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2版
人文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心血凝结终成卷
诗韵青州
2019年的祝福
常用通俗七言春联集锦
我与腊八粥
公告栏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与腊八粥

  

   一大早,就被一阵阵的腊八祝福电讯惊醒了梦中南柯,无一例外,都跟粥有关系。

  虽然,腊八跟粥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关系,我也立即在微信上作了更正确的腊八民俗说明,但是我还是想说说“我与腊八粥"呢。
  按网上的说法,腊八粥做的算是精致到家了。里面放了大黄米、糯米、大白豆、绿豆、红小豆、花生米、大米和菜豆粒,在水桃图案的高白瓷碗里,粥呈乳白色,里面点缀得五色斑斓,仿佛是巧色的玉雕,让人不忍就吃。粥熬得很到火候,看图仿佛就能闻到香味。拌上点冰糖搅匀了,挑半匙放到嘴里,柔软绵甜,颊齿互芬,真是享受啊!
  我小的时候,也吃腊八粥啊,不过没有这样奢侈。
  那时候,娘拿小杂粮和少许换来的大米,无非是小豆、绿豆之类的,花生米是绝对不能放的。尽管山东大地是花生的头号产地,油料照样缺得紧,所以娘不舍得,要留着来换油的。可是啊,地瓜却是绝对不能少的,我小时候的地瓜,亩产万斤,面多而甜,煮着吃能噎死驴,剁成小块下在大锅里,馇黏煮,也就是粥了。这地瓜黏煮可是我们这代人得以活下来、没有全部死干净的最主要的动力源哪!
  腊八这天,娘比往常都起得更早,一个人在厨房里熬粥。熬腊八粥要用柴禾垛的底子,那东西几乎不着火,得拉着风箱慢慢烧,这样反而正好,真正的“熬”粥了,常常要熬一个多小时。当然这些我是看不到的,那时候我正在温暖的炕头上睡大觉呢。等我睁开眼睛,腊八粥的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屋子了。我们几个小的孩子,都很惊奇,弄不明白为什么可以吃这么好的东西,娘就给我们讲,今天是腊八啊,过腊八就是要吃腊八粥的,娘虽然说不出更多的腊八的来历,当然啦,我们更不想听,只是抱起碗来猛喝呀,毕竟,在那个年月,什么样的故事都敌不住能吃饱肚子的诱惑啊。那时吃饭都用大黑碗,舀上满满一碗,一手撮着碗底,一手用来转圈,往左一转,往右一转,嘴就在那里撅着,转一转,“吸溜”一声,转一转“吸溜”一声,这样喝起来不烫嘴啊。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娘熬的腊八粥是最好喝的了,因为里面有存放了一个多月的地瓜,地瓜在这个时候吃起来最甜。终于在腊八这天不用先喝那两碗胡萝卜黏煮了,胡萝卜黏煮最不好喝,但是,必须得天天喝,还必须得在喝那碗地瓜黏煮前先喝上那两碗,要不,没那么多地瓜黏煮,还不得饿死?胡萝卜黏煮不是甜,没有面子下锅,清汤寡水老是澥漓,喝在肚子里老泛酸水。我最爱喝的就是地瓜黏煮了,可是得接济上下一年来的饭食啊,因此上,胡萝卜黏煮,蔓菁黏煮,榆叶子黏煮,也少不了得掺和着喝的。你想啊,腊八这天能喝一顿纯地瓜黏煮那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啊!
  地瓜、地瓜干是我们家半年的口粮,从秋天下来地瓜开始,我们家就上顿地瓜下顿地瓜干,到地瓜都发芽了还要吃生完苗子的地瓜母子呢,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第二年三月。这就是那个著名的"青黄不接"时期了,及至下来麦子了,才可以换个口味,虽然只能吃一顿。
  娘的手很巧,虽然邻居家的娘都笑话我的娘粗鲁笨拙。娘尽管只有识字班的文化却很有创造力,所以她手里的地瓜做出来也和别人家不一样。普通的地瓜,娘可以做煮地瓜,贴地瓜,地瓜煎饼,地瓜面条,地瓜饼子、地瓜干,地瓜粥,地瓜咸汤……在那个清贫的岁月里,是娘变着花样儿,把地瓜做成如此丰富的美味,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所以,那时的孩子一到秋天吃着地瓜,就都长胖啊,这在农村叫上地瓜膘。
  其实,我们家也有吃不上地瓜的时候。那年我5岁,跟着村里的小伙伴去西坡拾地瓜根子,被父亲差点摔死,从此就再也不敢占公家半点便宜了。这年交了腊月,队里还没有分粮食,地瓜都被生产队下到井里收藏起来了,生产队老也不分地瓜,这可难为坏了娘。一天,娘领着我去坡里干活,看到别人家自留地边上扔的地瓜秧,我就把地瓜秧发红的根部(地瓜芆子)揪下来,抱了一大抱,高兴地喊着要娘给我煮煮吃。娘一霎时呆住了,猛地抱住我,嚎啕大哭。当时真的把我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只是哭喊着叫娘不哭,我不敢了,再也不要吃地瓜了。也就是那一年,我没有上地瓜膘。
  娘离开我们已经快8年了,我也很早就离开了老家。老家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模糊了,惟有关于地瓜的很多事情却不能忘记。尽管我的孩子在他们小时候抻着我的袄襟央求我给他们买烤地瓜,尽管如今我再也不喝那种掺了地瓜的黏煮,尽管在娘去世后我拒绝再吃地瓜,可是我却时常想起娘做的那年的腊八粥,想起粥里的地瓜,想起那年腊八没有喝胡萝卜粥而只喝地瓜粥,泪眼朦胧里,仿佛娘就站在老家的自留地头,向我遥遥招手……
  娘啊,您坟前的马尾松该很高了吧?我又开始怀念那块娘长眠的弥河崖畔了。待到年除,早去给您上坟!  (刘心亮)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