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本报记者 郭庆滨
实习记者 李 栋
盛夏时节,走进云门山街道夏钦园社区,只见村道两旁,一路花团锦簇,农家庭院整齐靓丽、白墙灰瓦鲜花掩映,绿荫下不少市民在这里悠闲地拉家常、下棋、打扑克,处处美景映入眼帘,群众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以前贫穷落后的小村,变身产业兴旺的美丽村,多亏丁鑫这几年领着村民们苦干实干”提到社区书记丁鑫,乡亲们直竖大拇指。
丁鑫,30岁出头的年纪,朴素的穿着,笔直的身板,脸上常常带着微笑,给人以诚恳谦逊的印象。他2017年底被高票当选为社区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成为这个960人,具有上百年历史,回族群众居多的“小村庄”的“大管家”。
党建强村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上任之初,他便认识到要夯实履职根基,必须把党建作为统领全村工作的“方向盘”,锻造过硬队伍提升组织力。确定了以党建引领,树立“老实、听话、实干”的形象,打造一个敢于担当、统筹全局的“守初心”为群众服务党支部的思路目标。
丁鑫围绕“民族情深党旗红”主题,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开会学习,让党员时刻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有力推动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启“党建强村,民主治村产业富村”三驾马车奏响乡村振兴三步曲。用“真心、热心、爱心”,赢得群众群众的“开心、顺心、放心”,把社区建成各族群众和谐友爱的大家庭。
品质立村
走进社区,街道两旁每隔几十米,便有公共排椅摆放整齐;而造型新颖、内涵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里:“评选星级文明示范户”“贡献巾帼力量,建设美丽庭院”“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内容尽在其中。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间隔一定距离,整齐排列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垃圾分类在这里做得一丝不苟。
夏钦园社区具有数百年的民族历史,为了搞好革命传统教育,丁鑫组织人员打造了夏钦园打造了村史民俗馆,供人们参观学习,更好地展现夏钦园社区灿然悠久的历史文化。
产业富村
夏夜傍晚,华灯初上,通向夏钦园社区不算宽敞的街道已经开始被食物的香气和各种叫卖声包裹了起来。人潮熙熙攘攘,摊位照明的灯光汇成了一条星河,照亮了整片街道,这里迥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民族小吃一条街。在丁鑫刚上任的时候,夏钦园社区并非如此繁华。据社区工作人员回忆,那时候,社区每年入不敷出,每年都要通过贷款进行社区建设,几年下来社区负债高达270多万元,在云门山辖区各项指标都是倒数。
丁鑫有着十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他将企业管理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商业模式。鼓励发动群众参与,利用合作社集体经营,发展民族产业,打造民族品牌,壮大集体经济,以经济发展带动全村各项工作推动。仅仅一年时间,夏钦园社区将270多万元的负债全部还清且有富余。
民主理村
全身心为居民服务,社区群众的每件事都装在他心里。经过深入探讨研究,他带头制定夏钦园社区由民作主五步工作法,以人为本,“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结合“421”民主议事程序,以“居民提事、网格议事(小巷总理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为夏钦园社区“由民做主五步”工作法,将民主贯彻到各项工作,推动“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工作转变,
“环境好,交通方便,群众的大小事基本上都能在社区里解决,生活在这里很幸福”王大娘赞叹地说。生活在这个社区里的老百姓,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善。广大市民把真善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绽放,笑容如阳光一样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