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人文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人文

第3版
文学

第4版
广告
 
标题导航
半生戎马砥砺行 一腔热血化碧涛 □马玉成
先贤有子祠
青州古城,让梦想成真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贤有子祠

  

先贤有子祠,在城东15里西阳河村。有子,名若,字子有,春秋鲁国人,孔子名弟子,为“十二哲”之一。清咸丰《青州府志》载:“先贤有子祠,在府城东十里阳河庄南阳水之阳。”光绪《益都县图志》载:“先贤有子祠,在城东十八里阳河庄。贤裔有希孔重修。”清乾隆知益都县事姚龙光曾撰写《有子祠碑记》:“有氏,系出有巢氏。周时,有仕为邾邑宰者,遂居鲁之曲阜。先贤有子,亲承洙泗之渊源,世配尼山之俎豆,族姓乃著于鲁。十四世孙,由曲阜徙居平阴。三十四世孙,因避荒乱,又由平阴载木主偕众族迁于青州府益都之阳河。爰建祠庙,奉主设像于内,岁时祭祀。乾隆三年,升先贤有子于东哲,增置博士,延及后人,此诚重道崇儒,千古未有之旷典。今蒙本府正堂公推广皇仁,优隆贤裔,允准呈请,给示谕知:凡一切差徭,照例优免,毋许乡地科派。复蒙本县正堂海一体照办,并勒石以垂永久,碑文摩送查验。从此,身安闾井,乐化日之舒长。……”幸此优免碑,历200余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又据《有氏宗谱》载:“有子祠,在青州府益都县城东十里洋河之区。自隋大业末年因避兵荒,捧奉木主,由平阴迁居此地,创建祠宇三楹,以妥祖灵,岁时祭祀。五十九代祖讳光先,复为增修东西两庑各三楹。左为祖众斋宿之所,右为子弟读书之处,较昔稍壮观瞻。……”从《有氏宗谱》上得知,有子祠,系青郡之域有文字记载的创建最早的宗祠之一,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原宗祠坐北面南,大门面阔三楹,院内古柏参天,有历代碑碣10余通。正殿悬“有子祠”大匾,及清山东提督学政蒋曰纶题书的“教先孝悌”匾额。门前抱柱对联由清嘉庆青州知府五泰敬题的“智足以知优,入圣人之域;本无不立要,归君子之途。”殿内神台高拔,上有精雕木制暖阁,内塑有子坐像,两旁及两山三面神台,供奉着历代祖先牌位。祠祭期为每年的仲春上丁、仲秋上丁、诞辰、忌辰、中元、腊日。祭品:檀香、烛、酒、羊、豕、帛、黍稷、稻梁等。清中期,又扩展一处东跨院,内有北屋三间,专做执事房用,每年的春节,由族长带领族众,举行隆重的请家堂送家堂仪式,此习俗一直延续到建国初。

  有子祠,经历代修葺,至“文革”前,其建筑基本保存完整。“文革”中,这座千年宗祠也难以幸免。在“破四旧”的浪潮中,造反派不顾族人反对,先是把数株千年古柏伐掉,又将古碑砸碎。殿内的有子塑像套上大绳拉下神台砸碎,供奉在祠堂里的千年宗谱木匾额及祖先的木制牌位全被烧掉。1968年“破四旧”后期,大门、大殿及两庑被全部拆除干净,现其遗址上,已覆为村民新居。  (有令衡)
 
 
宗谱中的有子祠平面图
 
 
有子祠里的优免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