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1版:要闻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2版
综合

第3版
民生

第4版
专版
 
标题导航
中共青州市委十三届第148次常委(扩大)会议召开 韩幸福主持会议并讲话
实干拼出“传信速度” “搁置争议”盘活棋 “8年之困”终得结
韩幸福在全市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鞠立强现场调度淄河治理工作
青州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潍坊市工商联来青调研乡村振兴模式创新工作
玫瑰香飘 大黑山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干拼出“传信速度” “搁置争议”盘活棋 “8年之困”终得结

  

 云门山街道传信楼社区14户拆迁户搁置8年,遗留造成许多难解的“扣子”,任务复杂繁重,街道领导干部带头重心下移、靠前指挥,把办公桌搬到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地方。15天来,工作组党员干部不舍昼夜,连续作战,这场前后拉锯8年的拆迁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再一次印证了“云门铁军”的优良作风。

 
□本报记者  郭庆滨
 通讯员郭红 朱卫卫
  5月20日,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位于云门山街道传信楼社区的14户征迁遗留房屋应声倒塌,至此,这场前后拉锯8年的拆迁工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带领街道、村两级干部夜以继日攻坚奋战,用15天的时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敢于担当挑重任
  传信楼社区自2012年启动征迁工作以来,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多次下沉一线做了大量工作,127户顺利安置。但由于干群矛盾、群众攀比等种种原因,拆迁难度越来越大,多数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扫尾工程成了街道、村两级干部谁都不愿碰的“马蜂窝”,征迁工作一度中止。截至2020年4月底,仍有14户拒绝拆迁。这些群众“蜗居”的简陋房屋卫生条件恶劣,行路难、供气难、供暖难、管理难、安全隐患整治难等问题突出。
  民之所望,施政之向。经过通盘研究、慎重分析,街道党工委认为:站在群众立场上,拆迁扫尾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安置政策合理合法,拆不动就建不动,建不动就发展不了。只有下定决心统一思想,才有可能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工作组决定从围绕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入手,从群众角度出发分析得失利弊,彻底打消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顾虑。“上下同欲者,胜!”,街道、村两级干部步调一致,所向披靡,为顺利完成拆迁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群众利益无小事
  谋定而后动,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实施和谐拆迁、阳光拆迁,用创新破解难题,打通关节,激发活力,探索形成了“四个一”工作机制。
  “一个标准”就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很多情况下不是不愿意拆,而是担心政府不能公平、公正。将依法操作贯穿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拆到底,一个算盘算到底,为群众算好民生、环境、发展三笔账,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绝不让老实人吃亏,绝不让难顽头占便宜。”街道党工委书记徐九华介绍。
  “一个支持”就是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街道多次召开党员会议和户代表会议,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启动了集体表决收回宅基地程序,通过对141户群众逐一投票表决,91.9%的群众支持和认可。明确了法律依据,依靠法治思维处理难题。
  “一把利剑”就是违法建设“零容忍”。党工委把拆除违法建设作为打消群众贪占心理的“突破口”,作为倡树正气的“牛鼻子”,坚持“拆小先拆大、拆易先拆难”,利用一天时间集中拆除违法历史构筑物11处,拆掉了干群之间的“心墙”,拆出了公平正义,为街道党工委和村两委班子树立了威信,凝聚了满满“政能量”。
  “一个保障”就是硬作风锤炼硬队伍。街道将拆迁扫尾作为一号工程,书记办公会成员分片包靠、团结协作,社区和站所人员统筹调度,做到中心、业务两不误。进一步修订街道机关干部和村干部考核办法,围绕项目历练干部作风,考察识别干部,让项目一线成为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有效载体。想干事的,一线就是阵地;能干事的,项目就是舞台。探索“项目党建”工作法,在指挥部设立临时党支部,及时总结通报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和一线工作中的表现,量化打分结果与评先树优、职称晋级挂钩,真正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实干拼出“传信速度”
  抓拆迁扫尾,就是抓民生、抓发展、抓作风,就是抓新旧动能转换。云门山街道领导班子坚持以上带下、率先垂范,工作组成员马原向记者介绍说:“别人不敢管的事我来管,别人不愿干的活我来干成为工作时尚。”
  8年来拆迁遗留造成许多难解的“扣子”,任务复杂繁重,街道发挥担当实干精神,领导干部带头重心下移、靠前指挥、一线作战,把办公桌搬到矛盾和问题最突出的地方。主要领导每晚召开碰头会议,做到一案一策个性化解决。“既要满足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还要经得起时间检验,不留后遗症。”马原说。15天来,工作组党员干部不舍昼夜,连续作战,再一次印证了“云门铁军”的优良作风。
  “四个一”工作机制,推动群众从“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转变,半月时间8年历史遗留问题全部清零,云门山街道通过过实、过细、过硬的群众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形成了“人人助力云门山发展,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