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铆足劲头,开拓修志工作和方志理论研究新局面的时候,1993年的体制改革,采取“一刀切”的政策,这年11月,青州市史志办公室被撤销,人员解散了,分别调到多个单位,53岁的我便退居二线,成了调研员。然而,一个人事业的前进与后退,并不是取决于这个人是否在工作的职位上,而是取决于这个人的精神与底蕴。有时,退居二线,时间宽裕了,精力集中了,正是一个人前进到行业第一线前列的有利时机。其关键在于:这个人有没有既定的奋斗目标,有没有勇于进取与奋发拼搏的精神!
这年冬天,雪后锻炼,我写下了《雪炼》一诗,以借景抒情,表露心境。诗是这样写的:
呼声惊落银龙屑,振脚旋开满地花。
欣共北风联袂舞,翩飞思绪向天涯。
二线退休诗作朋
我退居二线以后,时间更加充分,学习研究的领域更加广阔了。多年来,除了探讨方志编写及其理论研究之外,还对地方文化与诗词理论进一步予以探究。这样,就打破了一般退二线或退休人员的生活常律,走出了自己的奋进之路。我退居二线的时候,友人曾经劝我说:退二线后到外地参加会议的机会就少了,歇歇吧。当时,我虽然没有反驳,但心里却窝着一团烈火!心里说,是这样吗?我要奋斗出个样子来,走与别人不同的路!实际情况正是如此,居二线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是会议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一直到退休以后,青州市内外的多种文化活动仍然连续不断,如指导修志工作、参与评审志稿会议、撰写评志论文以及多项领域的文章写作等等,仍然不断。在这些文化活动期间,除了“正业”之外,“副业”就是随之而行的诗词创作,用以表述我当时的心境和情绪。例如在退休及其以后,感触良多,写下了多首《退休感书》的七律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岁月匆匆花甲至,纷纷往事眼前呈。
髫年每忆艰难日,银发常思奋斗程。
河岳永留千里足,诗书时读万般情。
退之即退心平静,休亦未休耕不停。
对于退居二线和退休以后省内外的一些文事活动,以及诗歌相伴的某些情景,下面分别予以简要记述。
其一,应邀到本省或外省多地参加志稿评审会议。
县(市、区)写出志稿以后,都是召开评审会议,我被省内外多地邀请参加。其间,主要是研究志稿如何进一步修改的问题,同时也兼得观览当地相关风物的机会,所以每次外出参加会议,便多有因事因人而感发的兴致之作。例如,几次到青岛市有关县(市、区)参加志稿评审会,在会议空闲间就吟成了多首诗词。2006年8月,《即墨市志》志稿评审会在海滨某宾馆召开。会议休息期间,会者登上亭阁以观大海,我便有了题为《志稿评审会小憩》的即兴之作:
会余茶饮登亭阁,谈笑情融翠岛湾。
指顾鹰翔山海处,飞心已上碧霄间。
2003年2月27日至28日,《中国方志通鉴》方志理论研讨及撰写工作会议在哈尔滨举行,修志同仁们在整个会议期间,研讨编写问题,观览当地风光,紧张而愉快。期间我又乘兴吟咏了不少诗词,其中一首七律是这样写的:
志业缘牵朋路远,赣辽鲁晋聚冰城。
文融道友深深谊,意铸新书切切情。
学问宜当三切磋,篇章更要几争鸣。
且迎宏著编成日,重聚干杯畅笑声。
2004年6月,应邀到黑龙江省评审《阿城市志》,会余吟有七绝15首;会后绕道长白山,又咏律诗5首。
其二,应邀多次参加范仲淹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
几年来,我作为中国范仲淹研究会理事,曾先后到北京、洛阳、苏州、庆阳、邓州、商丘、邹平等地参加范仲淹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或宣读个人论文,或听取与会者发言,之外,还参观范仲淹从事活动处的遗址或者相关遗物。每次参加这样的会议,都是一路行吟,留下不少诗词作品。譬如2009年8月,应邀到甘肃省庆州参加庆阳市范仲淹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感触良多,情绪高昂,曾依范仲淹《渔家傲》边塞词韵填写过一阕词。词是这样写:
又是秋来风景异,依然水绕山环势。韩范曾经征战地,时更易,景光非是前朝比!
