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预防(15)
6、冶金行业工伤预防工作重点关注的职业性危害有哪些?
冶金工业生产中主要的有害因素有高温、强辐射热、粉尘、一氧化碳和噪声等。
(1)高温和强辐射热。在冶金生产中,矿粉的加工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环节都属高温作业,因此较易发生中暑。灼热的物体辐射出的大量红外线易引起职业性白内障。
(2)粉尘。在生产中,从井下开采、运输、破碎到选矿、混料、烧结等环节都有很高浓度的粉尘,长期接触会导致尘肺,多为硅肺。
(3)一氧化碳。在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为30%左右,故在接触煤气的岗位,如不注意防护,就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4)其他。空压机、风机、轧钢机等发出的强噪声,易引起职业性噪声聋;由于接触火焰、钢水、钢渣、钢锭的机会较多极容易发生烧灼伤;接触高温辐射的工人中极易发生火激红斑、色素沉着、毛囊炎及皮肤化脓等疾患;由于高温作用,肠道活动出现抑制反应,使消化不良和胃肠道疾患增多,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比一般工人高。
7、机械行业工伤预防工作重点关注的职业性危害有哪些?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中,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可引起磨工尘肺。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人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炽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严重时会引发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很高;用酚醛树脂等作黏合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氢;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及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均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工伤预防(16)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等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也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变。铸造和锻造作业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限、手指外伤的较多。另外,金属切削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危害。
8、生产性粉尘可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1)尘肺。长期吸人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害。
(2)粉尘沉春症。叹人某些金口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一定量时,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3)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
(4)呼吸系统肿瘤。有些粉尘已被确定为致癌物,如放射性粉尘、石棉、镍、铬、砷等。
(5)局部作用。粉尘作用可使呼吸道黏膜受损。经常接触粉尘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粉尘堵塞皮脂腺,可使皮肤干燥,引起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浑浊。沥青在日光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6)中毒作用。吸人的铅、砷、锰等有毒粉尘,能在支气管和肺泡壁上溶解后被吸收,引起中毒。
9、粉尘综合治理的八字方针是什么?
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八个字,即“革、水、密、风、管、教、护、检”。
(1)“革”:工艺改革。以低粉尘、无粉尘物料代替高粉尘物料,以不产尘设备、低产尘设备代替高产尘设备,这是减少或消除粉尘污染的根本措施。
(2)“水”:湿式作业可以有效地防止粉尘飞扬。例如,矿山开采的湿式凿岩、铸造业的湿砂造型等。
(3)“密”:密闭尘源。使用密闭的生产设备或者将敞口设备改成密闭设备。这是防止和减少粉尘外逸,治理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4)“风”:通风排尘。受生产条件限制,设备无法密闭或密闭后仍有粉尘外逸时,要采取通风措施,将产尘点的含尘气体直接抽走,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管”:领导要重视防尘工作,防尘设施要改善,维护管理要加强,确保设备的良好、高效运行。
(6)“教”: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知识,使接尘者对粉尘危害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工伤预防(17)
(7)“护”:受生产条件限制,在粉尘无法控制或高浓度粉尘条件下作业,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8)“检”: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专家提示】
有下列疾病者不宜从事粉尘作业:活动性结核病、严重的上啐吸道和支气管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或胸膜病变、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10、生产性毒物可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毒物可作用于人体的多个系统,表现在:
(1)神经系统。铅、锰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炎。震颤常见于锰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肿。
(2)呼吸系统。一次性大量吸入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长期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性肺水肿和肺炎。
(3)血液系统。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
(4)消化系统。汞盐、砷等毒物大量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血性肠胃炎。铅及铊中毒时,可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井有口腔溃疡、牙银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入酸雾,可使牙釉质破坏、脱落。四氯化碳、溴苯、三硝基甲苯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
(5)泌尿系统。汞、铀、砷化氢、乙二醇等可引起中毒佳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管综合征等。
(6)其他。生产佳毒物还可引起皮肤、眼睛、骨酪病变许多化学物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接触铬、铍的工人皮肤易发生溃疡,如长期接触焦油、沥青、砷等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甚至诱发皮肤癌。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引起刺激性眼结膜炎或角膜炎,严重者可引起化学性灼伤。溴甲烷、有机汞、甲醇等中毒,可造成视神经萎缩,以致失明。有些工业毒物还可诱发白内障。
11、综合防毒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消除毒物。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物或者低毒物,改革能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过程,改造技术设备,实现生产的密闭化、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作业人员脱离或减少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2)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对逸散到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工伤预防(18)
(3)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低于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4)加强对毒物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卫生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5)加强个人防护。在存在毒物的作业场所作业,应使用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毒面罩、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6)提高机体免疫力。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
(7)接触毒物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实行转岗、换岗作业。
12、常见职业中毒会出现哪些典型症状?
(1)铅中毒: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职业性铅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早期常感乏力、口内有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等,随后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食欲不振、腹部隐痛、便秘等。病情加重时,出现四肢远端麻木,触觉、痛觉减退等神经炎表现,并有握力减退。少数患者在牙服边缘有蓝色“铅线”。重者可出现肌肉活动障碍。腹绞痛是铅中毒的典型症状,多发生于脐周部,也可发生在上腹部或下腹部。每次发作可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另可出现中度贫血,有时伴发高血压。
(2)汞(水银)中毒:慢性汞中毒是职业佳汞中毒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汞污染较重的作业环境中逐渐发病。初起常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脱发等。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典型的“汞兴奋症”,情绪不稳、急躁、易兴奋、激动、恐惧、胆怯、害羞、好哭、注意力不集中。个别患者有焦虑不安、抑郁、幻觉、孤僻等表现。检查可见“汞性震颤”,严重者写字、吃饭、系扣等动作都发生困难。
(3)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有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昏迷,还可出现脑水肿、心肌损害、肺水肿等并发症。
(4)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急性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明显的头痛、头晕,出现意识障碍;或有明显的黏膜刺激症状,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等,重症者可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或“电击样”死亡。
(5)苯中毒:急性笨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起初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重症可出现阵发性或强制性抽搐、脉搏弱、呼吸浅表、血压下降、昏迷等,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最常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如心动过逮或过级,个别晚期病例可有四肢末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13、生产性噪声可分内哪几种?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称为生产性噪声。生产性噪声按其声音的来源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器转动、摩擦、撞击而产生的噪声。如各种车床、纺织机、凿岩机、轧钢机、球磨机等机械所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