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十二大攻坚行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全街道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青州市委书记韩幸福会见李华军院士

潍坊市脱贫攻坚工作示范街道

“励志庭院”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探索推行“街巷长制”治理模式

东部低洼易涝区农田排涝提升工程

花卉交易中心年宵花市场

美丽乡村建设

中城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
加快花卉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一年破局、两年起势、三年见成效”的目标定位,以花卉小镇建设为契机,一手抓转型升级,一手抓集群发展。台湾美青和比利时德鲁仕合资的种苗研发中心项目正紧张施工,聚力打造全国种苗研发基地。世纪金塬、铭园花卉等共计10万平米的智能温室建成投入使用。与深大通合作,大通云电商上线运营,带动花卉电商300余家,实现从种苗研发到花卉生产、销售的全面升级。与杭州白熊集团合作,规划建设石墨烯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石墨烯新材料技术推广为切入点,带动传统花卉生产方式上档升级。投入1700多万元,交易市场提升成效明显,花卉党建展馆常态化开放,花卉小镇的产业集聚、宣传推介效应更为显著。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3个、立项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5个;省外到位资金7.2亿元,到位韩资400万美元、台资20万美元;率先引进A类人才李华军院士,助力海洋疏浚产业发展,引进C类人才曹亚麟大师,引进双一流高校全职博士5人;成立山东联科碳硅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实行专班驻企、一线办公,抢抓建设黄金时期,加力提速项目建设。总投资14亿元的瑞铭食品冷链物流项目,完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8.6亿元的中城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项目正式投产,一月落地、百日投产,跑出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联科上市加快进行,海洋疏浚装备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有效整合辖区疏浚设备制造企业,打造高端智能化疏浚装备产业基地。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不落一人
坚定不移地把脱贫攻坚当作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率先通过潍坊市脱贫攻坚工作示范镇街验收。通过问题自查侦查战、硬件提升攻坚战、软件隐患歼灭战、督查巡查持久战等“四场战役”,实现硬件软件问题清零。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暖冬行动”,发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募集爱心物资90余万元。创新实施“创业就业、教育助学、习惯培养”三大“励志计划”,38人实现稳定就业,为4名考取一类本科院校困难学生发放励志助学金4000元,评选“励志庭院”60户,发放励志券及物质奖励1.8万元,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形成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以郝家、迟家、韩家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为契机,以点带面,迅速补齐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出台补贴政策,投资1.2亿元,完成道路硬化面积154万平方米。采取纳管和分散处理两种方式,完成32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其余村实现生活污水零直排。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发放一封信2.3万余份,并通过各村“大喇叭”等方式广泛宣传,与各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打造美丽庭院,以家庭美带动乡村美,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984户。旱厕改造、绿化美化等工作同步推进,群众生活环境大幅提升。
加强民生事业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投资1280万元,实施东部易涝区农田排涝工程,疏通河道及管道19.8公里。黄营路、陈周路、杜鹃路等先后通车,完成仙客来路、凤凰山路等道路提升工程。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获评潍坊市学前教育先进镇街。投入760万元对辖区学校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投入80万元对8所学校的屋顶进行防水修缮和外墙加固,对52栋教学楼进行抗震消防鉴定和整改,彻底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全市“零疑似、零确诊”病例贡献黄楼力量。投资54万元,建设精神卫生中心新院区,集中收治有住院需求的患者276人,实现“应收尽收”。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文艺大赛60余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极大丰富,获评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示范镇街。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探索推行街巷长制基层治理新模式,形成了以南部迟家、中部郝家、北部侯庙为典型,带动全域村庄社会治理整体提升。自街巷长制实施以来,已推选出街巷长1050个,化解矛盾1270余件,信访矛盾同比下降30%。开设“花都讲堂”,邀请援鄂医疗队员、专家学者、上级业务部门授课。进一步立规矩、定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在黄营路、陈周路、七里河等拆迁征收及大尹村环境治理中敢于动真碰硬。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书记主任上一线,突出“堡垒作用、阵地形象、干部作风”,全街道上下形成了风清气正、勇于担当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