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丹丹 张倩倩 贾明健)为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黄楼街道迅速行动,科学安排部署,坚持“三个不”,确保全街道“不点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留一片黑”。
宣传攻势不能弱。强化群众秸秆禁烧意识、全方位展开宣传,在各村及辖区主干道重点位置悬挂宣传横幅200余条,出动宣传车30余台次,各村大喇叭每天循环广播。下发《黄楼街道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落叶、杂草、垃圾等“烧荒”行为的通告》,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确保秸秆禁烧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监督强度不能减。构建街道、管区、村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禁烧监管体系,并严格按照“六定”制度,即“定责任、定人员、定区域、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真正做到一网到底,不留死角。同时抽调农业办、环保所、派出所、环卫中心、执法中队及各管区精干力量联合组成8个督查小组,分片区对全街道进行流动巡查,实行每日一报告工作制度。强化夜间重点时段,309国道、S102省道、宝通街、胶王路及县乡道重点区域的巡逻,形成监管网络和责任体系全履盖。
惩处手段不能软。公开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禁烧工作。加强巡查,做到“有烟必查、有火必罚”,对巡查中发现的焚烧行为和焚烧黑斑痕迹,第一时间掌控放火者,由派出所对其进行教育训诫,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不听劝阻,故意“烧荒”,阻碍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公开曝光,一来形成强大的震慑效果影响他人不敢烧,二来利用社会舆论压力杜绝本人再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