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子祠,位于城西南20里上石皋村。卜子名商,字子夏,春秋时期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00年,孔子的得意弟子,为孔庙中供奉的“十二哲”之一。卜商开创了儒家的西河学派,形成了卜夏氏之儒,下启三晋法家,堪为一代宗师。唐时被追封为“魏侯”,宋时加封“河东公”“魏公”,明时改称“先贤卜子”。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先贤卜子祠,在城西南二十五里石膏。”又据《卜氏宗谱》记载,卜姓于明洪武二年(1369)迁此立村,并创建卜子祠堂。因处于高埠之上,故取名石皋。清雍正年间卜氏兄弟二人分迁到南北两崖(即上石皋)。
据实地调查卜子后人证实,石皋村的卜子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祠前的那株老槐树为其见证了600年的沧桑岁月。现卜子祠堂内的正殿仍保存完好。原祠坐北面南,大门前两侧有古槐两株。进大门院内原有数百年古柏五六株,另有几通重修古碑。该祠为一进院落,砖石结构的北大殿三楹,内奉先祖卜子塑像。建国初期,塑像被拆除,古柏被伐掉,祠之正殿因坚固耐用,先后做过小学教室、大队的仓库、供销社代销点、电磨房等,现闲置未再作他用。卜氏后人也有意将家祠重修,因多种原因,至今未能如愿。
历史上,因“四配”“十二哲”辈字通用,现该村辈份最高的是七十一代卜昭全已90多岁高龄,最小的辈份是七十七代孙“德”字辈。现在这个七八百口人的小村内,半数以上为“卜”姓。 (有令衡)
石皋村卜子祠
卜子祠古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