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国地理学家从山层断裂处和地下淤积岩分析判断,远古时代整个地球上是一片汪洋的冰川时代。后来水退,在我们国家今天居住的这个地方露出了九块大陆,这即历代史籍中所记载的古九洲。按周文王在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理念,海岱中间的青州位于最先见到太阳的东方,为上首。秦、汉历代帝王祭天时为何不上近在咫尺的华山,而不远千里到最东边的泰山祭天封禅?其因即东方是五行中的上首,所以泰山才被历代帝王封为“五嶽独尊”。正因其故,北京、西安等历代古都的宫殿、庙宇、衙门,乃至山东青州古城东关北阁街的北阁子(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的行宫)也都是这个格式。左上首是青龙街,右下首是白虎巷,所以说按五行之说,青州不单是九洲之一,而是无可争议的九洲之首,此乃为五行学说给它的准确定位。但上古时的青州它只是一个地域概念,一直无自己固定的管理机构,直到战国时世界上出了个超级大国齐国国都临淄(百家讲坛王大伟教授)它理所当然的成了青州的第一个治所。秦代在此设临淄郡。到汉末曹操击败袁绍之子袁谭夺占青州(临淄)。后来前赵大将曹嶷见临淄地平而阔,易攻难守不利防御,便把青州、齐郡、临淄三级政府一块从临淄迁到了青州。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撤销临淄县,把益都从寿光迁到原东阳城的临淄县衙(今青州北关衡王府桥北头路东东方御园处),沿袭到近代益都县湖田以东的辛店、齐陵等公社,1964年全都划归淄博。
如外在众多史籍中都记载豫(河南)、冀(河北)以东至大海边,淮河以北到辽东半岛(含朝鲜)以南这块地区史上先后叫东聖神洲和东夷。自媒体获悉,前几年江苏泰州、淮安、徐州和河北黄帝战蚩尤的涿鹿辛集以及山东的潍坊、诸城、青州、寿光等市县都争抢“东夷文化中心”。但当时史学家认为泰州、淮安偏南而又早已进了吴越文化圈;而徐州、辛集又偏西,所以也不能称东夷中心。潍坊、诸城、青州、昌乐、寿光因史上一直为青州所辖,所以在2007年国家权威部门又组织海内外史学家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一致认定青州为“东夷文化中心”和发祥地。结果一定,当时的青州市领导王立胜、孙忠礼怕再起异议,便立即在市政府西南角,原神话艺术宫和马家庄子一带建起了“东夷文化标志园”以示念证。
还有因史上的辽东历代一直含有今天的朝鲜,加之秦皇多次派方士徐福到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岛去寻求长生不老药,而散布在东海的众海岛又挨近今天的日、韩,导致今天的日、韩对外宣称他们也是东夷人。特别是韩国,还扬言孔子和诸葛亮也都是韩国人。至此笔者认为,日韩史上一直是秦、汉、唐的辖区属国和势力范围。直至清代才成了日本的殖民地,现在又成为美国人胯下连部队指挥权都没有的国家。应该说,日、韩在地理上接近东夷,但与中国无半点联系。
说到青州,自然会联想到汉末青州的黄巾军。自黄巾造反后,朝廷调各路兵马前去镇压,最后只剩下最精锐的青州黄巾军。但在曹操的威胁利诱下也归顺了朝廷。后该部经过精减整训,操将其改为“青州兵”(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山东兵),操用青州兵向西打到乌桓,东至琉球,北到辽东(时含朝鲜),南至长江以北。它为曹魏政权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操的嫡系部队。曹死司马氏篡权后,青州兵解甲弃械敲锣打鼓而去。而司马氏感其忠义,不但不许阻拦,还赠路费,并命地方给予善待和照顾。
后来到了宋代,青州的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和清风寨的花荣、武松、鲁智深、孙二娘、杨志及后来的霹雳火秦明等众多头领在三山聚义打青州除掉慕容知府后,众好汉一块上了梁山,成为水泊梁山的第二战场和根据地。
到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末,山东和陕西的延安后来成了为我军取得政权的两大根据地。从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都调部队去填补伪满洲国投降后的空白。当时我军也从山东抽调七万八路军和四千地方干部开向东三省。同时党中央又令新四军北上和留守的二十万山东八路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华野),后该部先后打了孟良崮和临朐、益都(青州)等战役,最后,又攻克了济南府。而这时苏北、河南地区和皖东北的徐蚌一带是国共两军的交战中心。它北面是黄河,西面和南边是正在开往淮海的国军。于是我党中央便调战区东北方山东的华野,(淮海战役时改为第三野战军,后来的中国海军就是从三野诞生的)和山东民兵开进徐蚌战区。后来送粮支前的民工也部分的投入战斗。因该战双方伤亡很大,这些支前人员在关键时刻补充了我军的伤亡缺口。由于山东人民大力支援我军才战胜了八十万国军。接着三野又最先打过长江,从江阴攻进了南京的总统府。随之又攻占了大上海和福州等东南沿海地区。后来,陈老总说:“是山东人民用小车帮我们打了淮海送过了长江”,为此他对山东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山东是三野的发祥地。后来到了1954年,华东局在上海文艺汇演时,他特意对山东的节目作了更新。他把用山东方言说武松的“武老二”改成了山东快书,这样以后山东方言的快书,不仅说武松,什么内容的节目都可以用山东快书表演。同时,他还把山东的地方戏驴剧(用驴拉道具四处演出的业余剧团)改为侣剧。战争年代,在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市面上到处是“四季歌”“天涯歌女”,而在八路占领的各根据地则大兴铸大缸吕剧“小放牛”和“王小赶脚”。到1955年国务院简化汉字委员会简化汉字时“侣剧”的“侣”删去人字成了吕剧。同时,拉丁文也替代了国语拼音。还有这次汇演也让一曲“沂蒙山小调”冲出山东走向全国,至今成为流行歌坛久唱不衰的歌曲。晚年的陈老总对长子陈昊苏说:“长征时因病失去长征的机会,直到皖南事变任新四军军长后才担起了指挥大战的重任。你以后抽时间上山东去看望一下老区的群众,代我向他们问个好……”。那时因战争年代战事不断,条件恶劣,华野一直无固定的指挥机构,直到1947年2月解放益都进城后,华野各机关才有了固定的指挥机构。那时陈毅陈老总的华东局在今青州市府前的县前街东头,原东城墙里(今云门路西)的“清凉寺”(原益都剪刀厂),南边的江浙会馆(老商会)。康生的山东省委在天主教堂。华野在公园对面益都师范院内西北角操场边的几栋英式小楼上。这所有机关直至1952年朝鲜战争稳定后各留守机构才陆续撤走。日本投降后从胡林谷迁到铺子集的益都县委也进了城。在郑母的昌潍行署迁到尧沟不久,在成立潍(县)坊(子)市后不久,又迁到了潍县博古街(今潍坊市委处)。同时益都的尧沟连同周边七个村子也一块划归昌乐。
后来到了1996年,青州建市十周年,对古街进行修复和保护不久,陈老总之子陈昊苏来青州,在市领导陪同下先后参观了闵家庄、大官营和位于青州城里的华东局驻地(老商会这时已改造)遗址。在陈昊苏走后,当时的市领导为了弘扬红色文化旅游,发扬人们的爱国意识,在这些地方建立了标志性的纪念设施,以此让后人永远缅怀革命前辈的功绩和老区人民对新中国的贡献。 (孙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