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具有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她以重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绮丽的风景和发达的经济彪炳汗青,中国浩瀚的史册中,无处不闪耀着青州的印迹。青州作为地名起源颇早,但为什么起名青州,就现掌握的材料和有关专家的观点,我认为,青州之所以称青州,是青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五行学说具体运用的产物。
青州名称是五行学说具体应用的产物。青州名称最早见于《尚书》之《禹贡》。《禹贡》是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它以高山大川湖海为标志划定九州,对九州之一的青州界定是:“海岱惟青州”。即渤海与泰山之间是青州,是九州最东边的一个州,五行学说东方色青,所以取名青州,这是很明白地应用五行学说来定州名的。那么为什么古人对青州按五行学说起名,而其他州则多用国名或州内重要参照物起名呢?大概可有如下几点:首先,运用五行学说给某个地域取名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五行学说在战国时代之前就早已出现,伏羲,贯通阴阳五行思想,画出了“先天八卦,”并确定了中国易学的一般法则,由此得知我国的五行阴阳学说产生于伏羲时代,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了战国时代,五行学说已经得到广泛运用。《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阴阳五行学说已在医学中广泛应用。《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不仅对五行进行分类,而且对五行性味和动态功能进行了表述。邓立光在其《象数易镜原》中指出:“《禹贡》记载了大禹治水运用五行思想的史实。”宋洪迈在《容斋随笔》载:“《禹贡》叙治水以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次。考地理言之,豫居九州中,与兖、徐接境,何为自徐之扬,故以豫为后乎?盖禹顺五行而治耳。冀为帝都,既在所先,而地居北方,实于五行为水。水生木,木东方也,故次之以兖、青、徐。木生火,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扬、荆。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终于梁、雍。”从上述可知,五行不仅应用于医学,而且在《尚书》中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大禹治水是依五行而治之,《禹贡》九个州的大概位置和名称,大约也是战国时期产生的,《禹贡》的作者运用五行学说给各州起名,则是顺理成章的事。其次,青州的名称是五行学说内涵的真实体现。按照古代五行学说,东方之色为青,青属于木,青州是春天少阳萌发的地方,以此起名预示美好未来之意。《考工记·画缋之事》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即色可分为青、赤、白、黑、黄五色。在这五行五色关系中,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盛茂,在时为春,在星象称青龙,其色为青。按古代五行学说,地域可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物质可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金是少阴,木是少阳,水是老阴,火是老阳;季节可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从上述关系中,东、春对应为少阳,与“青”对应的是东、木、春、少阳和青龙,从中体现出青色是春季的象征,春天属木,木色为青的道理。《晋书》卷十五志第五曰:“青州。案《禹贡》为海岱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舜以青州越海,又分为营州,则辽东本为青州矣。《周礼》正东曰青州,盖以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曰青州。”《汉书·律历志》曰:“少阳者东方。”西晋年间《太康地记》中记载:“青州,东方少阳,其色青,其气清,岁之首,事之始也,故以为名。”等等,都是五行学说对青州名称由来的阐释。总的意思是,青州是太阳初升的地方,是一年的春天和万物的发端。气清色绿,万物茂盛,生机盎然,正是青州得名的原因。
青州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从专家的角度来说,就古青州其独特的东方位置,运用五行学说起名的认可度很高。对古九州名称的由来很早就有不同的争论,到了近代,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和东洋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的争论最具有代表性。顾颉刚认为,冀州、徐州来源于国名,雍州来源于国的都邑名称,豫州来源于地区名称,荆州取自荆山之名,兖州取自水名,扬州来源于越州,梁州出自秦人的语言。白鸟库吉仅列举了青州、梁州、扬州和冀州四州名称的来源,其中对梁州、扬州和冀州三洲名称由来的解读和顾颉刚的说法截然不同。但对青州名称由来的说法,白鸟库吉认为:“东为青州,乃依据五行,东方为木德,色青。”顾颉刚认为:“青州是《禹贡》九州中最东的一州,五行家说东方色青,所以取名青州。”两人都认为青州名称由来的依据是五行学说中的“东方色青”。这也正是五行学说对青州名称由来的最好解释:“青州位于最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被称为青州”。 (高树贞) (本文图片均由李家骅摄)
云门山
驼山佛像
东夷文化标志园
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