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青州》电子版 - 青州人文 - 青州书画 - 青州风光 - 青州房产  
 
  第2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第4版
特刊
 
标题导航
东夏镇培育精品文化生态擦亮乡村文化振兴底色
黄楼街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庙子镇困难群众家里有了“小太阳”
脱贫攻坚“老黄牛” 实干担当“急先锋”
青州经济开发区全面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益都街道“三部曲”分层次推进美丽庭院建设
高柳镇三举措发力美丽乡村提质升级
夏庄小学举行“国家宪法日”主题升旗仪式
青州卷烟厂到帮扶村开展公益活动
潍坊日报社青州分社开展宣传单夹报派送业务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今日青州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攻坚“老黄牛” 实干担当“急先锋”

  

 ——记益都街道扶贫办副主任郑爱玲

囗本报通讯员 石作建
  今年以来,益都街道全体帮扶责任人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实干担当争先的帮扶责任人。作为扶贫干部的一分子,益都街道扶贫办副主任郑爱玲谈起扶贫工作云淡风轻“只是干了应该干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值得宣传。”然而,正是由于郑爱玲及同事们的默默无闻、辛勤努力,益都街道的精准扶贫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扶贫扶出了贫困户生活新天地,不断提升了建档立卡户的生活幸福感。
  “开始的时候,我也是门外汉”,对于扶贫工作,她一如其他同志,只是按步就班的完成几项规定运作,对具体政策没有概念。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对扶贫工作认真研究,遇到政策变化,上至市扶贫办、下到街道职能部门,她跑了一圈又一圈,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各项政策全部吃透。“全街道100多名帮扶干部,仅靠扶贫办几名同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此,她协调组织加强政策培训,仅今年5月份以来,就先后邀请市扶贫办、残联、卫健局等部门领导以及街道教管办、民政所等10余个站所骨干前来授课,举办不同类别、各个层级的培训班20多期。一遍遍的集中授课,手把手地讲解政策,让每一名帮扶干部都对扶贫政策了如指掌,几乎到了政策“点读机”的地步。
  不仅如此,在益都街道开展的档案提升行动中,她组织民政、人社、卫生等9部门工作人员成立专班集中“过筛子”,逐村逐户上门服务,仔细察看“扶贫之窗”、政策落实明白纸等各项档案材料,询问贫困群众的身体健康、家庭收入等情况,认真排查漏洞、及时补齐短板,先后补齐“低保”“慢保”“两病”手续42户,确保扶贫政策应享尽享。
  在益都街道开展的居家环境提升行动中,贫困群众家庭千差万别,环境弱项各不相同,“千万不能搞‘一刀切’,需要因户制宜进行提升”,为此,郑爱玲与100多名帮扶干部对贫困群众进行遍访,摸清了各户的具体改造方案。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她与4个社区一道认真研究,聘请多支队伍、并行倒排施工,有的社区贫困群众多、院落基础差,一度安排10余支队伍共同改造。在施工过程中,逐户察看施工情况,对不达标的,坚决要求重来。
  为提升贫困群众生活环境,组建10余支专业队伍、组成若干义工队伍、引导帮扶干部甘当清洁工人,定期上门提供院落清扫、物品归类、床铺整理“三项”服务。这样,不仅在短时间内让贫困之家面貌大变,而且得以持续长久保持。针对缺椅少凳的问题,与经贸办一道争取爱心企业参与,为贫困群众捐赠2000余件物品。
  面对今年承接棚户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诸多重大任务,机关干部身兼多职、任务繁重的情况,郑爱玲总是想在前、干在先,力争以实际行动为其他干部作出示范和榜样。她带头包靠2户非常困难的家庭。其中1户程姓贫困人员精神、肢体均有残疾,时常入不敷出。对此,她积极帮助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扶贫项目分红等政策和资金,彻底解决生活问题。为进一步改善老程的生活处境,她一次次跑部门、到医院,帮助办理了精神残疾、肢体残疾证件,落实免费服药服务。特别是新冠疫情过后,多次联系益都卫生院,继续为其上门发放药品、指导康复训练。“多亏了郑主任,我的病情稳定住了。她还帮俺翻盖了车棚、西屋,让俺一家人生活好了很多。”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一年到头休息日屈指可数,有时我也感到对家庭有亏欠。”她上有年迈父母,下有2个孩子,其中幼子仅有2岁,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一次周末小儿子生病,她接到扶贫任务需要处理,而她的丈夫在执法局也是中层骨干,周末加班同属常态。最后无奈之下,她的丈夫周末请假陪同孩子看病。好在一家人都对她的工作非常支持。“郑爱玲从事的扶贫工作,光荣而又伟大,我们家属非常愿意配合,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她的丈夫如是说。
  正是有一个个像郑爱玲这样的帮扶责任人,益都街道100多名帮扶干部把精准扶贫当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同心同德,实干担当争先,共战贫困,凝聚起全力打赢高质量脱贫攻坚战的磅礴之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联系方法】- 【投稿信箱】- 【《今日青州》电子版】-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青州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服务热线:0536-3233110 邮箱:qzjrqzw@163.com 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市委院内 邮编:262500

版权所有 今日青州网 鲁ICP备09049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