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台村“三产融合”走出乡村振兴之路
本报讯 (魏奉祯 王洪明 潘忠超)日前,青州贝隆杜仲有限公司为庙子镇姚家台村现金入股的村民发放红利20余万元。姚家台村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三资促三变,依靠三产融合,实现了乡村振兴。
庙子镇姚家台村位于政府驻地以北一公里处,省道博临路东侧,现有458户,1445口人,耕地面积1176亩,党员58名。村民一直靠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生,农闲时候外出打工,收入非常有限。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姚家台村紧紧抓住镇党委政府突出发展有机农业的战略机遇,利用自然条件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姚家台村与青州市贝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流转,共流转耕地1000多亩,山地500多亩,复垦荒地300多亩。在流转过程中,注重土地的集中连片,对不愿加入合作社的10多户单独分配最好的土地自行耕种,其余土地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杜仲种植,将大部分村民从原始的耕种方式中解放出来。村民在获得土地收益的同时,有技能的安心外出务工当工人,没有技能的部分中老年人在合作社杜仲基地安心当农民,在家门口也能获得远高于种地所得的收益。同时,姚家台村有闲散资金的农户还通过现金入股的方式入股贝隆杜仲公司,年收益高达20%。
2017年是杜仲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经过庙子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贝隆公司聘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杜红岩为顾问,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了贝隆杜仲研发基地,将杜仲产品研发拓展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工业、高铁通讯等多个领域。
现在,姚家台村种植杜仲达2000多亩。贝隆杜仲基地已有杜仲种苗、杜仲景观树、杜仲鸡、杜仲鸡蛋、杜仲猪、杜仲雄花茶、杜仲养生袋泡茶、杜仲绿茶、杜仲红茶、杜仲挂面等10多种上市销售产品。
姚家台村依托杜仲种植基地,筹措资金160万元,先后完成环村路硬化、15公里环山道路的工程建设。同时在山顶修建大型蓄水池2个,铺设灌溉管道2万多米,全村土地全部实现了自流灌溉,将原先靠天吃饭的山地全部变成水浇田,土地效益大幅度提高,漫山遍野的杜仲成为了姚家台村独特而靓丽的景观,村民收入也水涨船高。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0余元,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农业综合体花开益都正当时
——庆运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掠影
本报讯 (黄昆 王晶 刘福庆)时下,冬春交替,温度较低,不适生产。而在益都街道的庆运现代产业产业园内已是盛春时节:千亩樱桃百花盛开,花儿一团团、一簇簇,花香四溢、沁人心脾,美丽的樱花盛开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如此美景引来如织游人,看花人徜徉其中,赏花人如痴如醉。据悉,近日,庆运现代产业产业园举办了首届樱花节,满足游客踏青需求。
在赏花看景、陶冶情操的同时,游人对采取的先进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陈店村周大哥的疑问代表了大家的观点,“虽然农业反季节生产技术已走进各地农业发展进程,但看到每个樱桃大棚规模宏大,樱花开放热烈齐整,还是叫人啧啧称奇”。产业园负责人张庆运道出了其中的门道,产业园建园之初将科技立园作为根本,投资1.1亿元,兴建1100亩有机樱桃基地,陆续覆盖无立柱钢架大棚,悬挂温控挂帘系统,不仅保证了棚内空间足够宽大,还很好地将温湿度保持在合理区间,让樱桃舒适快速的生长。
就在大家了解内情,畅游樱园的当口,几只蜜蜂嗡嗡作响,在百花间来回奔波。“外面天寒地冻,哪来的蜜蜂?”。“您看那儿”顺着张总的指向,一排排蜂箱映入眼帘。原来,为保证产品品质,园区树立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樱桃种植过程中,采用原生态、有机化的管理技术,一次引进蜜蜂百余箱,通过放飞蜜蜂,取代人工授粉。在种植过程中实行人工和物理治虫,不使用各类农药、化肥,有效避免了农业污染。
不仅如此,园区还投资4000万元,兴建了占地200亩的标准化肉鸭养殖区,肉鸭养殖产生的粪便,施用于樱树育肥,而樱桃基地将养殖区合围,实现隔离人口密集区,净化空气和消灭病菌,青贮樱桃树叶和落果饲料“一举三得”,串联形成以鸭粪养樱树、以樱树反哺肉鸭的良性循环路子。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园区兴建了占地30亩的智慧交易市场,正在谋划发展农家乐、采摘游等农旅业态,全方位打造兼具优质农产品供给、田园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
了解到如此规划,周大哥兴致更浓了。“回去动员儿子到这里开一家周末游乐园,我与老伴给儿子‘打工’”。据街道分管负责人魏宝华介绍,产业园全面建成后,还可拉动住宿就餐、运输引导等副业,直接和间接增加就业1000余人。庆运现代农业产业园与马官田园综合体等一批特大型农业“新六产”项目正在支撑起益都农业发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