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民生·社会

第4版
专版
 
标题导航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青州行
青州市“政协委员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活动”启动
青州中医药产业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看变化 找差距 促发展
何官镇开展“五进企业”活动 破解民企发展难题
多元化带动 创新产业园 建立项目库
多元化带动 创新产业园 建立项目库
青州市多措并举 巩固拆违治乱工作成果
王府街道四举措 打好环境保护攻坚战
东夏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助力品质城市建设
谭坊镇三举措 预防农作物越冬期冻害
开展林下可燃物清理 防火于未“燃”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青州行

  

 乡村振兴 人才是魂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一个人才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影响乃至改变世界。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农村人才外流很多,而流入农村人才却很少,存在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流失严重,外部人才不愿去、留不住等问题。“三农”工作队伍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本领恐慌等问题比较突出,与农村农业现代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新时代,如何在希望的田野上焕发更多生机与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是关键。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不断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使乡村人才接地气、留得住、有发展;要不断完善乡村人才激励关怀考核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既要从外部大力引进“精准”人才,掀起新时代“上山下乡”的新热潮,更要从内部大力培养“精准”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人才保障。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人才是魂,尤为关键。我们一定要在培育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让希望的田野焕发强大生机与活力。
庙子镇“人才回归”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魏奉祯 王洪明 潘忠超)庙子镇以全省“双招双引”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全镇人才工作新的“指针”和“动力”,在全镇范围内突出抓好人才工作、推进了乡村振兴。
打造“引”人才的好环境
  镇党委政府把上级的人才政策,通过村、企容易吸收转化的方式,让村、企拿出优厚的接纳、培育和使用的措施来。例如圣峪口村,镇党委和支部书记郭德军充分交流,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措施作了定位,依托黄花溪4A级风景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党支部多次召开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多次到城里征求在外能人的意见,后来发现了80后蔡向鹏来帮助村两委做旅游文化策划,从2016年底两年的时间,圣峪口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堆积30年的垃圾被清理走了、街道拓宽硬化了、坍塌的老石头房子修葺成为“农家乐”、村民入股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红叶山上建起了石阶、山溜子里做好了“五小”水利工程,游客今年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增收6万多元。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加盟。企业瞄准高科技,拿出真正重视人才的大力度举措是招才引智的关键一招。青州宇信钙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忠修,15年前只是个普通的开山青年,10年前转型到环保窑,后来到纳米级碳酸钙生产,从全国几十名之外,到现在的产值超过20亿,纳税接近4千万元,跻身于全国同类行业前三强。今年春天,得知国内顶尖实用型专家刘亚雄有意合作后,不惜重金,“三顾茅庐”请人才出山,将企业产品范围由钠米钙添加胶类、油墨、漆类推进至食品类,使企业发展步入新境界,也解决了大批当地群众的就业。
对接政策“育”人才
  邀请上级部门到企业对接政策。庙子镇党委政府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对称,使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健康快速发展。先后邀请市县两级人社、科技、经信、发改、国土等部门到企业考察指导,给企业争取上级扶持政策。青州市委常委包靠企业,每月都到企业走访调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怀企业,制定克服企业原材料短缺、支持“大、高、新”企业的优惠政策。青州宇信钙业有限公司先后获得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潍坊市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今年和中科院过程研究所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成立纳米碳酸钙产业升级技术合作开发实验室,又有林荣毅等多名人才加盟。
  帮助人才解决现实问题。在青州宇信钙业有限公司,高科技人才刘亚雄有合作意向后,镇政府和企业就在其家属工作岗位、子女就读学校联系、住宿等生活待遇等全方位做好工作。与企业打成一片、与企业家“亲、清”交往,当贝隆杜仲高瑞文遇到资金瓶颈时,政府通过财政3P项目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泰和矿业公司管理人才田增祥遭遇当地村庄个别群众故意刁难,镇党委政府旗帜鲜明支持企业,妥善做好民事工作。企业对党委政府的感激在政府困难时就表现了出来,在今年的“8·19”洪灾中,当地企业共捐资300余万元支持救灾工作。
着眼创业“育”人才
  “庙子之家”青年联盟为创业搭建平台。庙子镇属于典型的山区镇,有在外打工创业人员近2万人,占到全体户籍人口的二分之一,两年前庙子镇在城里建设“庙子之家”及“青联”支部,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流动党员学习;组织青年人才通过学习锻炼发展成为中共党员,解决村内党员老化、乡村人才匮乏问题;服务在外党员群众,联系在老家的老人、孩子。北后峪村在城里打工的青年闫学智,尽管入党意愿迫切,但由于种种原因在老家没有被村党组织接纳,“青联”支部严格考察、精心培养,现已成长为预备党员,组织的关怀激发了这个青年人才的创业激情,今年闫学智回乡投资2000多万元的智超机械加工项目,成为庙子镇青年创业的示范标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