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第一中学 庞千姝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依节气而定的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这天就有禁火、祭祖、扫墓、踏青、植树等风俗,传统的清明节里,祭祖扫墓、追念先人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它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尽孝的感情,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孝道、重视感恩的道德情怀。
然而,由于清明时节气温偏高、天气干燥,大风天气较多,加之地面多为干枯树枝和杂草,每年清明节前后,都会有一些地方发生用火不慎而引发的火灾、火情。
要想让文明祭扫成为一种常态,打造绿色低碳清明,就应该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力度,积极弘扬庄重、简朴过清明的良好传统,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增加清明节日的礼仪性、象征性,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其次做到绿色祭扫。倡导通过鲜花水果祭奠等绿色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还有一些新式的祭祀方式也值得考虑和选择,比如,受到一些年轻人欢迎的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这些低碳、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既可以表达自己对去世亲人的悼念和追思,也可以减少浪费,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清明节,各机关、团体、学校还要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前辈功德,借着追忆在心中重新树起逝去者的影像,激励人们干事创业,才是清明祭奠的真正意义和情怀。节俭、低碳已成为当下一种新社会风尚,新时代呼唤新文明,让“低碳出行、文明祭扫”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