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数次登临凤凰山,但每每走马观花,熟视无睹,始终没有识清它的真容。幸有一次同事老边的指点,才得以目睹“凤凰”的风采。
7月27日晨5:30,沿北麓拾级而上。起初是凿石为台,继而碎石铺路,兀石作阶。此山名气虽不如当地云门山、驼山,然而一路荆花,馨香扑鼻;满山松柏,可攀可赏,触摸之处油亮光滑,可见往来游客络绎不绝。凤凰山相对高度不算高,所以没感觉多累,便到山顶一相对平整地块。此处巨石凿得几处石眼,岁月沧桑,蚀迹斑驳,古时或有凉亭供游人小憩。
南行数百米,建有凤凰亭,是观看凤凰的最佳位置。立于亭内,遥望西南,云门山的望寿阁恰是凤凰红红的冠和尖尖的嘴,下面的小山脊是头和脖颈,左右两座山脊成了凤凰的两只翅膀。真是神工造物,天然成趣,“凤凰”比例适中,动感十足,振翅盘旋,惟妙惟肖,好一幅飞凤拜寿图!不得不由衷赞叹大自然的魅力和古人体察之妙。西北角不远处便是著名的凤凰蛋,一座圆形的小山丘,现在称甲子文化园。
山顶南北向蜿蜒不过二三里,虽崎岖高低不平,但不乏登山野趣,传说此路亦是当年雪蓑献寿所经之径。到最南端极顶,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一座石垒的小“敖包”映入眼帘,这也许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寄予了希冀和祝福,用心血和汗水筑就的图腾吧。此地独临高处,植被稀疏,环顾四周则郁郁苍苍,青翠欲滴,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好地方,可惜今天已错过了看日出的最佳时机。合影留念自然是少不了的,面向西面山谷或是南眺云门山,大声地吼几嗓子,应声清远,荡气回肠,也是非常地快意人生。
再向南即是下山之路,小路婉转,左右分叉,均可绕到云门山广场。 ( 曹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