。8月28日,潍坊市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陈卫东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亲自到北后峪村考察调研,就供水、通讯、路基桥梁等基础设施恢复提出建设性意见,为进一步的帮扶措施提供遵循。
该行从灾区实际出发,迅速组建驻村帮扶力量,组编以庙子支行员工为主体的“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主动放弃午休和周末时间,帮助该村农田排涝、街道清淤,为灾区带去紧缺的生活物资的同时,逐门逐户登记受灾服务台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以实际行动帮助灾民恢复信心,赢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发动全员“出钱款”
8月24日,该行组织召开党委会,研究制定支持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具体措施。以青州农商银行党委的名义,向全行发出爱心捐款倡议。倡议书发出3天时间,为北后峪村募集捐款409720元。其中,10万元来自于行总部拨出的专项资金,309720万元来自于员工捐款。该笔捐款转账至庙子镇政府账户,定向用于北后峪村的修缮道路、桥梁等设施以及房屋严重损毁房屋的重建。
结合自身职能
实行“利率优惠”
调研发现,该村574亩农田被洪水冲毁掉,很多农田都经过了几代人开垦,面对农民恢复生产的长远需求,该行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村民提供信贷支持,视受灾程度进行利率优惠,直至基准利率。目前,已以通过贷款“绿色通道”向16户村民发放信贷资金270万元,为农户节省利息2.7万元。同时对受灾原因形成的贷款逾期或不能正常归还贷款本息的,尽早办理展期手续或无还本续贷,及时为客户延续信用。除此之外,该行积极向北后峪村倾斜创业贴息贷款额度,目前已办理创业贴息贷款2笔,金额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