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3版
民生

第4版
广告

第1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建设幸福和谐乡村 描绘美丽诗画田园 ——青州市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交通运输局铁腕整治运输市场
青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邵庄所多举措保障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开展
青州市举行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健康惠民行”义诊启动仪式
公告栏
潍坊日报社青州分社开展宣传单夹报派送业务
黄楼街道绿植美化小庭院做出扶贫大文章
东夏镇纪检力量助阵人居环境整治
脱贫攻坚“大比武” 沙场“春点兵” ——云门山街道脱贫攻坚侧记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幸福和谐乡村 描绘美丽诗画田园 ——青州市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东坝村村民在整理门前绿化带,建设美丽庭院
 
囗本报记者 杨忠明
 实习记者 李 栋
  走在黄楼街道东坝村,只见道路干净整洁,墙体画靓丽多彩,垃圾桶摆放有序,一户户门前挂着“美丽庭院”标识牌的农家小院,有花有树有景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初夏的青州,满目乡村美景。青州市以“山青水绿天蓝、民富村美城靓”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百日会战”,突出抓示范片区建设,全力补齐短板,乡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用“标准”重塑乡村美丽
  “乱搭乱建拆除了,大街小巷扫净了,我们农村和城里一个样儿。”时下,走进青州市任意一个村,都会听到老百姓的啧啧称赞声。
  建设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首当其冲。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我市提出全域“大花园”建设目标,以村容村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集中清理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问题。市镇村三级累计投入资金13.78亿元,“户户通”完成794个村,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4万吨,清除农村内残垣断壁6000余处,
  取得如此成效,“标准”当记首功。确保整治有实效,我市依据中央和省、潍坊市相关要求,因地制宜制定行动方案和实施标准,合理确定整治重点及目标任务,并坚持把科学编制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放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首要位置,突出体量控制、体现经济适用,突出功能配套、宜居宜业和谐,突出乡愁气息、传承特色风貌,引导有序建设。
  “村内街巷干净整洁,无成片杂草。”“垃圾桶按规定配备,日产日清。”……指着青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验收方案,第二验收小组组长李征一条一条向记者介绍。“每一条都对应一个具体方面。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一目了然。”李征说。
  人居环境长效良好的关键在于保持。为此,我市积极探索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村普遍建立门前三包、街巷长制、垃圾清运、监督管理等管护制度,利用村规民约等建立自我约束性办法。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定期开展义务劳动,清理村头巷尾、沟头崖顶等死角垃圾。按照“监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曝光台和监督员、“街巷长”,变突击整治为长效管理,彻底跳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一些有条件的村,还结合实际,主动“加码”。邵庄镇北马庄村,根据村内道路宽且已全部硬化的实际,规划了村内停车线,进一步规范车辆行驶和停放,不仅点缀了村庄,还保障了村民安全。云门山街道徐桥社区,利用社区仓库,免费让村民存放原先堆积在房前屋后的建筑或生产物资,加快了环境整治进度,得到群众广泛拥护。弥河镇桐峪沟村,立足背靠九龙峪风景区,距离污水处理站近的优势,加快排污、排水管网建设,在当地率先实现雨污分流,彻底杜绝了污水外溢。
以“担当”推动整治突破
  “你看看,我们村里的道路多平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走泥路了。”在庙子镇朱崖村,村民王斌昌指着村里新修的水泥路感慨地说,“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还是上级‘户户通’政策好。”
  记者走进马石西村,硬化的道路上干干净净,两侧栽种着月季等绿植,已盛开的鲜花在随风摇曳,与村居上一幅幅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的多彩墙体画,一动一静的相映,为村庄平添了几分美丽。
  这些场景是今年以来农村的新景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青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成为打破整治僵局,提升治理成效的关键。
  在青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从贯彻“重点工作推进年”、锤炼干部作风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高度出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青州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市级领导为副组长的人居环境提升三年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三年工程办公室。各镇街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战役。抽调精兵强将,建立三级包靠、资金保障、宣传发动、督导检查、考核奖惩和定期会商等六大工作推进机制,统筹负责协调、调度、督查等工作。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党员干部全员上阵、奋战在一线,勠力攻坚。市直部门毫不退缩,积极争先,实现128个薄弱村,村村有部门包靠。
  各级以扎实推进“厕所革命”为中心,采用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及改厕改水一体化等三种模式,已完成64189户建制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今年高标准启动的4880户涉农街道改厕已全部完成;同时启动涉农街道农村改水改厕一体化建设,4个涉农街道已全部配套完成一处改厕改水一体化改造试点建设。
  弥河镇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扎实开展村庄绿化三年行动,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绿化,落实镇政府提供苗木、村集体种植、村民管护的长效管理模式,目前已有39个村创建为潍坊市森林村,该镇也被评为“山东省森林乡镇”。
凝“共识”实现长治久效
  群众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治久效的决定性力量。沿袭传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随意丢垃圾的习惯,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需要进一步增强生态环保共识。
  青州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顶层设计上,积极推进美丽庭院、精品村、风景线、示范县等点、线、面建设,不仅制定严格的规划和管理办法,还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循环理念的培育。
  在理念传播上,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加强宣传,制作丰富多彩的视频、画册、读本、墙体农民画、公开信等广泛普及环保知识,让广大村民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内生动力,从“要我环保”变为“我要环保”。
  在强化村民自主管理机制上,通过制定群众认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让村民看得懂,记得牢,并严格监督落实。同时,通过召开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方式,充分发动广大党员群众,营造“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浓厚氛围。
  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中,青州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新机制、新做法。邵庄镇制订保洁员新考核办法,对保洁员实行两级考核。不仅仅是保洁公司单方面的考核,村“两委”也直接对保洁员进行考核,有效调动了保洁员的工作热情。云门山街道建立农户垃圾分类机制,每户门前均放置两个小型垃圾桶,按垃圾分类、卫生整治、环境美化三项指标对每户农户进行评分,每日一查,每周一公示。
  春去夏来,大整治带来大改变,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让原本就山青水绿的青州,更加地村美景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