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在青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青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鞠立强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青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各项工作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迎难而上、拼搏实干,全市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社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4.1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亿元,同口径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实现进出口总额66.3亿元,增长2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13元,增长8.3%。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在潍坊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优秀等次,荣获“双招双引”[1]、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建设、开放发展、平安建设等先进单位称号,获评优秀工作成果二等奖。
(一)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规划和优选项目8个,新增省级“隐形冠军企业”[2]2家,荣美尔生物入选省瞪羚企业[3]培育计划。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名牌5个。实施工业“四个一批”[4]工程,智能制造产业园、院士生物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24个项目建成投产,北京机电研究所“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州研究院”落户,完成15家企业智能化改造,3个项目列入潍坊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盘活利用闲置土地2698亩、车间厂房14.9万平方米,化工生产企业压减到100家以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与传化物流集团达成合作意向,瑞铭冷链物流等加快建设,泓德物流园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零担配货物流园区。省旅游电商培训中心开业运营,八喜旅游网被评为省智慧海洋全域旅游平台,花卉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地主网等五大电商平台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10家,新增齐鲁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25家,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09家。深化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创建,妇保院新院、桃花源里等项目进展顺利。扎实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四季滑雪场、荷花窑洞等项目建成运营,改造提升准四星级酒店12家,精品民宿达到30家,新增3A级旅游景区2家,九龙峪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成功承办山东旅游市场营销大会,被评为“2018中国旅游影响力10强县市”。
(二)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端。高标准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青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省级产业园。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创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4处、潍坊市级4处,省美丽休闲乡村和齐鲁美丽田园2处。新认证“三品一标”[5]41个,7个品牌入选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高质蔬菜种子年产能力突破400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40家、家庭农场30家。青州花卉列入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设施花卉栽培面积达到1140万平方米,花卉种苗年产量突破4000万株,创建为省优质花卉产品基地,成功举办花博会。建成中国北方首家花卉进出口检疫隔离圃,实现花卉自主出口零的突破。新增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处,11家养殖企业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与产品认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70%以上的村达到美丽乡村AB类标准[6]。完成绿色证书[7]、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培训5000人次,引导459人回乡创业或回村任职。推进“三位一体”社会治理[8]创新,完成1003个镇村综治中心建设,“雪亮工程”[9]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96%的村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三清”清查[10],增加村集体收入5055万元。坚定不移推进移风易俗,所有村有效开展文明理事。弥河镇入选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标杆,7个村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传统村落、首批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
(三)城镇建设再上新台阶。《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完成编制与报审,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优化用地空间布局3200亩,落地土地指标4232亩,获批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先行示范县,列入第三批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再次入选全省建筑业10强县。东城片区建设提速,企业总部中心、国医堂等项目正式启用,新档案馆、市民活动中心、同济存志青州学校等项目加快建设。《青州古城保护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古城保护修复建设扎实推进,表海楼、铎楼庙等建成主体。完成云门山南路等34条道路建设改造,提升尧王山西路、王府西街等10条道路基础设施。云门山森林公园二期建成开放,城市绿量持续增加,新增绿化4.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5平方米。7843套棚户区改造全部开工建设,提升改造老旧小区117个,铺设各类管线88公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列潍坊市城市管理“7+9”标准体系[11]考核县市第一。新建公益停车场4个,施划车位2万多个。高铁北站通车运营,站前广场投入使用。被确定为全省“四好农村路”[12]创建示范县,完成县乡道路网规划调整,建设农村道路70公里。提前完成农村改厕三年4.2万户任务,提升10处农村新型社区和21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审,高分通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宜居。
(四)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新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7项,突出抓好“一次办好”改革,形成清单1417项,网上政务服务厅实现镇街全覆盖,政务中心审批服务改革获潍坊市政府标准应用奖,新获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推动“个转企”[13]610户,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771户。完成336家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青州国际陆港获批办理国际联运业务,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332家,获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招商落地项目149个,认定到位资金80.2亿元。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新建院士工作站4处,吉青化工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海外专家15名。推进“中关村+青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建成潍坊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平台11处。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潍坊市级以上科研平台41家,7个项目获批省级科技计划立项,38个项目获潍坊市科学技术奖,力王电力绝缘子技术创新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诚信青州”建设扎实推进,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荣获全国“守信激励创新奖”。
(五)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全面构建市镇村三级金融风险监管网络,积极稳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专项整治,妥善处置化解企业资金链和担保圈风险,采取综合措施处置银行不良贷款27亿元,全市金融环境持续稳定。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突演练。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重点领域整治和安全基础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开展“2018稳定脱贫逐步致富行动”,为760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投保扶贫特惠保险,资助学生1322人次。建成产业扶贫、集群亮点项目20个,资助创业脱贫和产业带动脱贫478户。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新增造林1.7万亩。实施农药减量行动,完成396个土壤详查点和详查单元摸底工作,入选省“2018年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县”。完成545家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8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分别比去年同期改善27%、15%、12%和19.7%。市控以上重点河流COD[14]、氨氮分别比去年同期改善15.6%、32.5%,北阳河、弥河出境断面稳定达到Ⅴ类水水质。大气、水、土壤环境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