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对标一流补短板加快动能转换构筑发展高地
本报讯 (王云鹤)经济开发区坚持“找参考、学先进、有针对、保效率”,扎实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达标行动,着力破解工业产业集群培育、高端人才引进、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的“瓶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效益。
精准寻标对标,取得发展“真经”。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前往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对接交流,深入借鉴政府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生产经营、生活休闲、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走好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三生三美”发展新路子;高端人才引进方面,学习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在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研发配套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先进做法,以现有的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积极“引凤还巢”,目前已引进3名院士和19名尖端专家,不断加快“院士生物产业园”“超同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进度;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以昌乐庵上湖村田园综合体为样本,汲取其推进农业合作、发展乡村旅游、高效农业带动等方面的营养,为辖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取得真经”。
加快动能转换,构筑发展高地。积极改造“旧动能”,全面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科技换芯、电商换市等“四换”工程,借助新松工程技术中心、山东超同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平台,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等高端设备和技术的推广运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造”转变;加快培育“新动能”,紧密围绕德骏电磁驱动、耐威智能航空、吉青化工863、科而泰重工等重点项目,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聚焦聚力加快项目进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集团军”,培育以中化弘润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大力支持中化弘润新上化工中间体和烯烃2个高端精细化工项目,形成“油头化尾”的格局,同时培育以汇强重工、青能动力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群的扩规提质,实现全链条化、集群式发展。
加强扶持引导,积蓄发展后劲。瞄准高端汇人才,鼓励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机构,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并由人才联络工作办公室借助青州在京商会、在浙商会等平台精准把握人才信息,激发故乡情怀,并提供科研经费、项目配套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召唤院士、泰山学者等高端专家回乡创业;依托资源育特色,紧密围绕《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依托农业、生态、养老、旅游等资源建立农业对外招商项目库,重点培育南石塔、王明、懒柳树、花桥张、于家、蔡家等乡村振兴专业村,努力做好大姜、黄瓜、辣椒、西葫芦等特色农产品;强化投入引“活水”,采用私人投资、社会众筹、政府补贴等方式,重点打造高柳红色文化基地和周家村农家乐采摘园两处田园综合体,以红色文化、孝道文化、书画文化等为主打,积极培育红色教育、旅游观光、书画学习、艺术品鉴、田园采摘等产业,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和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农村生态的优化和农村群众的增收致富。
邵庄镇以“项目带动”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邵宣)近日,在东虹博凯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水泥罐车、大型吊车等机械正紧张工作,车间钢构安装有序推进,现场一片加快建设的喜人场景。项目现场负责人一边指挥一边说,“目前,我们正增加人员、机械,加班加点赶工期,项目一期4个车间2个钢构基本完成、2个立柱正在安装”。
今年以来,邵庄镇坚持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全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根本措施来抓,狠抓项目洽谈、项目落地、项目建设三个关键环节,强化项目包靠,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1—9月份,该镇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61万元,同比增长40.2%;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1亿元、利润7.3亿元、利税8.5亿元,分别增长13%、41%和1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556位,较去年前进143个名次。
抓农业强基础。以重点项目为带动,青然农业、峪景风农庄完成水肥一体化建设,青然农业结合秋收新流转土地1000亩,峪景风农庄被评为潍坊高标准果树示范园;鹿鸣山庄完成猕猴桃、海棠沙果种植、阳光温室建设,永春山庄新植各类绿化树木2.6万株、巴哈赛道项目完成规划设计,金楸林业新增猕猴桃30多亩,文登淄河水生态项目租赁土地630亩、进场施工。
抓工业强筋骨。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旭旺工贸、豪格包装生产车间已建成,宏鑫新能源汽车项目设备安装调试,豪章工贸15万吨精密铸造、博睿包装医用无纺布、乾华高分子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沧海集团项目正调整规划,东虹博凯汽车4个生产车间安装钢结构。
抓创新增活力。与亚金联公司合作加快动能转换,英科医疗、中辰电力等企业新上智能化设备;组织九天强磁、建国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远大金属申报潍坊市企业技术中心,大森印刷申报潍坊市工业设计中心,27家化工企业压减到12家,新注册创业实体380家,豪章工贸与山东大学合作建设铸造技术研发中心。
抓民生促和谐。强化项目包靠,普通社区新服务中心、社区卫生院配套已建成,明德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南山村街巷全硬化,完成838户旱厕改造、6户危房改造任务,闫家等7个村完成村内自来水改造,92个村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南山大棚香椿等3个扶贫项目已建成;创新实施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年”活动,越级上访不断减少,全镇持续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