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囗本报记者 郭庆滨
8月18日上午,告别多日的阴雨天气,久违的阳光洒向大地。记者来到青州西部山区的庙子镇三角地村,这个紧邻仁河的小山村处在安静祥和的氛围中。然而仅仅几天前,台风“利奇马”裹挟着狂风暴雨,前后持续了五天四夜,时间之久、雨量之大、灾害之重都创下了历史记录,道路冲毁、河水泛滥、停水断电、通讯中断,严重危及着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时刻,拥有32年党龄的村第一书记牟希亭勇敢地站了出来,带领全村上下勠力同心,守住了美丽家园,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组织协调和先锋模范作用。
接到上级全力抗洪的通知后,8月9日,牟希亭立即召集村党支部书记唐增宝和“村两委”成员,通过召开村民和村委班子成员大会,从思想上让村民们重视起来,并派出了专门的巡逻小分队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和离该村仅100米的仁河的水位情况。在这个老年人占多只有70多户的小山村,人们的生活习惯比较闭塞守旧,他挨家挨户进行说服工作,强调洪水的危险性,将20名群众安全转移到村委临时安置点。牟希亭带领党员群众拆卸跨河道大桥防护栏60余米,准备防水沙袋3000多个,加固房前防护墙50余米,一条坚固的临时堤坝把洪水挡在了家门口。此外,他把村“两委”成员分成三组,各司其职,有序展开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8月11日至12日,暴雨持续,仁河水位暴涨,桥梁、道路冲毁、河水泛滥、变压器冲倒,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持续出现,导致停水停电、移动通讯信号中断,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
危难时刻,党员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快要断粮5天了,来时带来的食物一天一天在减少,牟希亭穿在身上的衣服,连续5天5夜,被雨水浇了个透彻,披在肩上,湿了干,干了湿,始终和群众靠在一线,装沙袋、堵口子,来回调度。此时,才感冒还没痊愈的他,身体还虚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提起牟希亭,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夸他冲锋在前,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精神。
“我已经在第一书记位置上干了三届,作为市妇幼保健院派驻的第一书记,无论组织上把我安排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父母官,下乡扶贫,为村民服务就是我的根本宗旨”牟希亭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