散尽烽烟天似洗,新城绿树花妍丽。座座高楼平地起。油田际,歌声连塞祥和里。
其三,几次应邀参加全国诗词理论研讨会或诗词颁奖大会。
五六十年来,特别是退居二线以后,进一步注重诗词创作并进行理论探索,小有创获,所以能够几次被邀参加全国诗词理论研讨会议或诗词颁奖大会。例如2006年9月,全国第二十届中华诗词理论研讨会在山西省晋城市召开,我应邀参加。会上以《谈谈灵感》为题发言,会间登览太行山,留有多首诗词作品,其中一首七律《登太行山王莽岭》这样写道:
揽胜御风层岭上,傲然挥手入苍穹。
身融纠葛千峰舞,心奋奔驰万马雄。
卫国战歌犹在耳,驱倭豪气尚如虹。
而今神社仍朝拜,十亿神州怒向东。
还有几次应邀参加诗词竞赛的颁奖大会。一路更是诗情奔放,神思飞扬,吟哦不断,都曾留下多首诗篇。如2002年清明节,赴陕西省黄陵县参加会议,一方面参加诗词竞赛获奖作品颁奖,一方面还参加“壬午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这次“桥山杯”黄帝陵诗词楹联全国大奖赛,我的七律《为台湾退役老兵作》获三等奖,还有一阕《六州歌头·梦到桥山》词获得优秀奖。对诗词创作得失以及这次会议情况有专文述论(刊发于《今日青州》2020年11月20日和27日),此不多赘。
再如2006年10月,应邀参加在昌邑县召开的“乾隆杯”全国酒文化诗词大赛颁奖大会,一路上和会议间也吟咏多首诗词。这次大赛,我的《乾隆杯颂》获得三等奖,后被收入《衔杯漱玉》一书中。此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1版)。
“乾隆杯”颂(其二)
今日御酒数都昌,一杯“乾隆”万里香。
昔蒙天子赐名字,溯源悠悠追雍康。
五十年中风雨路,江南塞北争流觞。
味蕴文山清泉洌,韵涵潍畔泥土芳。
五谷精华付科技,承前酿就新醴浆。
御窖经典珍藏品,天时地利北五粮。
赢得八方酣玉露,迎来四面吟华章。
举杯高咏和谐曲,诗酒交融韵流长。
其四,自费漫游著名景区欣赏神州大好河山。
自费漫游的方式,有时几人同往,有时单身独行,各有情趣,各得其乐。如2001年4月,我们一行七人结伴而游,登华山,逛西安,情之所至,一路写下20余首诗篇,其中一首七绝《登华山归作》,后来刊登于2016年第2期《中华诗词》上。
亲历华山艰险处,归来回望尚心惊。
转思人世崎岖路,栈道云梯犹觉平。
2002年春天,到革命圣地延安观览学习,就是单身独行。赏延河,瞻枣园,登宝塔山,看杨家岭……吟诗填词十多首(阕),其中七律《宝塔山抒怀》吟道:
登临长啸复高歌,宝塔山巅慷慨多。
烽火台边惊岁月,摘星楼上望关河。
延河岭绕碧流失,宝塔云浮清影峨。
已有雷声鸣四野,东风送雨至滂沱。
再如2003年初秋,为了瞻仰革命摇篮井冈山,寻访欧阳修泷冈阡表碑,也是单身南行。一路欢欣,吟哦不断,留有诗词近30首(阕)。其中长调《八声甘州·井冈山》,后来刊登于2011年第9期《老年教育·长者家园》。词是这样填写的:
念巍峨磅礴井冈山,今得睹容颜。看葱茏叠荡,九霄染碧,八百连绵。登上黄洋界口,豪气薄云天。那炮依然在,傲说当年。
战士龙腾虎跃,卷狂飙巨浪,一往无前。两师相会日,雷动震山川。奋神威,屡胜围剿,举红旗,星火势燎原。开基业,有摇篮在,红色江山。
多年来,诗词有情陪伴我,我以诗词咏情怀。文事多多,诗情殷殷,其乐融融。
养生祛病之良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以诗词为伴侣,诗词以我为朋友,抒怀养志,感觉良好。而且在人生的行程中,逐步体验感悟,渐而形成了以文(诗词是重要的)养生的理念。长时间以来,我的文化生活重点是撰写理论文章,包括教育、方志、地方人文等多方面,而吟诗填词,则是我撰写论文和外出活动时的一种调节剂、副产品。我们知道,论文写作总体是用逻辑思维,诗文创作主要是用形象思维,当然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所以,我有时便自觉地把两种思维方式交替使用,以此来调节脑力劳动的单一性和强度,从而收获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在撰写论文感觉劳累时,就走出书房,漫步于花园、田野,变逻辑思维为形象思维,寻找灵感,吟咏诗词,身心得到放松,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益。
