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鞠立强市长在市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市住建局开展四项攻坚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黄楼街道争创“美丽庭院”提振贫困户“精气神”
庙子镇未雨绸缪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
青州海岱诗社开发区分社成立
工农子弟学校警校携手护平安
潍坊日报社青州分社开展宣传单夹报派送业务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鞠立强市长在市第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上接二版)

  9.完成云门山片区、益都路南片区1168套棚改。
  10.对中心城区提前和延长供热采暖进行补贴。
  11.深入开展物业服务行业文明创建标准建设年活动,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12.实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二期及视频、机房整合共享项目。
  13.推进王坟35千伏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建设,新建35千伏输电线路15.3公里;对30条线路投入自愈功能,扩大配网自愈应用范围。
  14.加快“爱青州”APP建设,集成各领域数据应用,打造青州“掌上服务”总门户,实现数据惠民。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
有关事项说明
  1.“专精特新”: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2.“隐形冠军”: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
  3.绿色制造: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全寿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4.“企业上云”:指企业通过便捷的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管理、业务等方面的数据化转型,旨在重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创造企业价值。
  5.“十强”产业集群: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疗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
  6.“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7.“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8.美丽乡村: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9.潍坊旅游商品云展会项目:依托“八喜大集”电商平台,通过线上展销、线下体验的方式,宣传展销以乡村旅游农副产品为重点,涵盖民俗、手工艺、非遗等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永不落幕的旅游商品展销平台,推动全系旅游商品上档升级。
  10.“1+N”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指“白天观景,夜晚看剧”的全天候旅游演艺产品。“1”指一台大型剧目;“N”指各类小戏、传统文化展示、非遗项目展演及创编反映青州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状元文化等的小型情景剧。
  11.淘宝村播:指通过淘宝网直播的形式,帮助贫困农户销售农产品。
  12.节水型城市:指具备城市节水机构依法履责、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财政投入制度等特点的城市。
  13.“口袋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14.十大综合提升行动:市容环境综合提升行动、城市社区暨住宅小区综合提升行动、饮食服务业综合提升行动、市场商场综合提升行动、交通秩序综合提升行动、学校及社会文化环境综合提升行动、窗口行业综合提升行动、文明旅游综合提升行动、乡村文明综合提升行动、城市公益宣传综合提升行动。
  15.潍坊市长质量奖:指潍坊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奖项,由潍坊市质量兴市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审,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和市长审定批准、表彰和奖励,授予为潍坊市质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16.“双招双引”: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17.“青蓝万人计划”:指大力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青年技能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到2021年,力争引进培育1万名左右。
  18.山东、鸢都惠才卡:持卡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交通、编制、职称、岗位、薪酬等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
  19.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指领导班子好、会员发展好、商会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
  20.“八大行动”:规划提标行动、企业污染整治行动、非煤矿山整治行动、路域环境整治行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河道综合治理行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绿化美化提升行动。
  21.“破圈解链”:减少、缩短企业担保圈,防范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的连锁风险。
  22.“十调联动”:即从行业调解、医疗调解、劳动调解、警民联调、“五老”调解、群团调解、诉前调解、信访调解、品牌调解、“互联网+”调解等10个调解方面入手,形成多方联动的人民调解工作模式。
  23.“七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24.“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5.“四型就业社区”:以城乡社区为主体,创新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推动充分就业、积极创业、智慧就业、标准服务工作在社区的融合推进。
  26.“三个一”包靠服务活动:市直正科级以上部门(单位)包靠1个村(居),包靠1家企业;结合各自职能,年内申报并干成1件以上亮点工作。
  27.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指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8.“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9.“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
  30.“瞪羚”企业:指以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企业。
  31.“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指县(市、区)为主体,实施工业企业分类评价制度,并配套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政策,从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两个维度,推动建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32.“总部经济”:指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33.“健康细胞”:指健康乡镇/街道、健康社区/村、健康单位。卫生、健身设施完善,近三年内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等。
  34.中医药“六进”:指中医药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
  35.华盛农业“三院一基地”:指山东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现代农业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青州分院和教学实践基地。
  36.农业“新六产”:指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产业链延伸,即1+2+3,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第二产业接一连三双向延伸;第三产业接二连一向前延伸。价值链提升,即1×2×3,一产的一份收入,经过二产加工增值为两份收入、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效益,综合起来是六份收入,产生乘数效应。供应链贯通,即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37.“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指以镇、村为基础,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发展有特色、价值高、影响力大的拳头产品,推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
  38.宅基地“三权分置”:指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39.LNG: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
  40.“1+1+5+N”城市管理工作机制:第一个“1”,即一套完整的城市管理高位监督体系;第二个“1”,即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大平台;“5”即住建、园林、环卫、执法、公安五个主要责任部门;“N”即涉及城市管理的更多方面。
  41.“1+1+8”系列方案:第一个“1”是指《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第二个“1”是指《潍坊市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8”是指《潍坊市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潍坊市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落实方案》等8个配套攻坚方案。
  42.“六个100%”标准:指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出入车辆100%冲洗、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物料堆放100%覆盖。
  43.“十五条铁律”:指潍坊市住建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提升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严格市区工地扬尘防控工作的意见》中对工程、建筑施工和工地管理方面的十五条具体规定。
  44.“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45“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46.“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47.“依申请预审评审”:在项目单位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后,立即启动预评审服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的产业结构、选址布局、用地规模等指标,进行分析研判,详解政策法规,提出科学合理的预审意见,规避企业投资风险,补齐政策法规与企业实际运行相对隔离的短板。
  48.“倍增计划”: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土地等经济要素的情况下,通过提质升级,实现规模与效益倍增。
  49.“小升高”计划:指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
  50.“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指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工业企业上市。
  51.人才“一把手”工程:通过考核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人才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一把手”履职尽责,推动“第一资源”发挥“第一作用”。
  52.“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53.“八个示范”引领:以邵庄镇为示范乡镇,推行自治共管模式,完善“街坊议事”模式,丰富村民协同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以云门山街道为示范街道,将网格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动各项政法综治维稳基础工作在网格内解决;以市公安局为示范单位,推广机关民警深入基层“当社区民警”暨“进村居、增民安”经验;以市志愿者协会为示范组织,建好社会治理“三员”队伍,当好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以出租车司机和环卫工人为巡防示范群体,开展流动性治安巡防,筑牢社会面治安防线;以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专业示范群体,进一步创新“十调”联动青州模式;以教育系统师生为示范带动力量,发挥“小手牵大手,一家带一片”的辐射作用。
  54.“1+1+6”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党建引领,依托社区网格化治理平台,努力做到人口管理、党员管理教育、治安管理、社区环卫、计生管理、精准扶贫等工作精细化。
  55.“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56.持续去年民生实事12件
  (1)财政负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激励机制经费提高到500元/月。
  (2)全面推行小学“弹性上学”与课后延时服务。
  (3)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由1300元提高到1500元。
  (4)对2019年低保、贫困家庭高考录取的本科大学生给予不低于4000元、3000元救助,专科大学生给予2000元救助。
  (5)将在校残疾学生助学补助标准提高30%,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按照残疾学生补助标准50%执行。
  (6)完善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制度,分类提高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标准。
  (7)把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64元。
  (8)为孕妇免费提供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9)为全市新生儿免费进行48种遗传代谢疾病筛查;为贫困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免费提供奶粉,其他家庭价格优惠比例由50%提高到70%。
  (10)为全市适龄(35—64岁)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
  (11)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全面提高特困人员供养及护理标准。
  (12)购买“透明快检”服务,提高问题食品发现率,严把食用农产品入市进店关口。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