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街道“三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本报讯 (益轩)益都街道把产业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基,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推进机制,抓好新经济、新项目、新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青州样板奉献力量,确保实现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
发展新合作经济。发展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的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发挥富大地合作社、一甲食品等龙头带动作用,出台奖励政策,确保土地供给,年内新增合作社、家庭农场10家以上,鼓励融源食品、康达饲料等扩大产能,通过建立订单、技术合作等形式,构建产加购销一体化发展局面。
抓好新项目建设。实施“田园综合体”突破工程,强化招商融资,规范市场运营,全力推进309国道、徐大路沿线的辛吕蓝莓、西高草莓等农业项目群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上档升级。其中,庆运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智慧市场,马官田园综合体完成北阳河沿岸景观设计和安置区建设,打造农业项目示范主体。
培育新技术品牌。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进一步配套完善院士工作站,壮大天成农业、东方蔬菜研究所等研发企业,在荣利街两侧规划建设高端种苗研发基地,融合技术力量,明确分工协作,加快研发推广苗木、蔬菜新品种和种管新技术。实施优质农业品牌培育工程,按照好中选优、优中选特的标准,筛选10个有实力的辣椒、茄子等优势农业品种,完善包装策划,积极协调申报,积极争创各级各类优质农业品牌,力争年内新增“三种一标”农产品2个,擦亮“农业益都”品牌。
本报讯 (王文怡)东夏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把握农业优势,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使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着力培植农业产业化园区。东夏镇坚持技术助推农业发展,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与农科院专家团队常态化联系机制,积极引入外部技术和资本,大力扶持春满洲等项目提升,推进金山大姜、付欣、弥香等一批规模合作社上档升级,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打造一批高质量农业发展园区。
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东夏镇大力发展高效型、循环型、智慧型农业,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品牌化建设”为目标,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
着力打造农业特色品牌。东夏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农业品牌化发展,重点培育大姜、西瓜、银瓜、香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抓好“三品一标”申报认证,严把农产品质量关。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筹划建设大姜综合交易市场,探索瓜菜深加工产业。高标准培育百合、奇异果等特色种植园,提供观光游览、农产品展览、特色餐饮美食等服务,促进“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东夏农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