实际上,我的一些诗词就是在这样的情境里写成的。有一年季春的一天,外面下着毛毛细雨,我在室内写作论文劳累了,便走到室外,伸展一下腰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简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漫步于田间小径,放目于无限空间,漫吟着杜甫的《春夜喜雨》。此时顿有灵感飞来,便欣欣然吟成了一首五言绝句《春颂》:
广野滔滔绿,和风阵阵来。
惊雷催梦醒,好雨润花开。
这首五绝借景抒情,是歌颂改革开放的。
有时,室内写作困顿了,便漫步于花园“寻花问柳”,陶冶性情,每次外出,也是时有灵感袭来,继而吟咏成诗词。长此以往,便积累了不少诗篇。如下面一首七绝《春步芳园》这样写道:
鸟语花香处处新,紫红蓝绿醉如醇。
流连品赏芳园里,喜在心田种满春。
从实践中体会到,这种应时变换思维方式的办法,可使脑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整与小憩,同时创作了诗词,愉悦了情怀,振奋了精神,因此,有益于养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人在一生中难免有时长病生灾,这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如何对待疾病、调治疾病和战胜疾病?最为重要的应当是要有正确的理念、良好的情志。回想2009年11月18日,应邀赴河南省邓州市参加全国第四届范仲淹文化研究会议。但是万万没有料到,竟于19日中午吃饭时突患脑栓塞疾病!经过抢救医治,20日病情稍稳,根据我的意见,邓州市政协派专车把我送回青州,在益都中心医院住院19天,而后便回家调养康复。一年期间,其他文事活动基本完全中止,我只与诗词为伴,基本是每日听音乐和诗词播放,再就是自己吟诗填词。后来整理病中一年的吟咏竟有近300首,是历年来吟诗填词最多的一年。
诗词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还有诘问讨伐病魔的篇什,先后写了《诘二竖》绝句六首,其中一首《再诘二竖》这样写道:
正思次第收秋事,何意邪魔扰我行。
讨檄高悬驱鬼祟,目明阔步迈新程。
二竖者,病魔的代称,语出《左传·成公十年》。
还有的诗是自我调笑安慰、同时又戏弄病魔的,有一首五绝《戏书》是这样写的:
从来矻矻中,泥雪踏飞鸿。
今得休闲矣,竖儿何有功?!
也有的诗是面对病情而静心颐养的,盼望着病愈身好,迎接春天的到来。有一首五律《颐养》这样写:
恶魔侵我体,视物目蒙尘。
闭眼堪凭耳,安心以养神。
风骚听蕴藉,乐曲赏清新。
残腊冬将去,欢欣对早春。
总之,在调养病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疾病,充满着信心,相信能够战胜病魔。同时,期间很需要的一方面是有一种爱好,使自己常常处于欢悦之中。我常常说,也是上苍眷顾,又有诗词相伴而护佑,庆幸没有留下后遗症,能够使我继续进行一生为之努力的文化事业。另一方面,就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对待身体要像对待世上的任何事物一样,不能自恃其优,自恃其强,一定要小心谨慎,时存敬畏,百般呵护! (中) (张景孔)