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青州的玉兰路两边全是玉兰树,春天的时候,白色、黄色、紫色的花儿竞相绽放,美不胜收。父亲住在附近,去年这个时候,他还每天两次到玉兰路边看花,再穿过马路到南阳河边散步,跟老伙计们谈古论今,关心时政。可是现在……望着玉兰毛茸茸的花骨朵一天天膨大,一股淡淡的忧愁涌上心头。
父亲爱花成痴。从我记事起,家中的小院就被父亲打理得像一座花园。前些年搬进楼房后,父亲不得已将大型的花卉送给了亲朋好友,只留了几盆小花在阳台上养着玩,但父亲爱花的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小城里有几处大片种植花卉的地方,不管是偶园的牡丹花儿开了,还是范公亭的腊梅开了,他都会骑着自行车去观赏,每次都乘兴而去,尽兴而来。父亲因为心动过缓,去年春天过后连续三次住院治疗,他身体虚弱,自行车不能骑了,也不能天天过玉兰路去南阳河边散步了。
到了十月份,父亲又第四次住院。在医生“能不装就不装”的意见下,经过各项检查,还是决定为父亲安装心脏起搏器。可父亲已是88岁高龄,我们没有听说这个年龄安装起搏器成功的先例,各种不可知的风险不断击打着我们全家脆弱的心。母亲几年前因病去世,父亲是我们唯一的顶梁柱,我们怎能眼睁睁看着他去冒这个险?可是不做手术,心脏骤停的风险更是时刻威胁着他。经过艰难的抉择,从不认输的父亲决定安装起搏器。那晚八点,看着病弱的父亲被护士推进手术室的刹那,我的心好像被掏空,大脑也失去了思维。
手术室外的院子里,恰好也有几株玉兰树,上面的叶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走近一棵玉兰树,却依稀看到树叶间有一朵花儿,我睁大眼睛努力看着那朵娇嫩而顽强的玉兰花。此时,我的心莫名地激动起来,既然春天开放的玉兰花能在深秋开放,那父亲也一定会迎来他人生中的又一抹曙光。
一个半小时后,父亲被推出手术室。洁白的被单下,看着父亲虚弱无助的样子,一下心疼得不行,我颤抖着硬是将眼泪憋了回去。外面的雨丝悄无声息地飘着,推着父亲往病房走的路上,处在恐惧中的我们都不敢说话,好像一说话,父亲的刀口就会痛,他的病情也会加重。
那一夜,遵照医嘱,父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他没有喊疼痛,甚至连一个痛苦的表情也没有。而隔壁病房里,同样安装了起搏器的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却痛苦地哀嚎了一夜。望着父亲坚毅的面庞,医生一个劲儿地称赞:“老爷子真行,好钳子!”。我们姐妹都为他自豪,也都知道为了不让我们担心,父亲是靠意志在强撑着满身的病痛。
第二天一早,我特意跑到手术室外那棵玉兰树下,在树叶间又找到了那朵孤独绽放的白玉兰花。虽然她开得没有春天那么热烈,花型也略小,但却开得安静恬然,温柔洒脱,我想她一定是玉兰花神派来为父亲开放的。我跑回病房,将用手机拍到的照片放给父亲看,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浮在父亲嘴角,父亲告诉我,那是玉兰花的新品种,名叫“二乔玉兰”,一年可以开两次花。
父亲出院那天,天气格外晴朗。车子行驶在玉兰路上,望着路两旁树叶落光、著满花苞的玉兰树,我心疼地说:“玉兰花的花苞要经过整整一个冬天才能开放,她现在就挺立在枝头,还不知要经过多少风霜雪雨呢”。父亲含笑不语。那一刻,我想父亲一定和我一样看到了玉兰花开的模样:乍暖还寒的季节里,暗香浮动的玉兰花,一朵朵,像振翅飞舞的白蝴蝶,摇曳生姿;一树树,似瑶池冰清玉洁的仙子降落凡间,夺人眼目;一排排,如威严的卫士在接受人们的检阅,英姿飒爽,铁骨铮铮。
慢慢恢复中的父亲坚持一天下楼一次,围着我们住的楼房慢慢走一圈。这么短的路程,每次父亲走回来,都会感觉呼吸短促,身体虚弱得不行。望着父亲拄着拐杖,佝偻着腰身慢慢走去的背影,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父亲高大英俊、走路铿锵的样子,泪水便不自觉地滑落下来。
心脏病人最怕的是感冒,不幸的是父亲接连两次患上感冒,这对术后的父亲真是雪上加霜,父亲的血压也忽高忽低,每天都承受着头昏脑重的侵扰。在疾病面前,父亲显得那么的孤独无助,但他坚持天天看书看报,还重新提起毛笔,每天两次练习书法。无论什么情况下,父亲总是以“没事儿”三个字宽慰我们,不给我们增加一点精神负担,让我们安心工作生活。
漫长的冬季终于过去了,一场春雨后,褐黄色的玉兰花苞开始一点点生长,她们挺立在枝头,直指蓝天,那永远向上的姿势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仰望着即将绽放的玉兰,我多想父亲就站在我的身边,再次共同见证玉兰花“寒凝大地发春华”的风采。
收拾好心情,回到家我跟父亲说:“柳树发芽了,远远望去,鹅黄一片了。”因为父亲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小区大门前的柳树,我不想描述父亲看不到的风景。没想到父亲说:“玉兰花苞也长得很大了”。我疑惑地问:“您去看玉兰花了?您走到十字口那里了?”没想到,父亲却说:“今天我下楼了两次,下午去看玉兰了”。玉兰路虽然离父亲住的地方不足二百米,但对病后的父亲来说,却有十万八千里那样遥不可及。凭着坚韧的毅力,父亲终于战胜了病魔。
那一刻,我的眼前,小城所有的玉兰花正憋足劲“哗啦啦”地绽放着,美极了。 (吴瑞芳)
(作者系《青州文学》编辑,喜爱文字。在《时代文学》《天池》《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山东工人报》《青岛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并在全国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