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民生·社会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成功创建多个潍坊市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和区域医疗技术中心
政务服务中心优化服务再出发
青州市质监站 打消年气迅速投入工作
云门山街道三措并举 确保廉洁过节
何官镇“四个强化” 塑造便民服务大厅新形象
市住建局开展节日燃气安全生产大检查
青州博物馆里过大年
市场监管局强化 节日烟花爆竹“打非” 和旺季市场安全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创新思路 精准发力

益都街道实施“发展提升年”工程促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王晶 黄昆 刘福庆)2019年,益都街道将实施“发展提升年”工程,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全面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谋划布局“五大片区”。在309国道以南、胶济铁路以北“核心区域”,发展高端商贸物流项目,打造产城一体综合区;在仰天山路两侧、北阳河西岸区域,打造东马官田园综合体;在街道西北侧陈店、三教一带,建设庆运现代农业观光园;在309国道以南、仰天山路以东区域,建设云内汽车城,打造集品牌销售、美容装饰、配件供给、挂牌结算于一体的大型汽车服务中心;在荣利街两侧,打造以天成农业为龙头的高端种苗研发培育基地。
  加快推进“棚改扫尾”。实施好书记办公会成员抓总、20多名领导干部担任组长的“一线工作法”,迅速完成孟七、北辛等片区地上附着物拆除。积极争取棚改信贷资金,加快建设马官安置区建设,全面开工4个片区安置区建设。高效集约利用1600亩拆迁土地,积极引进技术型、环保型大项目,培强做大净水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与千人计划专家和山东理工大学合作,重点抓好投资过亿元的碳化硅陶瓷膜和碳化硅柴油车尾气过滤气项目建设。
  全面打造“美丽乡村”。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北阳河、织女河两岸和39个村“四旁”土地为重点,彻底清理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现象。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高标准新修苑泉路、1号路,新建夹涧、三教2处普惠幼儿园和刘店、冉家2座小学教学楼。强化城区精细化管理,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标准,压实力量和责任,集中整治17个城中村、115个小区和100多条背街小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持续抓好“1+5工程”。1就是保持好环境卫生,5就是狠抓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环境保护、打非治违和廉政勤政五项工作。配齐配强环卫设施和保洁员队伍,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始终保持洁净、畅通、靓丽的人居环境。安排200多名干部分组包靠56个网格,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5项工作一并纳入管理,加大投入、加强监管,常态化抓好隐患排查、问题处理、违建拆除等苗头性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市卫计局全面打造“康养青州”品牌
  本报讯 (丁艳萍)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卫生计生局立即召开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认真传达学习市领导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理清改革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全面打造“康养青州”品牌,努力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深入打造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全面开展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把建设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纳入全市总体规划,整合全市医院和养老院资源,全力抓好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打破界限,拓展医养结合服务发展新模式。采取“以医融养”“以养融医”“医养一体”“养医合作”“居家养老”等多种发展模式,建立全域一体、跨界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融合资源,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充分利用我市优质资源,打造“一园四带两高地”发展格局。规划建设4.9平方公里的健康产业园,打造旅游医养、生态医养、中医药医养、田园医养四条产业隆起带。利用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老院区建设鲁中地区医养结合高地,与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合作建设医养结合人才培养高地;综合施策,打造促进产业发展最优环境。全面梳理落实医养健康产业相关政策,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从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等方面,加大对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加强市级医疗共同体建设。推进市镇村三级卫生机构之间的纵向业务合作,建立分级合作关系,重点帮扶基础条件差、服务能力不强的卫生院,以强带弱,促进共同发展,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继续把基本公卫服务提升摆在突出位置,以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提升群众满意度为重点,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和规范使用,进一步促进医防结合和项目整合,提升群众感受度和满意度。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我市的优质资源和有利条件,全面做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健康影响评价、健康调查、健康细胞工程等各项工作。抓好健康产业园建设,在前期与台湾团队洽谈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引进国内外成功模式,抓好园区规划招商,在医疗康复、养老养生、健身休闲等项目上尽快形成集群效应。
  建设中医药发展强市。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中医药强市。加强中医药人员引进培养“强筋健骨”,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拓展服务项目。编写中医药简明读本,实施中医药“六进”,打造“一园、一街、一馆”(中医养生文化园、中医知识宣传一条街、名老中医会馆)。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养生保健、健康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3个10万亩以上中药材培育种植区,建立以山东博康中药饮片公司等企业为引领的产业转化和深加工基地,叫响“青州山楂”“贝隆杜仲”等一批中药材品牌,打造潍坊中药谷。
着眼长远 立足当下 坚持新发展理念
经济开发区加快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李继刚 王有国)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经济开发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会议内容,吃透会议精神,明确工作重点,紧紧围绕“123633”工作部署,着眼长远,立足当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开发区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推动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现代化园区建设。
  抓住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努力提升开发区产业档次和水平。继续推进“千人计划”产业园、院士生物产业园建设,加快荣利街沿线两侧占地10平方公里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大高端产业项目和战略性项目的引进力度,集中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突出转型升级,积极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对现有重点企业加快高端装备和先进工艺更新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和产品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实现“凤凰涅槃”,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大主导产业扶持力度,努力打造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模式,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主导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提升开发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工业强市作出贡献。
  抓好产城融合,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市场化手段保障资金投入,打通园区主次干道,完善交通体系,建成“六纵六横”建成区道路网格,提升绿化、亮化、公共卫生间、公共自行车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推进王母宫花园小区建设,打造高质量生活水准的现代居民区,新引进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启动北阳河沿岸生态发展带和“文旅小镇”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推动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增长;加快引进高端学校、专业医院、金融服务、商业综合中心,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逐步形成以七里嘉园、雅居园小区、王母宫花园为轴心的南北纵向民居带,以巴黎路、纽约路为连线的东西横向商业发展带,达到“临近就业、就近上学、附近就医、出门购物”的目标,打造品质城市,加快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美丽新青州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快七里嘉园、盛世家园、马氏安置区、颐德花园等城市化社区的规范化提升,加强开发区北部高柳、南石塔等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提升。落实鼓励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推广打造高柳村红色旅游、周家村田园综合体,依托华仁庄农业发展基地,新建一处农业旅游示范区和“农业综合体”。加大社会民生事业投入,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扎实搞好各项群众文化、体育系列活动,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加强基层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面落实“421”工作法、村干部坐班服务、以孝治村等制度管理的各项措施,提升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服务力。构建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升机关干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踏实认真,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标准、工作质量,为加快推进全市“123633”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