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3版
文学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武士奇闻
益都赤涧支前粮站
解谜青州(连载之六)
公告栏
潍坊日报社青州分社开展宣传单夹报派送业务
《今日青州》电子版阅读平台——今日青州网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谜青州(连载之六)

  

“敬神如神在”之谜

冯蜂鸣

 
赵居贞的《投龙诗》里藏着什么?
周全为什么要在上山路上作这题刻?
他想告诉人们什么意思?
 
 
  题刻“敬神如神在”,每字十几厘米高,是周全创作的艺术小品。而真艺术不以体量论价值,这件小品就与大寿字具有同等的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二者同样具有思想的深意,同样体现了生命的创造,同时蕴含着人类文化的本质特征——真、善、美。
  我想先说一下,任何时代,任何区域,都有假、恶、丑的东西贴上文化的标签儿,实际上那是无知者的自慰。举个例子,刻在云门山上、云窟旁边的《投龙诗》,即典型一例。
  那是赵居贞的大制作。当时,此人是青州太守,青州叫北海郡,中国称大唐,皇帝是李隆基。李隆基就是与儿媳妇杨玉环相爱的那位名人。他有个业余爱好,玩投龙简。就是用黄铜做成竹简的样子,雕上龙纹,刻上长生不老的祈愿文字,再通过隆重的道教仪式,燃香烧纸、唱念做打之后,将那铜简扔下高山之涧,抑或深潭之水。从此,就只等美梦成真了。
  这就是投龙简。
  太守赵居贞是个政治素养极高的人,他想为皇上多祈一些福,再增一些寿,这便亲率官员来到云门山上。他玩的不是龙简,而是龙璧。也是黄铜做的,却是圆形,直径三寸左右,同样刻有龙图美文。
  那么,赵太守的龙璧往哪儿扔呢?
  云门山南侧,有个竖井式的天然洞穴,人称“云窟”,相传是直通仙府的。青州南门里有个财主李清,六十大寿时,曾让亲友不送酒肉,只送麻绳。他用那麻绳下到了云窟深处,结果就入了仙府,做了神仙。
  此刻,赵太守就选中了神秘且玄妙的云窟。
  至时,窟旁的空场上,神像经幡,香烟贡品,一应俱全。等到道乐奏起,道士出场,官员们便跟随赵太守五体投地,说学逗唱。至高潮处,如仙的道长便以神圣状捧起龙璧,投入云窟。
  不得了啦!赵太守说,顿时就有五彩祥云从窟内飘然而出。那祥云,在空中一边回旋,一边说人话:“皇帝寿一万一千一百岁!”赵太守还说,跪在现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我也兴奋得“手舞足蹈”,随之就“赋诗以歌其事”,写出了《投龙诗》,刻上了云门石壁。
  诸位,弄鬼装神以拍马,赋诗谀颂而刻石——这不就是假、恶、丑吗?所以在300多年后,李清照和赵明诚前来游赏之时,就十分地鄙夷不屑。他们说:赵太守是个溜须拍马十分狂妄的骗子,甚至想用石刻的法子欺骗来世,“可谓愚矣!”
  所以,凡是假恶丑之类,借用权势与金钱而获得一时光鲜的,全是笑柄。而周全的“敬神如神在”,则是真善美的真文化。
  且说周全在道家文化的业余爱好者中,是境界比较高的,因就学到了他人学不到的雪蓑文化。“敬神如神在”便是明证。
  这句原是“祭神如神在”,孔子之语。意思是,人们祭祀神灵时,要像神在面前一样,诚心以礼。周全拿来这词儿,为它赋予了全新的思想。所以他写的“神在”,就与其他三字拉开距离,并让“神在”的笔划形成交叉。这是周全在使用标点符号:
  敬神如——“神在”。
  “如”在这里是依从的意思,就像“如愿”“如法”。周全说,敬神,就该依从雪蓑的思想——神在形外。
  当时,这山上有许多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平时,百里内外赶来敬佛拜神的就不可悉数,一遇宗教节日,更是人流如潮,联袂成幕。其中,自然不乏为寻真理而来者,然而,如同赵居贞太守那般的急功近利之行,亵渎神灵之举,却依旧在蔓延流布。有人居然以为,信神拜佛就是行贿送礼,只要将好吃的、好穿的、好听的,狠狠地送与神佛面前,自然就会心想事成:或升官发财,福延子孙;或妻妾成群,长乐安康,或作恶多端,反得美名……因此,不仅助长了歪心邪念,而且弄出许多笑话来,有为佛菩萨送猪头的,竟不知佛菩萨早就吃素了;也有向陈抟洞里送小脚绣花鞋的,亦不知陈抟是男人,穿不上。
  故此,周全为了误入歧途者弃暗投明,获得元神,点亮心性之光,他便殚精竭虑地凿洞刻石,以形象机锋直指本源,昭示大道:
  他用陈抟洞宣示真理——洗心物外,长养浩气,自有万春。
  他用大寿字作无言开示——生命短暂,神光永在。
  他用马丹阳像告诫世人——抱元守一,寿比南山。
  此刻,他又在上山的必经路上,直接用文字提示各方信众,请领悟雪蓑老师开示的真谛吧:
  “神”与“形”,即古人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也就是“道”与“器”(周全不知后人称为“精神”与“物质”),雪老师的“神在形外”,暗含着“形内无神”。追名逐利便是陷身形内,遗物忘形方可得道见神。那么,物外之道竟在哪里?形外之神究在何处?答案原是常识——佛教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中;道教在“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之内。知道了吧,这些宇宙精神就是神,走向神的修行之路就是道。所以,只要秉持正念,如理如法地去信、去敬、去修、去悟,学佛的就能成菩萨,学道的就可做神仙。
  这,才是“敬神如——‘神在’”的真实内涵。
  至此,雷亨坤做在这山上的书刻,便愈加令人回味了。此君是清初举人,因为识得几个字,又有那学历,抑或还是官员的亲属,这便自我膨胀得不知姓啥了,先是刻下一个“雷亨坤看云处”,还怕不能彪炳千秋,便又来一个“万古留芳”。
  雷举人,你是谁呀?你站在那里看看云彩,那里就成名胜了?你有芳可留吗?你还梦想“万古留芳”呢,便是遗臭万年,都须有些实力的。太监说自己“日御数女”,那是笑话呀!
  所以,雷举人、赵太守这种人,一开口就把别人当傻子,一动笔就管自己叫“二大爷”。他纵使爬上了神犬的宝座,也吐不出半支象牙来。而周全那启迪心灵的真文化,方是历久弥新的人类之精神宝藏。因又证明了我的一个认知:
  无耻的自信只是愚昧的狂妄,朴实的思想才是永远的闪光。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