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本报通讯员 杨佳雯 陈其超
“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不用我出门,就帮我把慢病备案表办好了,慢病证就要拿到手了,感谢啊……”近日,青州市云门山街道东关社区的贫困户祝长连拉着街道社工小王和小赵的手,连声道谢。
小王和小赵是云门山街道海岱苑社区的专职城市社区工作者(社工)。近日,小王和小赵根据祝长连因慢性病劳动能力弱的实际,归类建档,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增强贫困户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这是青州市云门山街道社工参与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云门山街道结合“一核三化” 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完善“社工+扶贫”工作法,率先在全市试点开展社工服务介入精准扶贫工作,针对个别扶贫对象存在的等、靠、要思想,自身脱贫意识动力不足等问题,发挥社工专业优势,从入户探访建档、疏导情感、树立信心,找准“贫”根入手,制定一对一个案服务,让贫困户重拾信心,提升致富能力,激发其自力更生,共同奔小康。
强化红色引领,建强“社工+扶贫”队伍。“打铁需要自身硬”是云门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徐九华对社工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一直以来,他高度重视街道社工队伍建设,以党建引领、服务民生为标准,坚持把健全完善“社工+扶贫”工作法作为探索推进“一核三化”模式的一个重要抓手来抓。在青州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云门山街道在辖区内成立了一级网格党群服务中心10个,全部实体化运行,成立网格党支部115个,建立建强各级战斗堡垒,在网格中,社工队伍成为一支重要的扶贫新生力量。因社工身着蓝马甲,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扶贫路上的蓝精灵”。
今年以来,“蓝精灵”们共扶贫帮困210多个家庭、530余名贫困人口,“快乐社工”一族用温暖和热情传递着社会各界的关爱。
下足绣花功夫,决胜脱贫攻坚。“蓝精灵”们走街串巷,活跃在街道210余户贫困户家中,积极协调、沟通、整合,了解贫困户真实需求,与政府部门优惠政策、社会公益资源之间搭建了对接桥梁,今年以来,云门山街道“蓝精灵”们共入户走访6320余次,发放脱贫攻坚领域政策明白纸53900余份,为街道210余户贫困户落实民政、残联、养老等行业扶贫政策共计230余项,通过积极对接协调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贫困户协调爱心捐款12万余元,以扎实有力工作巩固脱贫成果。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推动完善社工常态化入户对接帮扶机制,切实把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好,让每一个贫困户知晓,并积极落实到贫困户,让他们享受到各项扶贫政策的利好。10月份以来,共有20余个贫困家庭在街道社工的协助下通过民政部门“公益岗位”推荐,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家庭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社工+扶贫”,让扶贫更精准、对象更暖心、脱贫更长效。今年以来,街道“蓝精灵”们共发现政策等各类问题390余件,目前已成功解决385件,问题解决率达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