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街道扶贫四举措助农脱贫致富
本报讯 (郇超)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黄楼街道针对辖区的困难群众进行摸底、登记、分类,针对实际情况想办法、出实招、真扶贫,先后出台“四大扶贫举措”,取得了良好实效。
“点子扶贫”。针对思想不解放、“木讷疙瘩”的困难群众,街道统一组织到先进村进行交流学习,开阔视野,提升脱贫致富能力。先后安排六个村的代表70余人到东建德、迟家等村实地学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动员群众转方式、调结构,帮助农户增加土地经济收入。
“资金扶贫”。针对有想法、有思路、无资金的困难群众,街道积极协调农商行发放小额贷款,实行对口支援,并给群众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2016年以来,农商行为37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81.5万元,为企业发放生产贷款230万元;街道协调有关企业无偿提供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值15.2万元;为困难户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协调财政等部门投资760余万元对村内水毁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进行修复。
“技术扶贫”。针对有思路又能筹集到资金进行传统种植,但缺技术、效益低的户,街道积极联系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上门“一对一”服务,结合家庭人口、年龄、身体等情况,采取送政策、送技术的方式进行帮扶,动员其参加培训班,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种植水平,增加收入。2018年举办盆栽花卉种植等各类培训班4次,受训群众达400余人。
“项目扶贫”。通过广泛招商,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倾斜,先后争取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银瓜种植基地等十多个项目落户陈家村、卢李村等行政村,既帮助村级集体实现“造血”功能,又带动了500多人再就业脱贫致富。
东夏镇 精准扶贫多项发力
本报讯 (王文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为切实落实好扶贫各项政策要求,东夏镇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精准施策、迅速落实,采取多种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措施因地制宜。东夏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扶贫思路,突出精准要义,注重分类施策,借助优势资源,搭建就业帮扶平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结对帮扶积极落实。该镇迅速召开动员会,精准发力、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由镇扶贫办牵头,帮扶人员安装手机客户端APP,可以对全体帮扶干部和帮扶对象实时信息查询、人员筛选、地区定位、学习培训、入户签到、致贫原因及帮扶措施上报等,有效加强了对各扶贫户的情况了解,提高扶贫制度落实水准。
监督机制提高质量。东夏镇政府成立督察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牵头,监督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扶贫政策,压实扶贫责任,切实做到帮扶领导、帮扶人员、帮扶方式和帮扶责任“全覆盖”,不断增加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